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平安归空间站再见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返回搜救纪实

2017-04-19 02:27王朋
太空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返回舱神舟航天员

□ 王朋

巡天平安归空间站再见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返回搜救纪实

□ 王朋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准确入轨,两天后,与天宫二号对接,航天员进驻。11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开始准备返回。

这是一场战役,一场立体战役,一场跨域战役。天上有中继卫星配合、国际救援卫星协助、通信卫星支持,地面有长达近两万千米、几乎连续的测控链,有S波段测控站、反射式雷达站、光学测量设备等。国外有相关领事馆、国际救援组织,国内有陆航、空军、军政力量。空中有直升机、无人机、飞机、伞兵,地面有搜救车辆、搜救队、特警队,海上有救捞船,岸上有飞机、直升机。任务总指挥部指挥着全局,搜救室桌子上摆满了各个方向的协调电话。

天蒙体旗惜布离阵再迎约客

以往任务的运行轨道都是两天回归,载人航天器飞行高度都是340千米左右,本次任务是3天回归,飞行高度是近400千米,这是为未来的空间站做准备的。

17日中午时分,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在南非上空开始分离。17日晚上,独立飞行的飞船分两次进行轨道维持,使轨道瞄准了主着陆场瞄准点。18日凌晨,返回制动参数通过地面注入了飞船。9点左右,两名航天员关闭返回舱舱门,进入返回舱。

11时20分,回收参试人员出发,奔赴大庙。

此时的飞船轨道舱正在空中泄压,以免轨道舱在分离时由于有气压而对返回舱产生干扰力矩。天上的轨道舱泄压完毕,我们的车辆也到达了大庙。

12点23分,战前动员。庄严写在每个参试队员的脸上,这种严肃平日少见。多少人员整夜失眠,因为紧张。

13点05分,地面搜救分队出发。这次地面分了三部分,一部分布于瞄准点以西,一部分布于瞄准点东南方向,第三部分是大部队,布于返回舱散布范围以外。三辆装有信标接收机的搜索车在前,四辆特种车辆随后,再后面就是各试验队的车了。领头车早已消失在东北方,车尾尚在院内。阵势浩大。

13点10分,直升机启动发动机,轰鸣声震耳,周围扬尘四起,不一会儿直升机相继起飞,飞赴四个待命空域,形成一个口袋,口袋的中心就是飞船理论瞄准点。

与此同时,无人机已在口袋外的上空盘旋,能够俯视下方的直升机。运八-C飞机携带伞兵也在口袋的南侧更高的空域巡航,以备出现应急时的大面积快速搜索。

至此,搜索回收布阵就绪。

调刹踏归炉练光电齐聚叠环

此时,位于太平洋上空的天链中继卫星一直跟踪着飞船,监视着飞船一举一动。

“飞船第一次调姿”,下午一点多,飞船开始水平调整姿态90°。

“轨返分离”,此时轨道舱和船体分离。轨道舱以垂直轨道面分离的目的是保证其不再与返回舱推进舱组合体在一个轨道面内,避免再撞上。

“飞船第二次调姿”,飞船继续调姿90°。经两次调姿,飞船推进舱调到前面,发动机对着飞行方向,并向上稍微翘起一个角度。飞船建立了返回制动的姿态。

“制动开始”,推进舱两台发动机瞬间喷出火苗,拼命地阻止着飞船的前进,致使飞船速度降了每秒100多米,飞行趋势冲向了地球大气层,飞船开始踏上回家旅程。

上述制动是返回任务中最关键的环节,一旦发生意外,测控网随时可以进行紧急控制。从获取的测轨及遥测数据分析判断,飞船制动正常。

飞船在逐渐降低着自己的高度,滑过南非大陆,越过阿拉伯海,踏上南亚大陆,来到巴基斯坦卡拉奇上空,20分钟时间里,飞跃1万多千米,高度下降200多千米,平均每分钟下降10多千米。

