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泽元
摘 要: 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地理与历史是两门较相近的学科,地理的主要特征是空间对象研究,而历史的主要特征是时间对象研究。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借用历史思维角度,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有利于中学整合地理与历史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知识兴趣,构建中学地理教学的另一教学模式。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历史思维 历史知识
在传统中学教学理念中,地理与历史虽为两门较相近的文科学科,但却较少有学科之间教学方法与知识的交流和沟通。夏志芳教授曾言:“地理思维是空间的、联系的思维,而历史思维是时间的、发展的思维,世间万物都是由时间与空间构成的,缺失了任何一个维度的思维都是不完整的,都会影响到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1]长期的学科划分导致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单向性思维模式,对于其他学科的思维与知识运用较少。
近年来,针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历史思维与知识运用的理论研究逐渐丰富起来,如王芸从历史思维的角度,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历史思维理念的渗透与运作现状进行了研究[2]。在历史知识方面,黄廷勇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素材进行整合,与地理教学内容相结合,给出了如何运用的建议[3]。宋倩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研究,从课本到试卷的分析,得出史地学科在未来学科发展中,教学方法必将互相吸收才得以发展的结论。[4]葛婷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历史知识进行了研究[5]。
除相应的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展现了历史思维与知识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外,广大一线教师也对历史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陸振华认为:“在地理课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挖掘地理课中的历史知识,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与历史故事进行教学,能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营造课堂气氛,促进知识掌握与能力形成。”[6]陈建华认为:“地理教学与历史知识的联系是有趣的,是富有启迪性的有机体。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历史知识来丰富和注释综合科的教学。”[7]
本文拟从历史思维与历史知识两个方面,重点探讨中学地理教学中历史因素的运用理念和运作模式,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历史思维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和结合角度,对历史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范围和方法进行一定的反思和探索。
一、概念的界定
首先我们要对历史思维与历史知识进行一定的概念界定。前苏联学者对历史思维的定义是这样的:“历史思维是运用已成为个人认识方法和历史观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去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素养。历史思维不完全是针对过去历史的,它还用历史的观点反映现代生活、现代生活的矛盾和现代生活的各种具体表现,亦从特定联系的体系中考察他们的发生和发展。”[8]任之初则认为:“历史思维是人们认识过去、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9]
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历史思维应当理解为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时间长度,对现有的历史现象、历史材料和对象作相应的客观分析的思考模式。在实际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历史思维往往反映出的,是地理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学识,在一定情况下是教师自身历史知识储备、地理教学方法的表现思路。
历史思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就是历史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表现。历史知识,是一个涵盖范围较广的概念,中学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历史知识,不单单是中学历史教科书所有的内容,还应当包涵大学历史教科书及部分课外基本历史材料。如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及剑桥中国史系列读本。这些历史读本及材料中在时间维度所体现出来的地理知识,经过一定方法的编译和安排,可以有效地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
二、历史思维与地理教学
中学所涉及的地理学,其所针对的研究对象是以地球为载体不断变化的事物。这种客观上形成的要求,使中学地理教学自然形成以空间为主体的惯性思维模式。然而在1992年国际地理教育联合会所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则将地理学定义为“旨在解释区域特征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宪章指出“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是地理学学科视角之一。从这一点看,中学地理教学,并不能仅仅以空间为视角进行相关教学工作,地理学的教学,应当以空间和时间为坐标维度,构建起一个综合性的立体思维体系,而历史学所带来的时间维度的观察思维,是地理教学所不可或缺的。
历史思维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揭示地理对象的演变路径。海德格尔曾言:“历史性根植在时间性中。”[10]地理教学所面对的对象,往往具有变化特性,当前的地理特征,是观察对象经过一定的时间长度演变而来。在观察现有对象的同时,如果对该对象过往的演变有具体的认知,了解其过去,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如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现状,如对于东北工业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历史如果有所了解,那么对于现状就会有更好的理解。
第二,推演地理对象的未来发展变化。历史学科给予人们最重要的印象,即“以史为鉴”,得以知兴替。对过去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我们把握现在,继而推演对象今后可能出现的发展变化。可见地理教学,不仅仅是空间思维的运用,从历史思维角度进行推演和预测,地理对象今后的发展变化也是地理教学所需要获取的因素。
