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朱庆峰
摘 要 本文以会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专业这个层面来研究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的现状及路径选择。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获取一手资料,综合分析发现通过大学期间专业学习对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有一定的效果,专业课老师、两课老师和校园文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培養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多数同学希望学校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或伦理方面的课程。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会计学专业立德树人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 专业层次 立德树人 会计学 职业道德
作者简介:王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朱庆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405
一、引言
自从十八大首次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后,各界学者分别从国家、社会、高校等各个层面各个角度都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如吴立保等 结合类主体教育哲学阐述了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宋雪霞 从学生主体的道德成长层面论述了立德树人的实现方式;王秀彦 详细阐述了北京工业大学“立德-立业-立人”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育人模式;王琰 论述了高校立德树人“理论引领、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五个维度的相互关系等等。但是对高校如何从专业层面进行立德树人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不够深入,本文试图从专业这个层面来研究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的现状及路径选择。为了能够贴合实际,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获取目前会计学专业立德树人最真实的现状,并据此探讨高校会计学专业立德树人培养的路径选择。
二、样本选取
本文试图从高校专业层面探讨“立德树人”培养的现状及路径选择,选择会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对于职业操守和道德的要求更加严格,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会计信息失真造假的普遍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在高校中对该专业学生立德树人的培养也尤为重要。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目前会计学专业在校生在职业道德培养方面的现状,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低年级(大一和大二)和高年级(大三和大四)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0名同学共发放200份问卷,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91%。其中低年级回收96份,高年级回收8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较高,样本数据真实有效。
三、现状分析
问卷中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1)毕业后是否打算从事会计方面的职业;(2)职场中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哪个更为重要;(3)专业学习过程中是否感受到了学校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与熏陶;(4)如果是,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5)学校有无必要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或会计伦理方面的课程;(6)实际工作中发现所在单位有违反会计道德的行为是否会主动指出等。题目答案只有是和否两个选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明确的选择,从而反应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题目内容设计目的是想了解目前会计在校生对自己专业以及对口职业的认可度,对于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有何倾向,在校期间所接受的职业道德培养方面的感受以及效果。下表1是分总体情况、高年级和低年级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第(4)题是多项选择题,结果未在表中列出。
在被问到毕业后是否打算从事会计方面的职业时,高年级同学中有85.48 %的同学选择是,低年级中有82.76 %的同学选择是,可见大部分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都打算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对本专业及对口职业的认可度较高,而且高年级和低年级同学在这一点上的选择差异性不大,只相差2.72个百分点。在被问到职场中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哪个更为重要时,总体来看有62.64%的同学选择了职业道德,但是高年级和低年级的选择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高年级同学中认为职业道德比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比例比低年级的高了接近11个百分点,这说明高校专业教育在职业道德培养方面实际上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与第(3)题是否感受到了学校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与熏陶的结果也相吻合,高年级中有77.42%的同学选择了是,低年级中只有68.97 %,比高年级低了8.45个百分点。在被问到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与熏陶主要来自于哪方面时,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专业课老师,其次是两课老师和校园文化,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之大。当被问到学校有无必要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或会计伦理方面的课程时,总体来看81.32 %的同学表示有必要开设,但是高年级和低年级同学也表现出了较大差异,79.03%的高年级同学认为有必要,而低年级同学中认为有必要的同学比例高达86.21 %,比高年级高了7.17个百分点,可见低年级同学更加渴望得到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高年级同学由于多了在校一到两年的知识积累和专业熏陶,这方面的渴望相对低一点。在被问到实际工作中发现所在单位有违反会计道德的行为是否会主动指出时,76.92 %的在校生表示会主动指出,有调查 显示已经在会计相关岗位工作的社会人士在被问到这一问题时只有54 %的人表示会主动指出,这说明在校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相对来说较高,而且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在这一选择的差异性很小,只相差1.56个百分点。
综上可见,会计学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可度较高,绝大多数同学毕业后可能会走上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通过大学期间专业课程学习、两课教学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对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有一定的效果,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实际工作中职业道德比职业能力更加重要,在遇到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时,大部分同学会主动指出。同时,很多同学希望学校能够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或会计伦理方面的课程,但是目前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并没有此类课程。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全国有会计学专业的学校只有16.3%开设了相关课程,并且大部分都是选修课。
四、 路径选择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在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了这些“准会计人员”将来到工作岗位上是否能有良好的職业道德。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师生面对面访谈、与在岗会计人员网络交流、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从各层面了解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现状后认为,为了培养具有更高职业道德觉悟的会计学专业人才,从专业层面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高校在校生所接受的职业道德熏陶最主要来源是专业课教师,可见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道德培养的作用之大。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高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必须首先加强师德建设,在良好的师德陶冶下,学生才能成长成才。高校要推进专业课教师师德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督促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像会计学专业这类对于职业道德有更高更特殊要求的专业课老师,更加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学习新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给与学生更好的教导。学校层面可以组织专任教师多参加相关培训,同时将教师的师德表现纳入到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和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发展。
(二)从专业层面加强校园道德文化建设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校园文化的熏陶也是高校在校生接受的职业道德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多的是强调从学校层面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而在专业层面的校园道德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各个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将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具体化,具体到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如计算机、自动化等理工科专业要求更加细致严密的逻辑思维,法学、思政、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要求更高的政治觉悟;会计、财务管理、医学、药学等专业则有更高和更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等。具体到会计学专业而言,可以在学生宿舍集中区、教学集中区等地点张贴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海报,违反职业道德实例的贴画等时刻提醒会计学专业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同时学院可以指定一些具体考核标准和量化指标来推进道德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三)增设会计职业道德与伦理方面的课程
会计学专业是各个高校办学历史悠久也是招生估摸较大的专业之一,并且一直到现在依然是热门专业,甚至可以说几乎每所有经济管理方面的高校都设有会计学专业,专业课程教学的安排基本比较全面。但是,根据笔者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会计学专业大部分学生实际上希望开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与伦理方面的课程,而与现实矛盾的是,只有很少数的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且大都是选修课。为了培养具有更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学专业学生,高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最好能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及伦理相关课程,以便为学生提供比较系统科学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方式, 并使学生在会计职业道德困境解决中具有应用这些知识的意识和本领。
(四)优化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
美国会计学会前任会长迈克尔·戴尔蒙德曾指出,“会计教育不是传授给学生规章,而是传授给他们合理的、有道德的商业实践和决策行为的真正能力”。因此,高校应注重培养会计学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形式上应以案例和情景模拟为主,即在基本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学的基础上, 增加一些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使他们明确知道将来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明确认识到违反会计道德行为的经济后果和法律后果。
注释:
吴立保、唐赟、周竹萍.类主体视野下立德树人的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中国教育学刊.2014(11).57-60.
宋雪霞.道德成长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兼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方式.教育评论.2014(2).73-77.
王秀彦.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北京工业大学“立德-立业-立人”育人模式.教育研究.2014(10).146-150.
王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五个维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24-127.
陈胜军、江希和、 柏檀、王水娟.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分析.财政研究.2013(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