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枪的庄稼把式

2017-04-19 16:20龚喜杰
特别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三五九旅阿拉尔王震

龚喜杰

王震带领的部队,腰里总要比别的部队多一样东西——种子,这支以农民为主的队伍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打到哪里,他们就耕到哪里,种到哪里。

在陕西延安的荒原上,王震的部队虽然因为能打仗而做了八路军的主力,而让他们名扬海内外的却不是手里的枪杆子,而是铁锹和镰刀。

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种下了自给自足的种子,长出了打不垮、饿不死的“三五九旅”精神。

解放战争后期,中央批准王震进疆,就是想让他把三五九旅的精神带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去,在那片荒芜的土地上植綠播翠,生根发芽。

这是老兵们求之不得的好事。第一批阿拉尔人就这样诞生在塔里木河边的沙漠上。

他们穿着一身军装。一个肩头扛着枪,一个肩头扛着新疆农民专用的农具坎土曼,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奇特的一支部队。

坎土曼本是新疆人种庄稼的主要农具,但阿拉尔人把这个容易砍到腿上的内弯形铁锹当成了自己延伸的十指。他们甩坎土曼的样子,好像在阵地上耍十字镐。坎土曼飞舞出一个又一个曼妙的身姿,沙土犹如塔里木兔子一样从他们的腰里窜出,顺着坎土曼飞扬的角度,升腾起漫天的尘雾。

他们用坎土曼深入土地,探寻这片沙漠的秘密;他们用坎土曼挖去一个个沙包,平整出一片片土地;他们用坎土曼修建水渠,用河水浇灌蔓延的荒芜。

他们拓荒,也播撒文明的种子。没有犁,他们修建了冶炼炉,打造出大量的犁,不但自己用,还送给周围的农民,结束了少数民族群众用坎土曼翻地的历史。看到跑墒(耕种的土地所含水分受到风吹日晒而蒸发散失)严重,他们发明了镇压耙,成为保墒的宝贝,亲自到农牧区示范。

有犁没牛,阿拉尔人将驴套夹到了战马的脖子上,自己也牵起一根绳子,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和战马一起犁向希望的深处。

他们带着练就的手艺,在这片沙漠上涂抹绿色。

(摘自《大漠之心》中国财富出版社 图/王建峰)

猜你喜欢
三五九旅阿拉尔王震
不死的慈善家
“要是”的作用
抢着去边疆的王震
“办”“为”和解
三五九旅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慌”与“没有慌”
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兵团精神
阿拉尔地区机采棉种植关键措施
阿拉尔垦区引进红枣品种产量构成分析
关于新疆阿拉尔国家科技园区建设的基本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