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璐
摘要 自动癫痫检测通常需长时间监视,是颅内监测的重要手段。现有方法存在较大的误检率,特别是在颅内脑电图中。为了摸清发作检测方法的节律特征,开发了一种基于小波的方法,比较发作脑电与背景脑电的不同,并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癫痫自动检测;颅内脑电检测;小波变换
DOI DOI: 10.11907/rjdk.162430
中图分类号: TP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 16727800(2017)002001102
0 引言
癫痫自动检测(Automatic Seizure Detection)对长期癫痫监视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很多病人癫痫发作是因为没有被警告,或者被警告却不能按下报警按钮,或者根本就没有察觉[1]。让一个人24小时监视一个连续的脑电图(EEG)记录是非常乏味的,且成本较高,当脑电图的通道增加,或当病人使用脑内电极时,问题会更加严峻。自动检测,特别是在线检测,能够很好地辅助识别可能发作的脑电图区。即使存在误告警情况,自动检测依然是有用的,因为专业人士会复查所有检测,错误检测会很快被摒弃。
早期有通过简单的计算幅度来进行发作检测,而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则是Gotman方法[2],后续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扩展[3]。Gotman方法已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它需要对不同环境下的病人群体使用独立估计[4]。
颅内记录较头皮记录有很大优势,受人工影响少(虽然存在来自于故障探针的技术问题,但极少)。同时,这种颅内记录也存在劣势,它会呈现大量幅度和频率波动的EEG模式。Harding[5]开发了一种针对于颅内检测EEG(Stereo Electro-Encephalo-Grams 或 SEEG)的特殊方法,但是要评价其性能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对于每个被记录下来的首次发作的病人,其检测标准是不同的。Osorio等[6]也提出了一种针对SEEG记录的方法。他们针对125个发作片段和超过200个非发作片段来进行评价,但是其数据总数只有54小时,记录有8个或者16个通道。令人惊奇的是,其获得了100%的灵敏度并且没有失败检测。必须注意到,该算法是针对所研究的数据集(没有进行针对无关数据集的测试)。
本文提出的发作检测方法主要针对EEG。该方法是基于小波分析并且应用了宽的时空背景,它通过与开发数据集完全无关的未经选择的数据集进行测试。
1 小波变换
小波变换作为信号分析和特征提取的重要工具,可以给出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信号表示。不同于傅里叶变换只提供信号全局规整性的描述,小波变换给出了不同频率的时空估计。该特性很适用于EEG信号,具有时变的频率特性并且包括突发事件。选择合适的小波来匹配发作的形状和频率特性很重要,本文选择Daubechies-4小波,使用它来分析非静止信号,如EEG非常适用。不同尺度的离散小波变换(DWT)系数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递归数字滤波器组。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给出了这一系列该尺度的DWT系数(也称为细节系数)。低通滤波器的输出包含了信号的低频能量,称为尺度函数(也称为逼近系数)。
采样率是200Hz的信号带限于100Hz(Nyquist 准则)。因此,递归滤波给出50~100Hz(尺度1)、25~50Hz(尺度2)、12~25Hz(尺度3)、6~12Hz(尺度4)、3~6Hz(尺度5)的細节系数和逼近系数以代表剩余信号(低频信息)。在深层记录的EEG信号中出现的发作通常出现在3~25Hz。因此,该频率范围会出现在尺度3、4、5中。
2 特征
2.1 能量
在发作时间上,EEG往往跨过大部分的尺度(例如宽范围的频率)。相反地,当发作出现时,EEG会出现有节奏的行为,如在一定周期上相同波形的重复,因此在多尺度框架下只是出现在有限的几个尺度。对于Daubechies小波,形成了在时间-频率平面上的一个正交基,小波系列系数的平方和就是信号的能量,DWT尺度l的能量可表示为:
2.2 变化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当进行EEG幅度分析时,常使用的特征是均值(μ)、标准差(σ)和变化系数(σ2/μ2)。这些都是从原始信号或者调整后的信号计算而得。在当前工作中,变化系数是对选定的‘ l 层的DWT系数进行计算而得。在该方法中,波形被分为很多片段,一个片段定义为最小值和接着的最大值之间的部分或者反之。每个片段以其持续时间、幅度和方向而界定。片段的均值和标准差被计算,进而可以据此进行幅度变化系数 c ( l )的计算。对于在很多种发作中出现的有节奏的行为,变化系数可能会给出较小的值。因此,采用预测的门限值(CTH),而变化系数则作为发作分析的第二特征。
2.3 相对幅度
在发作过程中的某些点,有节奏的发作分量的幅度与发作前的背景相比变得更大。平均幅度的计算如上所述,也即该片段幅度的均值。为了衡量相对于背景的幅度,每个EEG 片段被其相对应层的背景标准化。基于已有实验经验,选择停留了20s间隔后的15s。