“推返分离”,返回舱和推进舱在卡拉奇上空分离。之前推进舱之所以没与返回舱分离,就是为飞船制动出现意外后提供动力保障,确保飞船能够再次返回地面。

“发现目标”,飞船高度120千米左右,进入祖国西南部上空,设在国内地面的活动测控站捕获跟踪上了目标。一分钟后,返回舱将大底调整成朝前,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上空,做好了进入大气层的准备。

北京中心发出第一次、第二次落点预报。

目标从和田站观测视野中消失。

突然,航天员背部感到有过载,说明返回舱有阻力,而且越来越大,证明返回舱已进入大气层,且高度已在80千米左右。

“发现目标”,目标刚进入黑障,便被地面光学设备捕获上了。

“发现目标”,几乎同时,地面雷达捕获住了返回舱。

返回舱外形像个秤砣,底部内侧加了很多铅块,使得大底有大气阻力时自然朝前,大底成了迎风面,受到的阻力最大,故摩擦产生的温度也最高,最高时可达1600℃。大底和舱壁都是用绝热材料制成的,蜂窝状设计,尽管自己经受着烈火的考验,但绝不让热快速传递至舱内。牺牲自己,保护英雄。火炉中的两名航天员俨然如同孙行者,毫发未损。

大气在对大底产生阻力的同时也在舱体的下方产生了托举力,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托举力,就可以使得飞船飞得更远,同时也可以使过载更小,航天员感觉更舒适;如果能够通过调整姿态,就可以控制返回舱朝左飞,或朝右飞,这样就可以调整返回落点。这种方式称之为“升力控制”。升力控制的结果,从地面看,就像“蛇行”。

布在大树里的雷达、光学设备相继跟踪,上述蛇行的路径在屏幕上清清楚楚地体现了出来。

景海鹏出舱

仙飘渐趋草原雄鹰疾翔驰援

“发现目标”,地面雷达站发现了黑障内的返回舱。此时的返回舱已下降到了50千米左右,从轨道看,返回舱是在依靠升力控制返回,已穿过河西走廊,跨越副着陆场、巴丹吉林沙漠,正在阴山山脉以北、中国蒙古国边界以南一条狭长的平坦地带上空奔向主场。

刚过两分钟,地面光学设备抓住了刚出黑障的返回舱。几乎同时,布在大庙的S波段测控设备也跟踪开始。此时飞船高度40千米左右。遥测信息表明,航天员一切正常。几条指令顺利发出,这些指令都是返回舱的关键动作,当然返回舱主要按自己的程控走,地面指令都是备份的。

测轨数据送往北京中心。

“发现243信标信号”, 下午1时40几分,布在东南角的直升机首先报告。

“第三次落点预报”,数据刚出来,其他直升机信标接收机也有了信号,都指向一个方向。空中指挥员立即发出命令:“追!”。所有空中直升机立刻调整机头,呼啸着奔向目标。

陈冬出舱

安落腾撞伞切笑观磨难凯旋

首先发现目标的直升机飞在最前面,驾驶员已将油门加到最大,机上所有的人员都紧张地朝外看着,恨不得望穿云层。

地面光学设备开始一致跟着返回舱。突然,信号消失。整整40秒没有任何音信。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图像,返回舱!原来是云挡住了视线。刚抓住目标6秒,便看见主伞打开了。谢天谢地。行内人士明白,只要大伞一开,就不会出大事了。

“后备直升机起飞”,仍在大庙待命的直升机早已按捺不住,发动机已轰鸣空转多时,听到这几个字,简直就像脱缰之马,旋即扑向目标。

搜救直升机在飞奔,搜救人员在焦急观察,各种测量设备在紧紧地盯着返回舱,然此时的返回舱却在有条不紊地干着自己的事。大伞被一具大引导伞、一具小引导伞、一具减速伞连环拉出,这么多动作在十几秒钟内完成,没让人操心。此时已下降 至 6千米高度。

