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雄安新区被称为千年大计,显然是要引领中国新一轮经济的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通知一出,可谓石破天惊,连续几天,关于雄安新区的报道和分析铺天盖地。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关注,显然是因为雄安新区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这些年,国家陆续批准设立了十几个新区,但只有雄安新区被和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相提并论。
深圳特區设立于改革开放之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引领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发展。浦东新区成立于1990年,恰逢第一轮改革渐入尾声,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寻找新引擎之际,可以说,浦东新区的建设,引领了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而雄安新区设立之际,正值中国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几大经济支柱产业或已显疲态,或面临产业升级,雄安新区被称为千年大计,显然是要引领中国新一轮经济的发展。
之前的种种解读中,有一种声音认为设立雄安新区是迁都,这简直是无稽之谈。还有一种声音认为雄安新区的政治意义会大于经济意义,甚至认为会像韩国的世宗城一样,不可能有太多的经济功能,这大概也是一种误读。像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一样,虽然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但雄安新区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上,绝对具有样本意义。
雄安新区在很多人看来是横空出世,但其实酝酿已久。
和长三角、珠三角早就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圈不同,京津冀经济圈却迟迟不能形成,北京很难向周边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本届中央领导集体诞生伊始,就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三年前就成立了京津冀一体化办公室,随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一直在推进,特别是形成了交通一体化,在硬件上做了足够的准备。
之前在国家批准的近20个新区中,河北、河南到湖北的这条纵带几乎是一片空白,结合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地区设立一个新区似乎是必然的。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保定,保定曾经一度是河北省的省会。当年华北一带流传的顺口溜是“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这是当年华北最繁华的三大城市,卫指天津,当时称为天津卫,保定是直隶总督府所在地,有当时极负盛名的古莲书院,还有一度和广州的黄埔军校齐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院。而现在,保定经济不够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又有很深的腹地,要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在保定成立一个新区,融合京津冀显然是一个好的选择。
雄安新区和北京、天津几乎呈正三角形,又有白洋淀这一国家5A级风景区,雄安新区一带虽然经济不够发达,但紧邻的白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是繁荣的箱包市场,当时号称“小香港”,所以这一带观念相对开放。雄安新区的建设,既可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又有望盘活京津冀经济圈,像日本的大东京都市圈一样,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繁华之地。
和世界著名的东京、伦敦、纽约、巴黎几大都市圈相比,雄安新区距离北京的距离似乎远了一些。但考虑到现代交通的高效和便捷性,特别是高铁网络的建立,距离已不再是大问题。
另一方面,虽然和深圳、浦东都有优良的港口不同,雄安新区位于内陆,但在交通上,雄安新区还有很多优势。紧邻雄安新区的固安,不仅是新机场所在地,还是华北在电商兴起后巨大的仓储所在,网购者可以看到,很多物品都发自固安。国家发改委去年12月批复的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也显示,固安至保定的城际铁路会穿过雄安新区。因而,虽然没有港口,未来雄安新区的物流依然会有保障。
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盘活京津冀大都市圈,是一眼能看到的雄安新区的设立能带来的好处,而雄安新区被称为千年大计,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在于它有更深远的意义。
中国经济现在面临很多难题。比如产业升级,因为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在国际分工链条上,人口密集的企业正在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转移,在国内,很多企业也因为人力成本的上升而面临困境。比如房地产业,从国际房价来看,中国很多城市的房价上升空间已经非常小了,房地产业绝不能再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那么那些土地收入占很大比重的地方财政怎么办?比如有可能会遇到的“中等收入陷阱”要怎么跨越,如何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比如供给侧改革怎么推动?比如环境问题、创新问题、公共治理问题、去产能问题等等。如此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也是这几年中国改革一直在努力推进的事情。
比之前几十年的改革更困难的地方,是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已经没有了参照系。如果说之前的很多改革,从早期的股份制到后来的金融体制改革等等,都多少可以学习和参考发达国家的样本,那么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了参照系。而到了深水区,改革的阻力又非常大,试错成本太高。那么,下一步怎么办?
从宏观的改革脉络上来看,设立雄安新区更大的意义正在于此。雄安新区所包含的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密度也比较小,经过前期的一些工作后,雄安新区可以说几乎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在这张白纸上,描绘的将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蓝图,所以会要求“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点、高点定位”。如果成功,这将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灯塔。
正因为如此,所以雄安新区一定会避免过去的发展模式,房地产业首当其冲,肯定不会成为雄安新区的支柱产业。以为雄安新区的建设会像之前很多新区、开发区等的建设一样会带动房地产的大幅增长,从而希望在雄安新区的建设中分房地产一杯羹的炒房团可以歇歇了。
从这几天陆续的新闻可以看到,在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通知的同时,新区的房产交易已经被冻结,多处房屋中介被封。之后,环雄安的十个地区也接连出台限购措施。户籍管制和干部任免也更严格。中低端制造业也不会被允许入驻雄安新区。新区还承担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任务,重点承接北京疏散出的与“四个中心”无关的城市功能,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等。
截止到本刊发稿,已经有十几家在北京的央企表态愿意迁入雄安新区,但入驻的企业肯定会经过筛选。如果说深圳特区开始主要还是制造业,浦东新区是制造业加金融业,雄安新区会更倾向于高新高端产业。
和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一样,雄安新区也是顶层设计,政府推动,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雄安新区的设计会更精细,行政能力和财政实力更强大。这从河北省委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也能看出: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配合国家有关方面……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雄安新区在干部安排上也很慎重。原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调任河北省委副书记,随后又担任河北省副省长、代理省长,被认为是在人事上对雄安新区的布局。雄安新区筹备委员会领导班子中,临时党委书记袁桐利是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曾主政天津市滨海新区。筹委会临时党委副书记、筹委会主任刘宝玲此前曾担任过保定市副市长,并曾在保定市的易县、曲阳县等地方工作过。据报道,目前整个雄安新区筹委会共70多名工作人员,来自河北省、北京和天津的各个部门。综观和雄安新区相关的干部任命,很多都是有过特区、新区工作经验或在保定当地工作过的人员,这确保了干部队伍对雄安新区的发展有足够的经验和认识。
雄安新区有酝酿已久的顶层设计,并且“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但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如何保证好的顶层设计能完全按计划实施和推动,如何解决新区的住房、户籍、教育等等诸多问题,都是要面对的问题。雄安新区的成功,还需要开拓创新精神,需要优良的干部队伍,需要长期的稳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