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林+刘建华+刘晓娜
摘要:介绍了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持续性感染;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1-0010-02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持续性接触动物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牛、绵羊、山羊、猪、鹿、骆驼等动物的胃肠黏膜组织,因此又被称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到目前为止,牛病毒性腹泻广泛爆发于土耳其、英国、韩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已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病已经成为全球养牛业最为重视的一种牛病毒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也将其定为B类传染病[1]。
1 BVDV的介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与同属的猪瘟病毒、羊边界病病毒在抗原性和基因序列方面极其相似。在电镜下,BVDV粒子呈球形或椭球形,直径大小约在40~80 nm,表面有囊膜。BVDV对胰酶和氯仿等化学试剂敏感,难以适应酸性环境,但是对于碱性环境耐受能力较强,56 ℃条件下病毒会完全失活[2]。根据BVDV 5′-UTR基因序列的高度保守性特点的不同,可将BVDV分为BVDV-1和BVDV-2两种基因型。
BVDV可以在牛肾细胞和牛睾丸细胞等多种牛组织细胞中存活。根据感染BVDV后对细胞造成的不同影响,可将BVDV分为非致细胞病变型(Non-cytopathogenic,NCP)BVDV和致细胞病变型(Cytopathogenic,CP)BVDV两种生物型,CP型感染细胞后会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现象[3]。
2 BVD的临床症状
BVD的臨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畜出现发热、腹泻、流产、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ly infected,PI)和免疫抑制等现象。BVDV会严重影响动物的生育能力,降低动物的怀孕率,增加受孕母牛出现流产、畸形胎、死胎和木乃伊胎的几率。持续性感染牛是传播BVDV的主要传染源。妊娠母牛在怀孕的前三个月感染BVDV后就会生产出BVDV持续性感染牛犊。持续性感染犊牛每天都会向外界释放约1千万个BVDV病毒颗粒,从而传染给其他动物,造成患病动物出现免疫抑制,降低机体抵抗力,引起二次疾病的发生。携带BVDV的犊牛因为其抗病能力差而极易感染黏膜病,并且在2岁之内死亡,仅仅只有少部分犊牛可以存活2年的时间,而幸存下来的犊牛会对BVDV产生“免疫耐受”,继而转化为持续性感染牛。因此,持续性感染牛不但不会为牛场主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终生向外界环境散毒,造成新的感染,这会给牛场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3 BVD的流行病学
BVDV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水平和垂直传播病毒。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BVDV患畜和BVDV携带动物。感染BVDV的妊娠母畜产下胎儿则成为持续性感染动物(PI),其可终生排毒。同时,一些BVDV污染的商用生物制剂如血清、精液等也可造成BVDV的传播。
BVDV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畜牧业的一个危害性极大的病毒性病原体。自1946年首次发现该病毒以来,BVD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均有报道。据部分国家地区统计结果表明,美国BVDV血清阳性率为50%,法国为76%,英国为54%~74%,瑞士为78%~80%,加拿大部分地区为82%~84%,澳大利亚为89%,印度为17.31%,南美六国(智利、巴西、乌拉圭、阿根廷、秘鲁及哥伦比亚)血清平均阳性率高达84.9%。在中国,1980年首次报道了BVDV疫情。近30年间,该病已在中国新疆、四川、黑龙江、重庆等20多个省市呈现大规模暴发态势[4]。
4 BVDV的诊断方法
4.1 BVDV的分离与鉴定
本方法采取发病动物的全血、肾脏、脾脏、口鼻分泌物以及淋巴结,经过研磨除菌处理后接种于牛肾细胞或者牛睾丸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人员从BVDV阳性仔猪病料中成功分离出一株猪源BVDV,但是,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仅不能检测出NCP型BVDV,并且也不能区分短暂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的牛, 除非3周后对阳性牛进行再次检测确诊,因此,该方法不能广泛地应用于对BVDV的诊断[5]。
4.2 血清学诊断
血清中和试验是开展BVD流行病学调查的常用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每个月前后采集血样的抗体滴度来判断样品的患病情况。但是,此方法耗时长,并且不能筛选出免疫耐受牛的感染情况,因此,并不能准确的判断BVD的疫情。
琼脂扩散试验是目前基层兽医站常用的BVD检测方法。选取可疑动物发炎或糜烂的组织,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与标准阳性血清反应,检测病料中是否存在BVDV抗原。琼脂扩散试验虽然省时、省力、操作简便,但是准确性较差,敏感性也不如血清中和试验,因此,不能作为BVDV精确诊断的依据。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比较常规的检测BVDV抗体水平的技术。虽然,ELISA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待检动物BVDV的抗体水平,但它仍有局限性,一方面难以在病畜早期做出诊断,另一方面由于BVD存在于许多免疫耐受的动物体内,因此,ELISA无法查出所有的患病动物。目前,国内还没有根据纯化的病毒抗原而建立的ELISA方法,因此,该方法检测得到的阳性结果也值得怀疑[6]。
