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妮,吕计宝
(1.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科,广西 梧州 54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际壮医医院 推拿科,广西 南宁 530000)
温肺化饮法内外合治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
曾宪妮1,吕计宝2
(1.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科,广西 梧州 54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际壮医医院 推拿科,广西 南宁 530000)
目的:观察温肺化饮法内外合治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和针灸科确诊为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肺化饮法,即温和灸结合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为80.00 %,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PEF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化饮法内外合治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
咳嗽变异性哮喘;肺俞穴;温肺化饮法;温和灸;苓甘五味姜辛汤
于2012年3月~2016年7月间,笔者在采用温肺化饮法内外合治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针灸推拿科门诊确诊为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年龄3岁~14岁,平均(7.8±1.2岁);病程3个月~8 a,平均(16.5±5.58)个月。西医诊断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科哮喘防治常规标准[1];中医诊断参照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的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型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寒饮伏肺证。排除不能按疗程治疗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影响疗效者。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岁~13岁,平均(7.6±1.3)岁;病程3个月~8 a,平均(16.6±5.23)个月。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岁~14岁,平均(7.5±1.5)岁;病程4个月~8 a,平均(16.4±5.1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对照组
睡前服用孟鲁司特钠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 20070058),3岁~5岁4 mg,6岁~14岁 5 mg,每日1次,连服14 d。
2.2 治疗组
2.2.1 温和灸
材料:选用5 a制热敏灸条(南阳市绿莹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8×200 mm×10支/盒,重约230 g)。穴位:双侧肺俞穴,大椎穴。操作方法:嘱患儿俯卧位,对于害怕艾灸的患儿,嘱患者家属抱着患儿,露出所要施灸的穴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所选腧穴,距离皮肤2 cm~3 cm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 min~15 min,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连续艾灸14 d。
2.2.2 中药内服
苓甘五味姜辛汤,基本方药如下:茯苓12 g,甘草9 g,五味子6 g,干姜9 g,细辛3 g。随症加减方法如下:鼻塞流清涕者加辛夷3 g,苍耳子3 g;痰多咳嗽剧烈者,加紫菀3 g、冬花3 g;体弱便溏乏力者加黄芪6 g,扁豆5 g,炒白术6 g;咳而遗尿,加益智仁10 g、桑螵蛸10 g。先加冷水300 mL,浸泡10 min,文火煮15 min,后加水煎2次,混合备用。饭后服用,每日1剂,每日3次。根据病情需要确定服用剂量,最多服用14剂。
3.1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儿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3.2 疗效标准
参照《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方案)》[4]判定。临床控制:咳嗽完全缓解,或偶有咳嗽但不需服药即可缓解;显效:咳嗽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偶有咳嗽出现,服用支气管扩张剂咳嗽才可缓解;好转:咳嗽有所减轻,仍需服用支气管扩张剂;无效:咳嗽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患者CVA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组别nFEV1(L)PEF(L/s)治疗组30治疗前治疗后2.31±0.454.35±0.353.01±0.181)2)5.32±0.281)2)对照组30治疗前治疗后2.33±0.374.37±0.312.8±0.191)4.71±0.471)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顽固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常在清晨或(和)夜间加重,是小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春季,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迁延不愈会发展成典型哮喘,严重地影响了小儿的身体健康成长。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常规疗法为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为主,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大,停用后又容易复发,中医治疗本病,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治愈率高,已经成为儿科医生研究的重点课题。
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中医古文献中并无记载,根据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症状表现,可将之归属于中医学“风咳”、“哮咳”等范畴,临床治疗以祛风、化痰、止咳、宣肺等为基本治则。笔者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患儿经临床西医治疗后,咳嗽症状缓解,但易反复发作,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咳嗽,咯痰,咳痰稀白,遇冷咳甚,流清涕,舌质暗,苔白腻,脉浮。辨证属于寒饮伏肺证,经温肺化饮法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笔者常用的温肺化饮法,即为温和灸结合苓甘五味姜辛汤二联疗法。温和灸选用肺俞、大椎穴,肺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又为肺的背俞穴,能够解表通络,宣肺止咳;大椎穴为督脉穴位,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又为手足三阳经交会穴,可开太阳,祛邪外出,和肺俞穴相配为治疗咳嗽喘急的常用组合穴。温和灸操作简单,笔者选用的艾条为5 a的陈艾条,艾火温和,可以温经通络,益气祛风,祛寒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加免疫力。本研究内服方选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由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半升组成,用法是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半升,日三服。功在温阳化饮,主要治疗寒痰水饮停留于肺所引起的咳逆喘满之证。本方特色为化饮而无麻桂之燥,祛邪而无伤正之弊,较小青龙汤缓和得宜,为与小青龙汤媲美的又一治饮名方,是治疗支饮体虚者的基础方[5]。方中干姜辛热,温脾散寒化饮;细辛辛温,温肾阳以助脾阳,散寒行水化饮;茯苓甘淡,健脾利湿;五味子酸甘敛肺,止咳平喘;甘草,甘温缓急,益气补脾。诸药合用,共奏温脾利湿、散寒化饮之功。
本研究选用温肺化饮法内外合治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儿科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19.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临床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J].疑难病杂志,2006,5(3):180.
[5] 张家礼.张家礼金匮要略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74.
修回日期:2016-11-21
本文编辑:朱庆文
R562.2+5
D
1006-978X(2017)01-0019-02
曾宪妮(1982-),女,2010年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研究生学历,硕士,主治医师。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工作。研究方向:痛证的临床研究。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