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巧
如今国人戴眼镜者比比皆是。在清代,戴眼镜还是一件稀罕事儿。
眼镜究竟是从欧洲传入中国,还是由中国传入欧洲的,一直都有争议。明代文学家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叆叇》中记载:“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是何宝贝能使学官大人看书不吃力?答案是:“此叆叇也”,“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使两块镜片都固定在眼睛前就可以了。
囿于传统观念或是条件限制,以前中国人即便深度近视,也很少佩戴眼镜。直到清代康熙年间,国产眼镜的制作与销售在北京、上海、苏州、广州等地才有所发展,但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佩戴。到了清代中晚期,戴眼镜者增多,国产眼镜、西洋眼镜一时并存。
清代乾隆年间有人戴“叆叇”。清人陈康祺的《郎潜纪闻》记载:“相传翁覃溪(翁方纲)……六七十时犹能于灯下作细书,阅蝇头字,不假叆叇。”这位乾隆年间的学者官员学问渊博,年纪大了还不需要“眼镜”,表明他精神旺视力好,为人称羡。反之也可知当时的官员和知识分子中戴“叆叇”的人不在少数。
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写的《中华帝国纪行》一书,详细描述了19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的文化、风俗人情等,其中记述了他和同伴在四川成都被布政使审讯的过程,这位审讯的官员“50岁左右……他的眼睛也许小了些,而且发红,但他的眼睛藏在大眼镜的后面。”这副大眼镜是国产货无疑。
古伯察一行到湖北宜都县时,年轻的知县接待了他们。古伯察对他印象深刻,特地指出:“一副欧洲产的金丝眼镜,更加衬托出其温柔睿智的气质。”国外的眼镜在当时就成了年轻学者官员的心爱之物,时间是1846年。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眼镜出现在我国,当时人以拥有新式眼镜为时髦。
再说古伯察和同伴生病时,延请过一位中国医师,“他个子不大……而他那扁塌塌的小鼻子上戴着一幅大大的眼镜,系着镜架的丝线则扣在耳朵后面,看上去医术造诣颇深的样子。”这位大夫的眼镜同四川布政使一样,也是国产眼镜。
19世纪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國旅行日记》中也有“眼镜哥”的记载。1869年1月底,李希霍芬一行在江西境内,受到当地官员的检查,这位官员也是戴着“大大的眼镜”,而且他对船舱里时尚的玻璃镜子格外吃惊、艳羡。当年6月,李希霍芬在辽宁牛庄附近还遇到一位“富二代”,“18岁年纪的男孩子,戴着一副过大的眼镜,他是这里老板的儿子。”当问他为什么戴眼镜时,他回答:这样看起来好看!其实他视力很好。这位“眼镜哥”的眼镜片是用窗户玻璃做的,直径接近3厘米,眼镜架子是黄铜做的,两个大酒瓶底似的玻璃片把一张小脸“完全遮盖住了”。
晚清报人汪康年在《汪穰卿笔记》中曾对当时崇洋媚外、刻意模仿外国人戴眼镜的行为有一段文字描述:“或为西人装,而恨鼻梁之不能如西人之可安眼镜也”。怎么办呢?这位“眼镜哥”削了一个鼻托架在自己鼻梁上。某一天“踏车行市,避电车,适撞于马车,遽跌,镜碎,而所安之物亦脱,鼻梁之上红皱如癣如痂,路人咸鼓掌。”
其实,戴眼镜充风雅,在晚清不少见,很多富贵人家的公子少爷根本无心读书用功,但是却很喜欢弄个洋气十足的西洋眼镜戴着,以显其文质彬彬、时尚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