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

2017-04-19 12:22张军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建设水土保持

张军红

摘要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然而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该区域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本文在分析三峡库区城市水土流失原因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从加强宣传教育、立法监督、科学规划、资金筹集、新技術应用、加强协作等6个方面进行防治。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三峡库区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211-02

Abstract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i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barrier and important area of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However,due to natural and man-made factors,the regional urbanization process accompanied by serious soil eros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this paper put forw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strengthening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legislative supervision,scientific planning,fund raising,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ecological construction;mode;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三峡库区暴雨多发,外力侵蚀强烈,地表破碎,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区域内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剧了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1]。据2014年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14年末,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3.08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34%,以水力侵蚀为主,其中轻度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4.95%、中度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9.95%、强烈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5.74%、极强烈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4.05%、剧烈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31%,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 392.59 t/km2,年均土壤侵蚀总量10 640.3万t,地处三峡库区的各区县尤为严重[2]。

为了推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后续规划工作是首要任务[3]。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提出到2020年,三峡库区生态森林覆盖率达到5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的治理目标。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重庆市城市化进程加快[4],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破坏[5],引起了水土流失,对库区未来可持续发展造成制约。

1 三峡库区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

库区特殊的地形、土壤和降雨条件是库区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而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

1.1 水土保持意识淡薄,水土保持措施未完全落实

一些建设项目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大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审查制度不严格,而一些小的建设项目尚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城市中对水的保持主要使用透水砖等增加雨水下渗、植树种草增加绿化率等[6],这些保水措施理论上比较有效,但是由于三峡库区降水比较集中且暴雨多发,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例如,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即使在方案中作下凹式绿地设计,项目施工过程中也无法完全按图施工。城市硬化地面采用透水砖铺设,而区域内经常发生的大暴雨强度大、实间短,在段时间内大量降水难以通过透水砖入渗,而且人为活动等也造成空隙堵塞而影响渗透效果[7]。

1.2 建设规划不健全

许多城市规划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初期没有很好地考虑水土保持措施。在进行城市基础建设时,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原有地形大幅改变,造成土壤对侵蚀的抗性大大减弱。山体由于石料的开采造成失衡,加之废弃物的堆放,经常出现山体滑坡现象,在暴雨发生时加剧了水土流失[8]。

1.3 工程废弃物处置不合理

建设项目中,表土、砂石等废弃物是基础处理工程的必然产物,其处置不当极易产生沟蚀。因为废弃物未严格按规定处置,随意松散堆弃,缺乏保护性处理措施,遇到降雨则形成坡面和台面侵蚀。

2 城市开发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

2.1 危害大,治理困难

许多大城市,如武汉、北京、广州、深圳等发生短时暴雨后出现内涝,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为城市建设的项目较为集中,往往都是大规模工程,坡面、地表产生大面积裸露,一旦发生短时强降水,不仅加剧土壤侵蚀,还引起内涝。雨水冲刷地表,夹带泥沙进入城市排水系统,易引起严重的堵塞,还破坏了河道、水体景观等水生态环境。

2.2 流失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由于开发建设的不合理,人类活动过于剧烈和频繁,严重干扰了自然环境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年土壤侵蚀模数一般为2万t/km2以上,严重的达10万t/km2以上。在漫长而持续的城市化过程中,建设还在不断地进行,城市水土流失长期存在。

2.3 治理要求高

城市水土流失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治理难度大、成本高、涉及面广,需要科学规划和协调配合。因此,应当合理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及永久措施相互结合。同时,城市美化对植物选择与种植也有相应的要求,这就更增大了治理成本。

3 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

3.1 对水源地安全造成威胁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导致水源地被破坏,影响饮用水源清洁,威胁城市水源安全,直接对人民生活饮用水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3.2 危及城市防洪安全

防洪是城市安全的重中之重,徑流中长期含有泥沙,不断在河道中累积将造成淤积堵塞,抬升河床,给防洪安全造成隐患,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如2016年6月2日武隆暴雨过后,整个县城遭受不同程度洪水淹没,洪水退去后街道上留下很厚的淤泥层。