3 结果
本实验所采用的脑电数据是来自于德国波恩癫痫研究室数据库的F和S集[7]。每个集包含100个单通道脑电数据,每段数据的长度为23.6s,采样率为173.6Hz。这些数据采用目测检查的方法,去除了伪迹、干扰,并经过裁剪而得到。其中F集记录了没有癫痫发作的脑电记录,而S集记录了癫痫活动。
发作期间EEG的频谱很宽,覆盖了3~29Hz的范围。图1给出了一个带有发作行为的EEG信号的小片段,它被分解为5个细节函数(‘D)和逼近函数(‘A)。对于这段EEG,在尺度3和4有系数的最大值。小波因此被看作是一组能够表示自然的高度短暂的现象,如EEG中的棘和发作信号的函数。接着对分解的系数进行特征提取,构成特征向量。采用本文方法进行癫痫发作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从实验结果看,本文方法在敏感度、特异性、识别率方面均优于以往方法。
4 结语
基于小波的方法与以往方法在敏感度上相差无几,但是错误报警率有所降低,识别率有较大提升。检测结果并没有因为数据集的改变而出现很大偏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方法并不是只适合训练集,而是能更好地加以推广,而不损失其有效性。
由于多因素影响,针对颅内脑电的发作检测方法面临很多挑战。发作可能会只出现在一个或两个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依赖空间特性就颇为困难(例如在几个空间相谐的信道都有发作行为)。很多电极被放置并且因此很多信道都必须被分析。随着通道数目的增加,失败检测的数目也相应增加。这种增加不一定是线性的,这是因为相似的行为往往会出现在几个信道,但是这并不是很重要。例如,如果为每个病人选择4~8个已经知道有发作发生的信道,检测率可能不会有很大变化,但是失败检测往往会有很大降低。
考虑到这种失败告警很少,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漏掉的发作,这尤为重要。为了通过小波方法来处理假阴性,需要重新强调:为了在一个通道有一个预检测,需要在5s内有至少两个候选发作,并且15s之内两个候选发作需要有重复。该假设使突发性的非发作行为产生容易分辨的候选发作,同时发作在短时间跨度内可以被检测。
识别正确率是决定癫痫检测算法是否可以应用于临床的关键,本文提出了采用小波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并分别提取各尺度特征组成特征向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达到94.82%的识别率,能够有效地检测癫痫发作,为基于脑电信号的癫痫检测仪器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BLUM DE,ESKOLA J,BORTZ JJ,et al.Patient awareness of seizures[J].Neurology,1996(47):260264.
[2] GOTMAN J.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epileptic seizures in the EEG[J].Electroenceph clin Neurophysiol,1982(54):530570.
[3] GOTMAN J.Automatic seizure detection: improvements and evaluation[J].Electroenceph Clin Neurophysiol,1990(76):317341.
[4] PAURI F,PIERELLI F,CHARTRIAN GE,et al.Long term EEGvideoaudio monitoring: computer detection of focal EEG seizure patterns[J].Electroenceph clin Neurophysiol,1992(82):19.
[5] HARDING GW.An automated seizure monitoring system for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recording electrodes[J].Electroenceph Clin Neurophysiol,1993(86):428465.
[6] OSORIO I,FREI MG,WILKINSON SB.Realtime automated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eizures and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clinical onset[J].Epilepsia,1998(39):615642.
[7] R ANDRZEJAK,K LEHNERTZ,F MORMANN,et al.Indications of nonlinear deterministic and finitedimensional structures in time series of 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dependence on recording region and brain state[J].Physical Review E,2001,64(6):18.
(責任编辑:孙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