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说一个行业如何如何的时候其实都只是在说一类企业如何如何——并不存在离开企业的行业,企业的命运就是企业的命运,而“行业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类企业命运在“统计学”层面上的事实。这可能又可以和此前轰动经济学界的林毅夫与张维迎关于产业政策的辩论牵上关系了。关于“林张之辩”,上一期本刊“编辑寄语”已有涉及,这一期就不再占篇幅了。
本期雜志,本刊记者深入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试图梳理出该类企业现下的生存状态,同时借助企业的视野尝试描绘它们将来的可能性。结果如何,不好说。但是,我必须强调的有两点:一是,即便记者在行文中,甚至在立意中使用了“行业”这样的字眼或立场,但可能甚至连企业“类别”上、“统计学”上的意义也难以达到,报道只具有个案意义。对经济活动的调查、抽象、解释即便对于严肃的职业经济学家也是被视为畏途的。这样界定,一方面,可以提醒读者在接受文章内容和观点时务必预设“边界”,并保持谨慎和批判的态度;另一方面,可以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主观臆断和推论的责任预先排除,减轻其负担,使其勇于深入企业挖掘深层次的问题。二是,即便记者在行文中,有所建议和结论,那只是出于行文的便利,并不构成对政策的意见及对企业的建议。这可能是作为产经杂志在进行专业工作过程中时时会遇到的困境:一方面我们必须去找些什么说些什么;另一方面,所找所说的与事实必然有间离,而所谓的结论或建议充其量只是记者当下的认识水平的产物,需要通过与读者以及现实的不断博弈,把事实和观点不断挖掘和修正。
经过几百年的实践,伴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国际货运代理从最初的收发货人代理发展到运输合同当事人,再到当今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及至供应链服务商。业务演变的历史,特别是对近十年相关业务的变化,从业者不难发现:有些业务环节已经消失,有些正在消亡,有些逐渐式微,而另有一些正在蓬勃发展,还有一些新生业务在出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人们喜欢挂在嘴边的“行业前景”其实是个伪命题。这个问题基于现状的设问,而实际情况是,并不存在“现状静止”的可能性。
“行业前景”是毋庸置疑的,而在此前景中“企业前景”是须费思量的。从静态角度看,任何企业都没有前景,因为市场在变化,企业内涵和外形都须随之变化,不变化就无法生存。现在的“它”不是过去的“它”,未来的“它”不是现在的“它”。有一句企业界的老话,叫做“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强调的就是企业的命运其实与所谓的“行业”景气并无大关联。总有一些企业走向末路,而努力变化的企业才能实现资本的生存和生长。
至于到底这个产业链中哪一部分最有前途和钱途,相信给答案的最佳角色不是记者。记者只是“牛虻”——不断提醒企业,需求在变化,企业也会变化,即便不是“原来的自己”,也必须生存下去。企业就是应“运”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