3.3 投资环境受到影响

整洁的市容市貌是城市品位的重要象征,也是居民生活品质的要求。不合理的城市开发建设加剧水土流失,对城市地表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不良的城市形象难以激发外来投资者的兴趣,限制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3.4 城市环境恶化

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大面积的地貌、植被遭到破坏,表土裸露、硬化地面面积大幅增加,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汛期一遇暴雨,裸露的土壤及各种地表堆积物随径流而下,导致浊水横流、污泥遍地。

4 防治对策

4.1 加强立法立规,长期预防监督城市水土保持

出台相应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从项目的立项和水保方案的审批、施工、验收,直到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应有配套法规的约束,以保障水土保持监督权、审批权、收费权的落实。城市水土保持法规应重点落实城市各功能区的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建立相关规划的水土保持协调机制,结合城市特点明确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实行最严格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加强城市雨洪和土石方管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行水土保持监测、公示、公报 制度,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明确法律责任,增加处罚条款[9]。此外,应当积极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相关执法监督队伍。严格控制新增水土流失,并且采取法律手段严加管控,落实查处与治理。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对相关水源水库流域水土保持开展综合治理,及时消除水土流失隐患,强化监督管理,并开展示范建设,以点带面,使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10]。

4.2 加强宣传,强化全民水土保持意识

将水土保持的重点环节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相关宣传和教育。从无序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出发,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严重后果。此外,加强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人们对城市水土保持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

4.3 制订科学的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按照规划逐步实施开展对本地区水土流失的调查工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调查结果编制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使水土保持渗透到开发建设中,达到城市开发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同步协调发展,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与项目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开发建设与水土保持工作脱节问题。

4.4 多形式、多渠道筹集治理水土流失资金

增加治理投入,治理城市水土流失的资金要按照“谁开发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广泛筹集。还可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各方资金投入水土保持。同时,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涉及国土整治、市政建设和多个行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量大面广,对已形成的水土流失,比如淤积河道、堵塞下水道等,公共财政应增加治理投入,加快城市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

4.5 依靠科技,提高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水平

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量大面广,较易形成粗放局面。不断增加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推广应用高新科学技术,从规划、建设、管理、监测各个环节入手,加强领导与组织。例如,为了增加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西安市在城市建设中采用纤维混凝土、透水铺装技术和下凹式绿地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

4.6 加强协作,提高治理效率

水利、住建、规划、土地等有关部门要在水土保持的规划、投资、建设等各方面密切协作,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治理效率。

5 结语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然而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该区域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全球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从短期效益看,城市建设特别的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的利益驱动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不可估量性,造成城市水土保持被忽视;长期和全局角度来看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是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必要措施。但是,随着全社会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人们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

本文在分析三峡库区城市水土流失原因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从加强宣传教育、立法监督、科学规划、资金筹集、新技术应用、加强协作等6个方面进行防治。三峡库区城市化过程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使城市建设走上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

6 参考文献

[1] 杜佐华.三峡库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J].中国水土保持,1999(5):7-9.

[2] 重庆市水利局办公室.2014年度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R/OL].(2015-12-15)[2015-12-29].http://www.cq.gov.cn/publicinfo/web/views/Show!detail.action?sid=4049872.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课题组.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与实践[J].党的文献,2016(2):9-14.

[4] 冯维波,梁振民,刘新智.重庆市城市化趋势预测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91-95.

[5] 杨文明.城市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及防治[J].治淮,2016(4):54-55.

[6] 薛冰.北方平原地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4(14):43-44.

[7] 白志强.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农业,2016(19):53-54.

[8] 周杰兴,周永江,陈思妤.城市水土流失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1):7169-7170.

[9] 姜德文.城市水土保持立法的必要性与重点[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12(5):110-113.

[10] 魏玲,高林林,韩曦,等.城市水土流失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2):84-86.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生态建设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