风灌进伞中,一条细绳束缚着伞口,不让伞马上打开,担心巨大的疾风将伞吹破。风渐渐地灌满伞腔,风劲足够大时,启动切绳器切断束缚绳。失去约束的大伞开始膨胀,刚才还受委屈的它,这才展示出真实面目,红白相间,环环相套,1200多平米的面积产生着巨大的阻力,原来每秒几百米的下降速度降到不到十米。与之相比,近3米高的返回舱骤然变成一个小点。

这种慢慢悠悠的下降速度,似乎是在等待着奔袭而来的搜救直升机,等待着亲人。

地面大光学设备丢失目标。测控设备丢失目标。目标消失在地平线以下。此时,没有了任何返回舱的图像和测量信息,只有它发出的243信标信号。现在航天员安好吗?让人揪心!

“目视发现返回舱”,突然,从调度中传来声音,来自东南角那架直升机!14点06分!

惊喜、激动。说明返回舱落地后没几分钟就赶到了。漂亮!

从空中俯视,但见金色草原上盖着一具大伞,圆圆的,圆的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她太圆了,让人不想“圆满”二字都难。伞的红色白色与草色形成鲜明的对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伞绳整齐地铺在地上,像马头琴的弦,奏响的音乐只有航天人才能听得出她的美妙。伞绳最终汇集成一个点,一根粗缆绳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不远处的返回舱,躺着,完整。放心了!

再细看,落地缓冲发动机吹出的土坑离返回舱足有三十几米,坑舱之间月牙痕迹依稀可见,拖痕却无,说明风吹伞提,舱随伞移,可见伞被风一吹力量有多大。

就在此时,航天员切伞了。磨难后的航天员仍然清醒。返回舱终于停了下来。失去牵引力的大伞,威风全无,像撒了气,满满地盖住了金色草原。有些长势雄壮的植本想透过伞片中的空隙偷看一下天外神客,不一会儿又被鼓动不停的伞片挡住了视线,因伞更想多看一眼患难过的朋友。

景海鹏自行解开束缚带,移至舱口,滑动舱炳,舱门开了。草原新鲜空气瞬间窜了进来,这是地球的空气,整整三33天没有过的感觉,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是否会醉氧,以后再问。进舱的气体10℃,航天员顿感凉爽了许多,毕竟是从严酷高温冲杀过来的啊!

直升机降落,搜救人员狂跑。驰至舱前,却见舱门已被打开,高兴坏了,显然这是航天员所为!说明至少一名航天员好着呢!太棒了!那么,另外一位呢?搜救人员的心又提了起来。

医监医保人员赶紧爬进舱中,看见的景象令人兴奋,全然健康!

本文作者(右)与杨利伟合影

“北京,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01号感觉良好”。通过无线电信号,传出了航天员景海鹏的声音。“02号感觉良好”,陈冬补了一句。

顿时,北京载人航天指挥大厅、北京航天控制中心掌声雷动,泪水涌满了很多人的眼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航天员出舱”,听到出舱二字,全部搜救人员瞬间安静了下来,长枪短炮各种镜头齐刷刷地对准了舱门。14点33分!

“出来了”,是景海鹏。这是三次光临过太空的航天英雄,也是我国在太空中一次驻留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他的笑容让人感到他的身体状况很好。“海鹏,好样的”,杨利伟在旁边由衷的称赞着。

“看,又一个”,是陈冬。这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的佼佼者,一上天就创造了我国驻留太空记录,他的笑灿烂、活泼,笑的背景是一张颜值极高的脸庞……

14点35分,两名航天员分乘两架直升机,直赴专机机场。

17点50分,专机起飞。

北京的夜晚灯光绚丽,今夜格外明亮,整座城市似乎都在翘盼着航天英雄的到来!

专机安然降落,天外游子凯旋而归,家人在等待着。

空间站工程也在等待着,空间站见!

猜你喜欢
返回舱神舟航天员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神舟十三号安全着陆
测一测,你是哪种航天员
“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安全着陆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我是小小航天员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长春光机所研制设备 助力神舟十二号返回舱 成功着陆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