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核酸扩增技术常用来在实验室检测动物病毒性传染病。核酸扩增技术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嵌套式PT-PCR技术和多联PCR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利用BVDV特异性引物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是否含有BVDV抗原,并且可以将同属的猪瘟病毒和羊边界病病毒区分开来,同时,这些方法还可以明确样品中BVDV的生物型,这为BVDV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5 BVDV的预防及控制
目前,为了防止BVDV在牛群中大规模传播,净化已经存在的BVDV疫情,各国采取的有效措施主要有疫苗的免疫接种、BVDV病原的鉴定、扑杀持续性感染动物和提高日常饲养管理水平等。
5.1 BVDV疫苗的研究进展
预防接种疫苗是防控病毒性传染病的主要措施。1960年,首次报道分离出一株致细胞病变型BVDV毒株,即C24V,该毒株广泛用于BVDV活疫苗的研制。随后,有超过160种的BVDV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应用于BVD的免疫接种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预防效果。研究显示,BVDV疫苗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发挥其预防作用。一方面,BVDV疫苗可以控制BVDV在畜群内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该疫苗能够减轻感染动物的患病程度。
5.2 “BVDV控制及根除”计划
为了加强BVDV的防控工作以及彻底根除BVD,西方各养牛大国在早年间就建立并实施了“BVDV防控根除” 计划,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简而言之,该计划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BVDV检测阶段,即在牧群中筛选出可疑动物并进行最终的确定;第二部分是清除阶段,即将已感染BVDV的动物及BVDV持续性感染动物进行合理地焚烧及掩埋;第三阶段是生物安全监控阶段,该阶段各地会启动生物安全防治体系,防止BVDV再次感染健康动物。瑞士已用该计划在两年内将本地BVDV动物感染数从原来的1.8%降低为0.2%[7]。欧洲西北部成功地实施了系统性的根除计划,因此,大部分地区被视为没有BVD疫情的区域。
5.3 日常饲养管理
虽然预防接种疫苗能预防BVDV的感染,但是作为独立的控制措施,免疫接种并不能彻底消除BVDV感染疫情,也不能大幅度地降低BVDV带来的经济损失,原因不在于现有疫苗的缺陷,而在于BVDV野毒株的差异性以及BVDV特有的持续性感染症状。因此,严格的牛场日常管理以及BVDV持续性感染牛的淘汰对于BVDV疫情的净化也至关重要。
养殖场平时应该加强检疫,防止引进BVDV病牛。BVD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现病牛,立即对病牛进行隔离治疗或无害化处理,防止BVDV的扩散或蔓延。因此,养殖场应该定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监测牛群BVDV的感染情况,淘汰持续感染的牛,逐步净化牛群。
参考文献:
[1] 钟发刚.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检测,流行病学研究及分离株E2基因的克隆表达[J].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8.
[2]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462-463.
[3] 邱吕庆,高双娣,周继章,等.我国规模化肉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流行状况监测[J].中国兽医科技,1998,30(5):15-16.
[4] 邓 宇,孙春清,张宏彪,等. 1株豬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畜牧兽医学报,2012,11(3):416-423.
[5] GONZ?魣LEZ A M,ARNAIZ I,YUS E,et al. Evaluation of long-term antibody responses to two inactivated 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BVDV) vaccines[J]. Vet J,2014,199(3):424-428.
[6] LAI V C,ZHONG W,SKELTON A,et al.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epatitis C virus NS3 protease-dependent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J].J Virol,2000,74(14):6339-6347.
[7] PRESI P,STRUCHEN R,KNIGHT-JONES,et al. Bovine viral diarrhea (BVD) eradication in Switzerland-Experiences of the first two years[J]. Prev Vet Med,2011,99(2):1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