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泉 张晓光
【摘 要】本文在介绍微型消防站概念基础上,阐述了微型消防站建设的必要性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的提出了微型消防站规范化建设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微型消防站;规范化;探讨
1 微型消防站概述
微型消防站是公安现役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和企业专职消防队以外的,依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社区和农村原有志愿消防队伍和治安联防、保安巡防等群防群治队伍建成的志愿性质的消防队伍。主要任务是负责本单位、社区和农村的防火巡查、初起火灾扑救和消防常识宣传工作。建设微型消防站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整合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微型消防站,以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着力提高社会火灾防控整体水平。
2 微型消防站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微型消防站是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措施。《消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微型消防站是原有社会单位、社区、农村(简称社会单位)志愿消防队伍的整合规范版。在社会单位建设微型消防站,实现火灾隐患排查、初起火灾扑救和消防宣传教育的目标是落实消防主体责任的重要措施。
建设微型消防站是弥补消防队站不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消防队站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受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制约,多数队站分布不尽合理,消防队站建设的局限性成为做好扑救初起火灾的瓶颈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大型城市综合体、地下建筑和化工企业的数量骤增,火灾危险性持续上升,消防监管难度不断增大,消防队站和警力的增加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依托消社会单位建设微型消防站,可以更好的发挥点多面广、对社会单位熟悉的优势,大大缩短救援时间,有效弥补消防队站警力不足带来的不利因素。
建設微型消防站是创新消防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建设微型消防站,必须将单位培养消防安全明白人进行拓展和延伸,着力培养一支火灾防控、火灾扑救和消防宣传三合一的消防队伍。建设微型消防站工作,推进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更新换代,有效提高了社会单位自查自纠、自防自救的能力,以网格化管理模式创新推进基层消防工作落实,以条块融合的区域联防机制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全力夯实了社会最末端的火灾防控基础。
3 微型消防站建设中存在问题
自公安部消防局部署开展微型消防站建设以来,全国各地微型消防站建设迅猛发展,从设有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向所有重点单位推广,从社区逐步向农村地区推广,微型消防站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地方政府领导认为推广微型消防站是劳民伤财的事,有现有消防队就做够了,没必要再铺天盖地的推广微型消防站了。对于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来说,对推广建设微型消防站认识不足,还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以打造试点代替全面推开,存在上热下冷被动应付现象。对于社会单位来说,扑救初起火灾、查改隐患、消防宣传是消防部门的事,对建设微型消防站存在抵触心理,尚未从思想上认识到建设微型消防站是提高社会单位自防自救能力的重要举措。
人员配备不到位。微型消防站建成后的主体应该是具备专门消防技能的技术人员,进而保障微型消防站运行过程中处置火灾事故的专业性。但是,当前部分单位微型消防站队员与实际岗位脱离,兼职人员现象突出,保安员或者社区工作人员平时都有各自岗位,紧急情况临时集合。队员专业技能欠缺,易造成突发情况处理不力。夜间或者节假日值班人员无法正常保障,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队员应急值守不到位,错过扑救初起火灾的最佳时机,失去了微型消防站灵活机动的优势。
区域联动不到位。部分地区区域联动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发生火灾后,消防指挥中心只能调动公安现役消防队和政府专职消防队,无法调动社会单位的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的最大优势是点多面广,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就近调到微型消防站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扑救初起火灾事故,区域联动机制不完善导致这一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另外,在调动微型消防的过程中,一些单位要在5-10分钟才能到场,特别是社区和农村微型消防站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甚至当地消防队已经赶到现场了微型消防站队伍尚未到达现场。
4 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对策
为进一步规范微型消防站建设,作者从自身认识出发,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的对策,希望有利于规范微型消防站建设。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必须坚持思想先行,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建设微型消防站必要性认识水平。政府层面要从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出发,夯实基层火灾防控基础,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从财政、人员等方面保障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和运行。部门层面要从延伸火灾防控触角出发,加强业务培训指导,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切实提高基层单位的业务水平。基层单位层面要从提高消防安全自查自纠水平出发,真正将人员、装备、器材配备到位,以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微型站的良好运行。
落实相关政策制度。对于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可由单位自行负担费用,对于社区和农村的微型消防站,政府要从政策上予以保障,提供财力支持。同时,政府应该对于在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工作成效突出的微型消防站,予以奖励。在日常运行管理中,各类微型消防站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将训练宣传演练制度落实到位。同时,各级公安机关消防部门要制定区域联防、应急联动机制,牵头组织辖区内各类微型消防站队员开展联防联控。
加强业务帮扶指导。消防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公安机关消防部门要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与社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对微型消防站队员开展长期的专业性的课程化培训,提高队员的消防业务水平。同时,在开展六熟悉和演练的过程中,可以探索现役官兵和微型消防站队员联合的方式,通过演练熟悉,在实践中提高队员使用灭火设施器材的技能、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扑救火灾的技战术水平。
5 结束语
微型消防站是一项新鲜事物。在微型消防站建设和运行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从提高火灾防控水平,延伸火灾防控触角的高度出发,微型消防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夯实社会最基层火灾防控水平的重要抓手。微型消防站建设必将不断完善,逐渐成长为消防队伍中的重要一员。
【参考文献】
[1]刘激扬.微型消防站可持续发展及建设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35(4):579-581.
[2]章瑞春.微型消防站规范化发展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6,32(10):91-93.
[3]杜长锋.浅谈微型消防站的特点及优势[J].低碳世界,2016,5:247-248.
[4]张家乐.浅谈如何发挥微型消防站的最大“潜能”[J].消防界(电子版),2016,10:80.
[5]曾勇.浅议基层微型消防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5,28:291.
[6]公安部消防局.关于印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公消[2015]301号).
[7]河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微型消防站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冀消委[2016]22号).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