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芬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备受教师的关注。只有不断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有效传承祖国瑰丽灿烂的文化.因此我们要善于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对学生加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语文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其重要特征是已经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為自觉的行为或倾向。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
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语文课前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题的信心。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要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皆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于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是学生逐步走上了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的坦途。为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彻底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要讲深讲透这个观念,而将时空、主角、精彩一齐让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学习,津津有味地上课。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开展创作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找出扩充点、疑难点、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注意找出文章中的扩充之点,针对以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重点部分详讲,对次要部分略讲,而对没有的内容则干脆不讲的状况,我觉得文章的次要内容和没有的内容就是创新的空间,应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知识面广、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同学及时给予了鼓励,这又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主动收集相关知识,从而掌握了一种良性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欣赏优美的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课文的那些句段,为什么喜欢,将喜欢读的课文读给大家听,再让其他学生评价读得怎样,应该注意什么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感受去体会情感,注重了个体感受,学会了自主探索。
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是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是学生想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