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一世界

2017-04-19 10:17
世界博览 2017年7期
关键词:丧尸札幌电车

“躲过了三节车厢的僵尸,却输给了一节车厢的人心”、“比丧尸更可怕的是人性,比人性更可怕的是人心”……前一阵,以“丧尸”作为题材的韩国电影《釜山行》大热,虽然整个影片只以通往釜山的列车车厢作为故事场景,但却足以展现出整个故事的张力和想要表达的人性主题。

电车里阅读的人们。

我总认为“一车一世界”,因为车厢是最容易发生故事的地方。在这个密闭狭窄的空间里,聚集着身份、职业、地位、经历各不相同的人们,不论穿着多么时尚的衣服、背着多么名贵的包包,挤在同一个车厢里,大家便成为了同一个故事中“平等”的主角们。在这样狹小、拥挤的环境里,很容易发生摩擦,因为车厢内的“人际距离”很近,“导火线”也就随之增多,一个小小的身体摩擦,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成为陌生人之间“战斗”的导火索;但也正是在这种狭小拥挤的环境里,同样很容易产生感动,疲惫之余的一个让座、拥挤之时的一句抱歉,都会给忙碌而又紧绷着的心带来些许暖意。

在北京生活了五年多,对地铁、公交的拥挤早已习以为常,但在微博上看到日本人挤地铁的视频还是大吃一惊。于是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来到了北海道札幌,也准备体验一把被工作人员“塞进”地铁的感觉,然而到了之后才发现,札幌毕竟不是东京,车不多且人更少,所以竟也没能“如愿”。

不过相比起地铁和公交,我还是更喜欢坐电车。不仅仅是因为电车的车费便宜一些,更是因为札幌的电车真的是“萌萌哒”。札幌的有轨电车始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时至今日,札幌电车仍然保持着老老旧旧的样子,但又处处充满着萌点,像极了动漫中的场景。

在电车里,坐垫总是软软绒绒的、但却干干净净。虽然车厢外大雪纷飞,与车外隔一窗寒气的车内却总是暖意融融,因为每个座位底下都有暖气的送风口,怪不得日本的妹纸们在寒冬腊月里也可以光着腿,美丽而又不冻人。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它开得很慢,在10月份札幌还没有进入雪季时,我曾骑自行车与电车走过同一条路线,结果竟比电车还要快上一点。不过虽然慢慢的、老老的,但我还是很喜欢坐电车,喜欢它在每每转弯时发出的叮铃铃的声响,喜欢车上的驾驶员亲切而又唠叨的声音:我们要左转啦、我们要右转啦、我们要停车啦、我们要出发啦……

也正是在这慢悠悠的电车里,我直观地感受到了日本人的礼仪习惯:首先,不能打电话、不能吃东西,在“优先席”附近更标有“不能使用手机”的标语,因为有些老人可能安有心脏起搏器;当车厢内人少时,人们一定会自觉地坐在里面靠窗的位置,而把外面靠过道的位置留给接下来可能会上车的人们;当车厢内人满为患时,人们总是心照不宣地慢慢挪动,没有催促也没有争吵,就是默默地挪一点、再挪一点;此外,车内的“优先席”常常是空着的,当然偶尔也会有年轻人坐在上面,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还是宁愿站着也不坐“优先席”;而且,给老人让座的“优良美德”并不常见,至于原因嘛,可能是因为日本人的平等意识?也可能是因为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老人确实太多让不过来?还有可能是因为日本的老人不觉得自己是老人,因为在这个平均寿命居世界第一的社会里,七八十岁还在打工、当出租车司机的老人十分常见,他们常常还会认为自己正值“壮年”……

电车驶过札幌街头。

“一车一世界”,车厢是观察人间百态的好地方。来来又回回,在各式各样的车厢里,我曾见过各式各样的日本人: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沉迷手机的低头族、看书读报的中年男女、背着宝宝的新手妈妈、体态佝偻但妆容精致的年迈奶奶、还有穿着和服木屐的少女、穿着丝袜短裙的小哥、以及踩着高跟鞋留着披肩长发的大爷……车厢里拥挤而安静、人们如此低调却又如此不同,好像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叮铃铃,又到站了,伴着驾驶员的声声“ありがとう(阿里嘎多)”,有很多人下车,又有很多人上车。车厢里的人们是最“亲密的陌生人”,我总相信,就算只是匆匆过客,能够在小小的车厢里挤在一起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猜你喜欢
丧尸札幌电车
基于Baja电车点线面动态仿真转向设计
小电车,大问题
最早的电车用马来牵引
辛苦的电车售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