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宏伟+张国红
摘要 总结五指山林场北方油松育苗技术,包括种苗选择、苗圃选择、育苗移栽、移栽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当地油松栽培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五指山林场;河北兴隆
中图分类号 S791.2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36-01
在我国北方林业种植中,油松由于其自身在抗寒和抗风沙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得到了培育者的青睐。在油松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油松育苗过程中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做好培育管理工作,现对油松育苗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便为五指山林场油松育苗整体发展提供借鉴。
1 种苗选择
北方种植油松,一般都是在秋季油松果呈黄色之后进行种子采集,一般要选择颜色呈现灰褐色或者黑褐色、颗粒饱满的油松果。采集的种子晒干后,采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处理。在种子处理完成之后,要进行种苗培育和选择,尽量选择根系发达、鲜活的种苗,并且要做好種苗水分的保护,尤其是在五指山林场中为了确定松苗种植的数量和质量,还要结合农场所培育种苗的发芽率和含水量等因素决定[1]。
2 苗圃选择
五指山林场在选择油松苗圃地时,应该倾向于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和排水效果较好的地区,尽量避免将油松种植在碱性土壤中。但是在正式种植之前,要提前进行土壤翻耕和细化工作,根据兴隆县的气候条件,五指山林场可以在春季进行整地。此外,苗圃做床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做床时首先要保证土壤平整和有充足的水分,其次再充分结合苗圃条件选择平床、低床和高床3种不同的类型。
3 育苗移栽
五指山林场一般是在每年4月中下旬开始进行此项工作。对于北方油松而言,种子播撒密度的确定对于今后的出苗率、培育质量以及病虫害防治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同样,在苗木移栽过程中,要对苗木间距进行合理控制,并定期做好浇灌工作,并组织有效措施防止鸟类等对种子或新移栽松苗的损害,最大限度地保证成活率[2]。
4 移栽后管理
4.1 间苗管理
五指山林场一般在8月左右对油松进行间苗,最好在油松苗灌溉后或者雨后进行,以保证油松苗本身含有充足的水分。间苗时,应注重保留中间的原则,把两头或大或小的部分进行处理,同时对中间部位质量较低的松苗及时拔除。间苗时,拔除松苗要连根拔起,对间苗的距离也应合理控制[3]。
4.2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保证松苗存活率和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油松种子播撒之后,不能立即浇水,而是要让种子在土壤内部对大自然的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一般选择在种子发芽出苗之后才进行灌水,通常在出苗之后50 d左右才能进行少量浇灌,而充足的水分浇灌一般都会选择在松苗快速生长期进行。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省土壤在冬季会出现冻土的现象,这一时间段基本上都是在11月左右,为了避免不合适的水分浇灌导致土壤解冻,其间要停止浇水,为松苗做好越冬保护工作[4-6]。
4.3 施肥管理
五指山林场作为油松大面积种植区,在培育管理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松苗的施肥管理。一般应在苗木生长快速期做好施肥工作,肥料的选择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则停止施用氮肥,以施用钾肥为主[7-9]。
4.4 病虫害管理
对于鸟类引起的损害,五指山林场可以设置稻草人或防护网对鸟类进行防护;病虫害防治方面,农场管理人员要针对油松苗的生长特性科学喷洒农药[10-12]。
4.5 冬季管理
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省承德市油松育苗要做好冬季越冬的保护和管理。对于五指山林场而言,在冬季到来之前提前灌溉防冻水,同时也可以采用麦秆或稻草进行覆盖保护,也可采用塑料薄膜防冻。
5 参考文献
[1] 焦健.北方油松育苗技术及其管理[J].北京农业,2016(1):65-66.
[2] 赵丽霞,韩丽珍.油松的育苗造林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4(7):15-17.
[3] 张学武,宋晓斌,曹支敏,等.土壤处理对油松育苗及猝倒病发生的影响[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3):58-60.
[4] 刘勇.我国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0(5):43-49.
[5] 胡秀敏,康伟平.彰武地区油松育苗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247.
[6] 杨猛,韩超,王伶利.北方地区油松育苗防冻害技术[J].吉林农业,2016(5):101.
[7] 唐国平.黄土丘陵地区油松育苗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202.
[8] 胡秀芹.油松育苗繁殖技术要点[J].现代园艺,2013(24):59.
[9] 白建辉.油松育苗技术要点[J].现代园艺,2013(11):57-58.
[10] 窦霄.内蒙古包头地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11] 马仁发.油松育苗繁殖技术要需与重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240.
[12] 许晓飞,蔡文和,张国春,等.油松育苗与前茬地关系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6(增刊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