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苏琪
摘 要: 李弥逊是两宋之交的气节文人,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筠溪乐府》(《筠溪词》)一卷。近年来,对李弥逊的研究已逐渐纳入学术视野,而对其研究的文献鲜有较为全面的梳理。本文从李弥逊的生平仕宦、著录及版本两个方面,对其有关文献做研究综述。
关键词: 李弥逊 生平仕宦 著录版本 文献
李弥逊(1089—1153),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祖籍福建连江,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晚年又隐居连江。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筠溪乐府》(《筠溪词》)一卷。笔者以下将从李弥逊的生平仕宦、著录及版本两个方面,对其有关文献做研究综述。
一、生平仕宦考
(一)家族谱系与籍贯
《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的《筠溪集》后附有《筠溪李公家传》,详述了李弥逊的家族谱系:先祖追溯至唐朝王室后裔,八代祖为李澄,曾祖为李余庆,祖父为李处常,父亲李撰,皆致仕。李弥逊兄弟共六人:长兄弥性,次兄弥纶,三兄弥大,大弟弥中,小弟弥正①。宋人楼钥在《筠溪集原序》中也提到“兄尚书弥大、弟太史弥正”②。而元代脱脱等在《宋史》列传中将李弥大误当成了李弥逊之弟③,往后如明代李贤的《明一统志》中承袭了《宋史》的错误④,真可谓人云亦云。另据《筠溪集原序》记载,李珏、李琪为李弥逊的两个孙子,就是他们俩将李弥逊的文集做了整理并委托楼钥作序⑤,李珏还为李弥逊的《筠溪集》撰写了跋,附于《筠溪集》之后。
对李弥逊的籍贯,后世一直存有两种说法:《宋史》中称李为“苏州吴县人”⑥,《明一统志》卷八“苏州府人物”、《大清一统志》卷五六“苏州府人物”中也称李为“吴县人”⑦。清代《江南通志》卷一四○“人物志·宦绩二·苏州一府”中称李弥逊为“吴人”⑧,而《福建通志》卷三十“名宦二·漳州府”称李弥逊为“连江人”⑨。据《筠溪李公家传》载,李弥逊的祖先本是唐朝的诸王后裔,住在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县治),八代祖李澄为温州永嘉令,举家迁居福建连江;祖父始居平江府吴县,李弥逊就出生于吴县,又称李弥逊“晚年复归隐于连江”。李弥逊在《连江县移学记》中撰道:“自三世祖出居越,百年而归”⑩。可见李弥逊认为自己虽出生于苏州吴县,根还是在福建连江;吴县只是自己的侨居地,叶落归根,仍旧要回到連江。“籍贯”与“出生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此还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六中的记载深解李弥逊的本意:“连江人,居于吴县。”李弥逊晚年回归祖籍地。清人记载其古宅“在连江县西北清河里,濂湖山之麓,有筠溪钓台,弥逊所筑旧址犹存”{11}、“在濂湖上有钓台遗迹”{12};其墓在“连江县南新安里”{13}、“在石门寺侧”{14}。
(二)仕宦经历
李弥逊的生卒年可以确定。据《筠溪李公家传》与《宋史》载,“弱冠以上舍登大观三年第”,即北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时李弥逊20岁,推算出李生于北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绍兴)二十三年,卒”,易见李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
对李弥逊的仕宦经历,《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史部、子部、集部都有文献记载。
1.史部文献
《宋史》卷三八二《李弥逊传》,对李一生的仕宦经历做了较为精炼的概述。而宋人李心传所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明人杨士奇所撰《历代名臣奏议》,成为《宋史》的有力佐证与补充。其他如宋人熊克的《中兴小纪》、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徐自明的《宋宰辅编年录》、元人无名氏的《宋史全文》、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人徐干学的《资治通鉴后编》等史料,以及如宋人梁克家的《淳熙三山志》、明人李贤的《明一统志》、清人的《大清一统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福建通志》、《广东通志》等地方志,也应参考。
