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公元214年,刘备入主成都,221年在城北武担山南设坛祭天称帝。263年,后主刘禅开城投降,这半个世纪的风云给成都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成都也因此而名闻天下。
蜀汉皇宫何处寻?史料记载蜀汉皇城在武担山之南。武担山位于现在新华西路原成都军区大院内东南角,原是一个高约20米、宽40米、长100余米的小土丘。刘禅即位后,扩建皇城。蜀汉灭亡不久,西晋文学家左思写《蜀都赋》对蜀汉皇宫有所描述:“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重门洞开,金铺交映,玉题相辉。”从这篇使得洛阳纸贵的诗赋中,可知其楼阁高耸,后临武担山,殿堂雄伟,前可俯瞰江流。
蜀汉灭亡不久,遗臣陈寿(南充人)撰《三国志》,讲述了蜀汉君臣结义,文臣武将智勇双全,以成都为中心刚演绎完的这场历史大戏。其中,宰相诸葛亮形象最为突出,他鞠躬尽瘁,辅佐两代蜀主,几乎成为中国文臣的楷模。除诸葛亮外,还有同样足智多谋的军师法正、文辞过人的秦宓以及蒋琬、董允、费祎和邓芝等等。武将则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姜维、王平、马超等等。可以想象,当他们出入成都皇城,商讨国事时,定会是车盖如云,随从衣锦华丽,闹市熙熙攘攘。
221年,刘备为报孙权夺荆州、杀关羽之仇,率数万大军征讨东吴。那一年,数万蜀兵,或陆路,或乘船,经江洲(重庆)沿三峡,在宜昌、夷陵附近与东吴军队决战。起程时,锦江河上,万里桥边千船云集,旌旗飘,战马啸,无数父母送儿郎。222年,刘备兵败。223年4月,刘备于白帝城托孤,后驾崩于白帝城。诸葛亮护送刘备的灵柩,自三峡而上,经重庆过泸州在宜宾转岷江,在武阳(彭山)沿府河回到成都。白色的旌幡,披麻戴孝的文武百官,簇拥着灵柩穿过街市,锦城万人空巷,哭声恸天。秋8月,在南郊设坛,谥“昭烈皇帝”。行告谥礼后,司礼官手捧谥策,太史令握哀策(悼词)行在前,灵柩后跟随丞相和文武百官。惠陵墓道,后主刘禅跪地迎候,丞相诸葛亮宣读了谥策。史载,刘备与甘夫人合葬于城南慧陵(今成都武侯祠旁)。
225年,诸葛亮开始南征,七擒孟获,蜀汉边界扩充至云南边陲。228—234年,诸葛亮未忘先帝遗愿,发动5次北伐。尽管发明木牛(可能类似现今俗称“鸡公车”的单轮手推车)流马(可能是一种装有四个轮子的推车或拉车,类似成都俗称的“架架车”),铜驽等兵器设备,并有四川丰饶的财力支撑,但终因人口不足(蜀国约100万人口, 魏国440万人口, 吴国250万人口)、军力薄弱(有约10万士兵),进攻难以奏效,最后病死军中。
蜀汉大部分时间,君臣和睦,重臣励精图治,呈显一派繁榮景象。成都城南万里桥(夷桥)至现今武侯祠一带,丝织业发达,“百家离房,机杼相和”。诸葛亮设“锦官”一职,在此地监管生产和营销。此地因而俗称“锦官城”,至今附近仍留存有染锭街、浆洗街等街名。蜀锦成为全国热销商品,是蜀汉政权的主要财源。四川铸造的铜钱也对外出口,北方魏晋和东吴战乱频繁,贸易一度沦为实物交易,蜀铜钱因而大受欢迎。那一时期,成都人似乎在享受短暂的其乐融融的生活,出土的蜀汉时期的陶俑大多面带微笑。但世道无常,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钟会灭蜀,成都遭遇数日之久的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