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2-000-01
摘 要 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开展工作的战斗堡垒和基础。因此,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抓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经济领域中的执政能力。本文结合实际,就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观点。
关键词 加强 基层党支部 建设对策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如果说企业党组织是一个支点,企业党建工作是一条杠杆的话,那么它所撬动的就是企业人才的向心力和资源的集聚力。作为企业经营者,追求的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希望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用投入产出理论分析,党建是企业潜移默化周期性较长,可产生不可估量实效的软投入,其投资回报虽然在短期内是无形的,但对一个企业和国家来说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收益。
二、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现实定位问题
现实中,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不能把握好在企业中的定位,就位不准。企业的中心任务是生产经营,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部门,企业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也不是生产经营指挥者,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找准位置,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但是《党章》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找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定位,明确任务。
(二)职责范围问题
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工作时应当有自身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创造良好的环境。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企业中的党务干部往往把精力放在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上,忽视基层党组织基本任务。
(三)群众威信问题
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性质不具备企业中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人力资源调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不能自如地帮助职工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导致了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不强、党务干部地位不高、在党员和群众中威信不高的局面。
(四)开展的活动少、形式老套
部分企业党务干部认为衡量企业工作好坏的惟一标准是看生产经营业绩,一切工作都要给生产任务让路,这导致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淡化、弱化、惰性化,党内“三会一课”和其它一些好的活动方式已经不成规范。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党组织根本任务要与企业发展目标同步实现
1.挥政治把关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全过程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为企业发展和经营把关定向,这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对此,企业党组织要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改制企业中的贯彻落实,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
2.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广泛宣传企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宣传企业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宣传企业发展的市场形势及有关知识等,坚定职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鼓励职工为企业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
3.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职工队伍是改制企业人力资源的主体。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不断扩大党员的覆盖面,把企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另一方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的党组织保证体系。
(二)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与企业管理机制同步运行
1.建立党组织参与决策机制。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仅仅是基础,还必须通过制订制度,进一步明确界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程序和要求,使党组织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研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在企业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2.建立党员先进性绩效考核机制。作为党员,应该在工作责任、岗位绩效上高于普通职工,切实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因此,企业应在制订全员岗位绩效标准的基础上,制订出标准更高的党员岗位绩效标准,为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创造环境条件。
3.建立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机制。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党章》要求,建立“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监督、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发展等一系列制度,用落实制度来全面推进组织工作的规范运行。
(三)党建活动与生产经营同步开展
1.党建活动要突出针对性。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制订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党员攻坚克难,促进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2.党建活动要注重实效性。聯系实际、注重实效是开展党建活动的基本原则。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利用企业现有的活动资源,围绕生产经营、增强素质、提高效益、塑造形象、扩大市场等内容,积极创设“企业需要、经营者认同、党员欢迎、员工拥护”的活动载体,使各项活动都能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党员队伍的实际,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3.党建活动要呈现多样性。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是保持党建工作生机和活力的有效载体。企业管理机构精简,工作相对繁忙,因此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应根据企业特点,因企制宜,因事制宜,以“短、平、快”特色明显的活动为主。这样既能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又能吸引党外群众参加,从而收到增强企业党组织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