据《宋史·李弥逊传》所述,李弥逊登大观三年第,调单州司户,再调阳榖簿。政和四年,除国朝要所检阅文字,被引见上殿,迁校书郎,充编修六典校阅,累官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贬知芦山县,改奉嵩山祠。废斥隐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英勇抗金,击退金人,令其后怕。靖康元年,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二年,与李纲共谋惩叛卒。后改淮南运副。后奉兴国宫祠,知饶州,召对谠直,受高宗嘉赏,但受同僚排挤,以直宝文阁知吉州。绍兴七年秋,迁起居郎,直前论事,鲠切如初。冬,试中书舍人,奏六事,高宗嘉赏,遂试户部侍郎。八年,弥逊上疏乞外甚力,诏不允。对上言与金不可议和,其主张有理有据,执意坚决,遂惹恼秦桧,秦桧于是怀恨在心。宋与金仍旧议和。九年春,再上疏乞归田,以徽猷阁直学士知端州,改知漳州。十年,归隐连江西山。十二年,秦桧借机使李落职。二十三年,李弥逊卒{15}。
宋人熊克在《中兴小纪》卷一中记载了靖康二年,李弥逊与李纲共谋惩治叛卒周德等一事;卷二四记载了绍兴八年夏四月,时任户部侍郎的李弥逊上言恢复“发运司”职位之事;卷三○记载了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己亥,李弥逊被人诽谤落职一事{16}。
宋人李心传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中记载了建炎元年五月已亥,李弥逊与李纲共谋惩治叛卒周德等一事;卷六记载建炎元年六月,李弥逊为避亲嫌,改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副使;卷一一○记载了绍兴七年夏四月,时任左司员外郎的李弥逊上奏收复山东之论;卷一一二记载了绍兴七年秋七月,左司员外郎李弥逊上言为国之道;卷一一三记载“绍兴七年八月己酉,尚书左司员外郎李弥逊为起居郎”;卷一一七记载了绍兴七年十一月,起居郎李弥逊上言建都一事;卷一一八记载“绍兴八年二月甲申,中书舍人李弥逊试尚书户部侍郎”;卷一一九记载绍兴八年夏四月,户部侍郎李弥逊于丁卯荐举才士,于丁丑上言恢复“发运司”职位,五月戊申高宗“命刑部员外郎李弥逊驰劳北使于平江”;卷一二○记载了绍兴八年六月乙卯朔,高宗正式采纳户部侍郎李弥逊恢复设置“发运司”一事;卷一二四记载绍兴八年十二月,户部侍郎李弥逊于辛未上言力主不可与金和议,于己卯再次上言劝诫不可和;卷一二五记载绍兴九年庚戌,户部侍郎李弥逊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李求乞归,高宗不允;卷一百四十七记载了绍兴十二年十一月,李弥逊被人诽谤落职一事;卷一九二记载了李弥逊的身后事:绍兴三十一年八月癸卯,李被追复敷文阁待制{17}。
明人杨士奇在《历代名臣奏议》中记载了李弥逊在高宗朝历任左司员外郎、知饶州、试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时的20则奏议,分列在卷四八“治道”、卷八九“经国”、卷一八三“去邪”、卷一九五“戒逸欲”、卷二○○“求言”、卷二一七“慎刑”、卷二二三“兵制”、卷二二五“宿卫”、卷二三九“任将”、卷二四六“荒政”、卷二五八“赋役”、卷二七○“理财”、卷三三五“御边”、卷三四八“四裔”等名目之下。这20则奏议可让研究者深入了解李弥逊的思想主张,深度把握其人格魅力{18}。
2.子部文献
子部文献主要记载了有关李弥逊的轶事,撰写者基本为李弥逊的同朝人,与其生活时代最近,这类文献理当给予重视。
宋人黎靖德在《朱子语类》卷一三一中记载了为利己而害李弥逊之人,也被人所害一事;卷一三二记载了李弥逊作为一位好前辈,曾告诫胡铨“人生亦不解事事可称,只做得一两节好便好”,而胡后来丧名失节。两则事例都反证了李弥逊人格的高尚{19}。
宋人蔡绦在《铁围山丛谈》卷三中记载了李弥逊作为屈指可数的“相才”而被举荐一事,足可见其“执国柄”的能力。{20}
宋人曾敏行在《独醒杂志》卷八中记载了绍兴八年冬,时任户部侍郎的李弥逊救胡铨于危难中之事{21}。
宋人张端义在《贵耳集》卷中、释普济在《五灯会元》卷十九中述及李弥逊其人其事,则充满了神仙色彩{22}。
3.集部文献
集部文献中,对李弥逊生平事迹的记载主要见于《筠溪集》之前的《筠溪集原序》与之后的《筠溪李公家传》及《筠溪集跋》。