第三,复原地理对象的过去面貌。无论是现在存在的地理研究对象,还是已经湮灭的地理对象,在时间轴上都有曾经存在的面貌。运用历史思维的模式,对其进行复原研究,一方面可以与现存的地理对象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其发展特征脉络,另一方面,也可以对那些已经消失了的地理对象做更形象的研究。如对恐龙骨骼的恢复和对远古时代生态环境的复原,可以让学生对恐龙这一研究对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远古时代恐龙生存环境与现在的生存环境做对比研究,使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历史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体现不仅仅是以上三个方面,在课堂的任何一个环节,实际上都可以运用到历史思维,使原有的空间地理教学走向立体,让空间与时间相结合。
三、历史知识与地理教学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思维,使用历史知识是当前许多教师的共识。但如何运用,运用在什么环节,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广的,是创设情境,在导入课程与提问环节运用较多。
如对于气压带、风带的认识与理解中,往往可以运用诸多历史知识创设情境。
情境一: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曾经在赤壁借东风打败了曹军,正是诸葛孔明善于利用地理知识,对“东风”的理解和运用,是其所掌握的诀窍。我们今天所上的这堂课,正是能够让你明白,如何来借东风。——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
情境二:二战时期西方战场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时间是1944年6月4日,那么是如何选在这个日期的呢?——诺曼底所在的英吉利海峡常年处于西风带控制范围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副热带高压也跟随北上,西风带的控制范围缩小,洋流变缓,海平面较为平静,有利于盟军采取大规模的登陆运动。
还有如洋流运动的学习,可以创设的情境有:从1405年开始持续二十多年的郑和七下西洋,最远曾经到达过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每次出航时间都在冬季,在夏季返航。这与我国沿海的洋流运动有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在冬季乘船南下,夏季由南而北,都是利用季风顺风的因素。郑和南下需要經过北印度洋,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是顺时针洋流,冬季是逆时针洋流,正好有利于郑和船队沿着南亚次大陆海岸航行。这是一次经典的对季风和洋流的运用情境。
教学情境是“情”和“境”的整合,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而设。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不断通过新的情境来获得新知识。“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者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效果”[11]。而历史思维指导下的历史知识的运用,正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场景特色和情感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融入情景教学,积极寻求新知识。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引用历史思维,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师掌握课堂节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教师对中学地理与中学历史两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历史思维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地理教师主观发挥和需要刻意学习的。而历史知识的运用,应当是多样化的,在运用过程中如何避免程序化和僵化历史知识,是中学地理教学所应当考虑的。
我们提倡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地理学科的创造性教学,但这种提倡,并不是说是毫无原则、生搬硬套的,应当是遵循一定原则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适度性原则。中学地理教学原则上主要教学的知识是地理知识,诚然地理与历史关系紧密,但不能本末倒置,在地理教学课堂上,历史知识只能作为辅助学习工具。
第二,真实性原则。无论是地理教学还是历史教学,教育的本质是本着真实、有用的知识教授与学生。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为需要创设情境,而故意造假历史知识来配合地理知识。
第三,随机应变原则。历史知识的范围广而博,中学地理教学研究对象也极为丰富有深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历史知识,如何借用历史思维来创设情境,这都是需要地理教师认真对待的。在运用方法、运用过程、运用内容等方面,每一个环节的具体设置都有赖于地理教师的随机应变。
最后,地理的主要特征是空间维度,而历史的主要特征是时间维度。当前,可以运用的历史知识进行地理教学的案例比比皆是,但较多处于创设情境、开堂导入等环节。如何将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相结合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问题。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历史思维角度,引入历史知识,对地理知识进行巩固并丰富其内涵,使课堂教学走向多样化,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课本知识,这应当是今天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地理教师需有一点历史的思维方式[J].现代教学,2007(11):26.
[2]王芸.论历史思维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黄廷勇.历史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宋倩.高中地理教学中史地知识的整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5]葛婷.初中地理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研究——以人教版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
[6]陆振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历史“情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122.
[7]陈建华.浅谈地理教学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8):28-29.
[8]И·Я·莱纳,著.白月桥,译.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9]任之初.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研究教学——关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思考[J].历史教学,1992(5):30-34.
[10]海德格尔·马丁,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11]张新华.关于在课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1(5):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