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策力
去年,经典话剧《三十九级台阶》由英国官方授权的中文版在上海露面。导演沈磊及多位主演,近距离向大众揭秘了这一悬疑喜剧的魅力。这部来自英国的经典IP《三十九级台阶》,经由悬疑惊悚类型片缔造者希区柯克改编成电影而名声大噪。将近数十年漫长的等待后,该小说被改编为充满英式幽默的话剧作品,一举获得英国的奥利弗奖和美国的托尼奖诸多奖项,一演就是20年,总场次超4000场。
对于上了年纪的中国人,他们更容易想起电影版《三十九级台阶》。尤其是开头一份内容为“唤醒沉睡中的人”的电报,更是充满年代感。
与收音机不同,我们真是只能在电影、话剧中看到电报了。
2006年1月,美国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随即,该公司网站直接宣布,自2006年1月27日起停止所有的电报以及商业通讯业务。 由于电报的衰微,媒体甚至在约一周后才注意到这个消息。西联公司的公布方式也颇具讽刺意味,互联网发展是导致电报退出的原因之一,而西联却选择互联网作为发布消息的平台。
“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国会联邦法院会议大厅,莫尔斯用颤抖的手指向64公里外的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接收人是他的实验伙伴艾尔弗雷德·威尔。
由于及时传递信息的需要,驿站成为了千年来最为常见的形式。在历史学者黄仁宇和吴思的著述中,有关于明末驿站弊端引发的社会矛盾,加速了王朝的灭亡的阐述。由此可见,为了信息的传递,有些人付出了何等沉重的代价。从1634年到19世纪中期,至少有62人宣称发明了电报。其中,德国人柯尔最早提出用文字符号进行远方通信的设想,法国查佩兄弟、俄国外交官许林格等都搞过试验,他们使用最少的导线是8根,一般则是24根或36根。其中主要的理论基础就是丹麦人奥斯特的电磁理论,以及法国人安培提出的应用电磁理论传递信息的设想。
在电话稀少,手机和互联网压根不存在的时代,电报成为了最快的联络方式。但对普通民众而言,一封电报的速度并不等同于电流的速度——人们首先要在柜台完成电报的书写,然后电报部门发送电码,接收方译电,最后关键的一环还在于接受方将信息送达到收件人手中的距离。
电报一度之昂贵,可以从一个细节说明。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西方列强悍然把山东转让给日本。北京的学生决定发电报给中国代表,同时通电全国。他们凑出近一千块大洋,刚够给全国报馆发一次小规模的全国通电,当时坊间认为幕后肯定有人指使,理由很简单——“穷学生怎么可能负担得起通电费用!”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报鼎盛时期,一个月一进一出的电报就达到几百万份。1990年以后,电报数量不断下滑。据悉,上海位于延安东路1122号的电信营业厅,是进入21世纪后当地唯一可以收发电报的地方。但这仅仅是传说而已,如今即使是供职于电信公司的人,也多数说不清上哪能办理电报业务。
电报被完全替代,但收音机却幸存了下来。84年前的3月5日,纳粹党在德国大选中获得了44%席位,这意味着希特勒获得组阁权力。
收音机曾是那个时代德国最强的“新媒体”。1933年到1939年,70%的德国家庭拥有收音機,是当时世界上收音机家庭拥有率最高的国家。
在当时的德国,就算广播发出的时候你在咖啡厅或者餐馆,那也不会错过它,因为几乎所有公共场所都配备收音机。而对于行人来说,街头的扬声器照样会把纳粹党的声音传送到耳朵里。在当时,没有哪个国家有德国那么密集的收音机覆盖度。
从那时起,无数的影视作品都有收音机的影子。电影《说谎者雅各布》中,一个中年犹太人每天都向身边的人散发着盟军的推进情况和德军败退的消息,大家都以为是他是从自己私藏的收音机中听到的,但实际上只是他编造的故事;《早安越南》所讲述的故事则是根据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越南的亲身经历撰写而成;《西雅图夜未眠》中,女主角感觉有点烦了,便随意扭开了车上的另外一个电台频率,结果就此结识了男主角;《抓狂电台》中,一位能言善道而愤世嫉俗的夜间电台节目主持人,对热门话题常有一针见血的评论,使节目获得很高的收听率。就在成功与声望唾手可得之际,工作伙伴以及被他激怒的广播听众,一齐进入了不可知的危险状态之中。并且,这部影片取材于真人真事……
收音机在荧屏中还活着,因为收音机一直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如果不是1922年雪佛兰做出的选择,收音机肯定也像电报那样消失了——当年,雪佛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载西屋公司收音机的车型。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销量节节攀高,成了通用公司当时最大的基石。不过,美国政府曾一度反对车载收音机,原因是他们认为开车听收音机可能诱发交通事故。雪佛兰并未被吓倒,转而重新设计车载收音机的操作逻辑,实现一种“司机无需转移视线即可完成调节”的人机交互体验,这便诞生了汽车领域最早期的“盲操作”。
雪佛兰因此成了美国音乐史上的一个符号。在其诞辰一百年之际,美国最大的音乐网络电台Pandora Radio前来助兴,精心挑选制作了“Top 100 Chevy song list”(雪佛兰100首金曲)专题。
如今还有一种群体称为“HAM ”,指的是业余的无线电爱好者。这些玩家也被称之为“火腿族”。他们会通过发射业余无线电波,互相切磋无线电技术、沟通联系,并在突发灾害时为社会提供应急通信服务。
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男主角使用的电台,其实就是一台普通的电子管收音机,加上一个由金属电子管和中周变压器做成的外接差拍振荡器。这部电影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所有的细节都极为严谨和专业。孙道临所饰演的男主角第一次发报,还用一个氖泡触在线圈上试了一下,先多次拍发出“嘀嘀嘀哒”(字母V)试机——这是标准调试程序,至今数百万“火腿族”还是这么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