宋人楼钥在《筠溪集原序》中简要追述了李弥逊的生平事迹及著录风采。其中他特别提及一桩轶事:李弥逊在上舍读书时,有一位同学上吊自尽,才十七八岁的李不慌不忙,将同学从梁上解下,并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及时进行“人工呼吸”,竟然将已昏死的同学救活了。此事使李弥逊在京城名声大震。可见李弥逊在年少时就显露出了高人一等的情商与智商{23}。
《筠溪李公家传》将李弥逊的生平事迹、仕宦轨迹记录得最为翔实清晰,可与《宋史》作繁简参照,若要编李弥逊年谱,这一篇是必备的首要材料{24}。
宋人李珏在《筠溪集跋》中高度评价了其祖李弥逊的人格特质与著录成就{25}。
在李弥逊同朝人的別集中,也可寻找到李弥逊的踪迹。如李纲在《梁溪集》行状中记载了建炎元年春,与李弥逊共谋诛判卒周德等人一事{26};刘一止在《苕溪集》卷三十七中撰有《李弥逊除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一文{27};胡寅在《斐然集》卷十四中记载了“李弥逊直宝文阁知吉州”之事{28}。这些都可作为李弥逊仕宦经历的一条条辅证。
从李弥逊的生平事迹材料可看出,与李同时代人及李的后人对其性格的耿直、人品的高洁、学识的智慧、经国论世的高远眼光,都抱以钦佩、赞赏与敬重的态度。李弥逊居庙堂之高,文武皆能,忧国忧民,不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处江湖之远,虽有感时伤世的微弱气息,但能基本放下当朝之事,做到独善其身。是为典型又不平凡的宋代士人。
二、著录及版本考
(一)诗文集
在《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的李弥逊《筠溪集》中,有宋人楼钥撰写的《筠溪集原序》,其中提到“二孙以钥游从之厚,出公遗文二十四巻求序。钥晚进,何足以测识前辈所藴。以平日慕用之诚,幸托名于不腐,敢谨书之。公讳弥逊,字似之……‘筠溪则公自号云”{29};在集后《筠溪李公家传》中提到“公遗稿有奏议三卷、外制二卷、议古三卷、诗十卷、杂文六卷”{30};再后有李弥逊之孙李珏撰写的跋,说明“大父捐馆之日,先君尚幼,遗墨散失。旋传录于亲友家,所辑文稿,仅有二十四卷,其间脱误居多。先君辛勤裒稡,粗成全书,将传于后,力所未逮。珏缪承坠绪,始克锓梓。大参攻媿先生(笔者注:楼钥)既光宠先世,亲染序文,冠于篇端矣”{31}。
在宋人陈振孙所撰《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中有:“《筠溪集》二十四卷,户部侍郎连江李弥逊似之撰。”{32}
宋人陈思编、元人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一八九中有“竹溪集”条目,下注有“有《竹溪诗集》十卷”{33}。笔者按:李弥逊号“筠溪”,其诗文集名即采用其号。观宋元时已有将“筠”字误作“竹”字,该不甚严谨之风后影响部分明清学者,所幸清人纪昀、丁丙等人又对此误做了考订。
宋元之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卷二三九中撰有:“《筠溪集》二十四卷。(陈氏曰:户部侍郎连江李弥远似之撰。大观三年上舍第一,知冀州,能抗金兵,摄江东帅,与忠定平周德之乱,晩为从官沮和议,坐废而终。)”{34}(笔者按:陈氏即陈振孙,可得出《文献通考》中对这一条文献的考证承袭于《直斋书录解题》。)
《宋史·艺文志》中列有“李弥逊《筠溪集》二十四卷”{35}。
明人杨士奇在《文渊阁书目》卷九之“日号第三厨书目”中列有:“李弥逊《竹溪文集》一部十一册,全。”{36}笔者按:与《两宋名贤小集》中误作同。
明人焦竑在《国史经籍志》卷五“集类·别集”中列有“李弥逊《筠溪集》二十四卷”{37}。
明人孙能传、张萱在《内阁藏书目录》卷三“集部”中列有:“《竹溪先生集》十二册,宋神宗朝李弥逊著。”{38}笔者按:可看出有两大明显错误,一是将“筠溪”误作为“竹溪”,与杨士奇同;二是将李弥逊当做了“神宗朝”人。据前所述李弥逊的生平,其生于哲宗元祐四年(即公元1089年),已在神宗朝之后。
清人朱彝尊在《潜采堂宋金元人集目》中列有:“李弥逊《竹溪集》二十四卷,楼钥序,缺三四两页。”{39}笔者按:可惜朱彝尊也沿袭了前人的错误。
清人永瑢、纪昀等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六中提及“筠溪集二十四卷,汪如藻家藏本。宋李弥逊撰”,并对集名做了考订:“《宋史·艺文志》载弥逊集二十四卷,亦名曰《筠溪》,可以互证。此本题曰《竹溪》集,考诸家著录,皆无此名,知为传写之误。今仍改题曰《筠溪集》,以复其旧焉。”{40}笔者按:此为对集名较早地纠正了前误,可见治学严谨。又按:《四库全书》收录李弥逊《筠溪集》二十四卷,其中卷一至三收录奏议;卷四至五收录外制;卷六收录表、状;卷七收录书、启;卷八至十收录议古;卷十一至十九收录诗;卷二十收录挽诗;卷二十一收录杂者、题跋;卷二十二收录铭、赞、序、记;卷二十三收录祭文;卷二十四收录墓志铭、塔铭。
清人陆心源在《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一“集部·别集类十五”中列有:“《筠溪文集》二十四卷,旧抄本。宋连江李弥逊似之著。”{41}
清人丁丙在《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九“集部八”中录有:“《竹溪先生文集》二十四卷,旧抄本。李鹿山藏书。宋李弥逊撰。弥逊字似之,连江人,居吴县……筠溪乃自号也。公之孙曰珏曰琪出遗文二十四卷,求楼钥为序,集名《筠溪》,往往误作《竹溪》,此旧抄本亦然,有曾在李鹿山处一印。”{42}
综观以上对李弥逊诗文集的述录及考证,清代《四库全书》中收录得较为翔实可信,“四库本”可作为李弥逊研究资料的底本之一。
(二)词集
清人朱彝尊在《潜采堂书目》之四《竹垞行笈书目》“人字号”中列有“《筠溪乐府》一本”{43}。
清人永瑢、纪昀等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集部五十一·词曲类一”中撰有:“筠溪乐府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李弥逊撰。弥逊有《筠溪集》,已著录。此编旧本附缀《筠溪集》末。”{44}笔者按:观《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李弥逊《筠溪集》,李词并未收录于集中二十四卷,而是收录在了集后“附”中,共计81首。
清人赵魏在《竹崦庵传钞书目》“集部·词类”中列有:“《筠溪词》一卷,宋李弥逊撰,三十一页。”{45}
清人莫友芝在《郘停知见传本书目》中列有:“《筠溪乐府》一卷,宋李弥逊撰。知不足斋刊本,路氏有抄本,旧本附集内。”{46}
清人吴昌绶在《宋金元词集见存卷目》中撰有:“《宋元三十一家词》(笔者注:清人王鹏运撰,四印斋1893年刊刻)三十一卷。光绪癸巳,以下昌绶补目:……《筠溪词》,李弥逊……”{47}
清人丁丙在《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中撰有:“《筠溪乐府》一卷(旧抄本),连江李弥逊似之著。按弥逊《家传》,所撰奏议三卷、外制二卷、诗十卷、杂文六卷,与今本《筠溪集》合,而不及乐府,则此为别行之本,凡八十一首。”{48}八千卷楼为丁丙的藏书楼。在丁仁编纂的《八千卷楼书目》卷二十“集部·词曲类”中列有:“《筠溪乐府》一卷,宋李弥逊撰,抄本,四印斋本。”{49}笔者按:南京图书馆藏丁丙跋清抄本。
清人邵懿辰在《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二○“集部十·词曲类·词集之属”中注有:“《筠溪乐府》一卷,宋李弥逊撰。路有钞本。旧本附《筠溪集》末。朱修伯曰:知不足斋刊。”邵章续录:“八千卷楼有旧钞本,凡八十一首。明蓝格钞本。赵辑宁抄校本。四印斋刊《宋元三十一家词》本{50}。
清人叶德辉在《观古堂藏书目》中列有“《筠溪词》一卷,宋李弥逊撰”{51}。
今人王重民在《中国善本书提要》“集部·词类·别集”中撰有:“《筠溪词》一卷,与《琴曲外篇》同订一册(《四库总目》卷一百九十八)。(北图)清赵氏(笔者注:赵辑宁)星凤阁钞本。十行二十一字。原题:“李弥逊似之。”卷内有:“赵印辑宁”印记。按《四库全书》著录本作《筠溪乐府》,然据《提要》所注,两本编次盖相同。”{52}
笔者按:李弥逊词集名有《筠溪乐府》与《筠溪词》两种。南京图书馆藏丁丙跋清抄本、《四库全书》本《筠溪集》附词,题名皆作“乐府”,收录81首词。清人赵魏《竹崦庵传抄书目》、赵辑宁星凤阁抄本、四印斋刻本,俱作《筠溪词》一卷。今人唐圭璋编纂、王仲文参订、孔凡礼补辑的《全宋词》传抄南京图书馆藏四库本,收李弥逊词82首{53}。增补的一首为《菩萨蛮》(江城烽火),编纂者在该词后注明在“《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二”中收录,并考证此首词作“又见《乐府雅词拾遗》卷上,无撰人姓名。又误入赵长卿《惜香乐府》卷九”{54}。
注释:
①{24}{25}{30}{31}[宋]李弥逊.《筠溪集》后附[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1130)[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842,842-847,848,847,848.
②⑤{23}[宋]楼钥.筠溪集原序[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1130)[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586,586
,586.
③⑥[元]脱脱.宋史·巻三八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李弥逊”传后附“弟弥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7:3001,3000.
④[明]李賢.明一统志·卷八·苏州府人物·“李弥大,弥逊弟”[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472)[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228.
⑦[明]李贤.明一统志·卷八·苏州府人物·“李弥大,弥逊弟”[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475)[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131.
⑧[清]黄之隽.江南通志[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511)[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92.
⑨[清]谢道承.福建通志·卷三十·“名宦二·漳州府”[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528)[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490.
⑩[清]谢道承.福建通志·卷七一·“艺文四记”[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530)[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518.
{11}[清]和珅.大清一统志·卷三二五·“福州府古迹”[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481)[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515.
{12}{14}[清]谢道承.福建通志·卷六二·“福州府宅墓”[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530)[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228,230.
{13}[清]和珅.大清一统志·卷三二六·“福州府陵墓”[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481)[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522.
{15}[元]脱脱.宋史·巻三八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7:3000.
{16}[宋]熊克.中兴小纪·卷一、卷二四、卷三○[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313)[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790,1029,1096.
{17}[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325):106,
122;(326):503,526,539,590,601,611,618,622,693,696,
712;(327):59,233.
{18}[明]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434):353;(435):
509-512;(438):272,539,681;(439):226,377,441,727;(440):71,348,633-635;(442):371,712.
{19}[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一[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702)[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671,
679.
{20}[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1037)[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584,585.
{21}[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1039)[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571.
{22}[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中[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865)[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41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1053)[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843.
{26}[宋]李纲.梁溪集.“行状”[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1126)[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902.
{27}[宋]刘一止.苕溪集·卷三十七.李弥逊除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1132)[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184.
{28}[宋]胡寅.斐然集·卷十四.李弥逊直宝文阁知吉州[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1137)[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459.
{29}[宋]楼钥.筠溪集原序[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1130)[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586.
{3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674)[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840.
{33}[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一八九.“竹溪集”条目[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1363)[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527.
{3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三九[A].[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614)[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859.
{35}[宋]脱脱.宋史·卷二○八·志第一百六十一·艺文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7:5380.
{36}[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卷九·“日号第三厨书目”[A].新文丰出版社编辑部.丛书集成新编(1)[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724.
{37}[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五·“集类·别集”[A].《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91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25.
{38}[明]孙能传,张萱.内阁藏书目录·卷三“集部”[A].《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91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2.
{39}[清]朱彝尊.潜采堂宋金元人集目(71)[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490.
{40}[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六[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191.
{41}[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一·“集部·别集类十五”[A].《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92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30.
{42}[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九·“集部八”[A].《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92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96.
{43}[清]朱彝尊.潜采堂书目·之四·竹垞行笈书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382.
{44}[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集部五十一·词曲类一”[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293.
{45}[清]赵魏.竹崦庵传钞书目·“集部·词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1011.
{46}[清]莫友芝.郘停知见传本书目[C].石印本,1918.
{47}[清]吴昌绶.宋金元词集见存卷目[M].上海: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1907:11.
{48}[清]丁丙.善本書室藏书志·卷四○[A].《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92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68.
{49}[清]丁仁.八千卷楼书目·卷二十·“集部·词曲类”[A].钱塘丁氏聚珍仿宋本.《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92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93.
{50}[清]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二○·“集部十·词曲类·词集之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944.
{51}[清]叶德辉.观古堂藏书目[C].叶氏观古堂排印本,1915.
{52}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集部·词类·别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85.
{53}{54}唐圭璋,编纂.王仲文,参订.孔凡礼,补辑.全宋词(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60-1379,1378-1379.
参考文献:
[1][清]永瑢,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2]《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清]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新文丰出版社编辑部.丛书集成新编[M].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6]上海书店出版社编.丛书集成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7][清]吴昌绶.宋金元词集见存卷目[M].上海: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1907.
[8]叶德辉.观古堂藏书目[C].叶氏观古堂排印本,1915.
[9]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