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普酶和尿激酶静脉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2017-04-18 05:14:13黎锦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期
关键词:瑞替普尿激酶溶栓

黎锦辉

瑞替普酶和尿激酶静脉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黎锦辉

目的 研究探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静脉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为常规组和实验组, 各50例。常规组使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实验组使用瑞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急性期的病死率以及溶栓治疗2 h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2 h内的再通率84%高于常规组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低于常规组3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急性期的病死率6%低于常规组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 瑞替普酶的疗效要优于尿激酶,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瑞替普酶;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当中, 主要采用监护以及用药和溶栓等对急性心急梗死进行治疗[1-3]。因此本文研究探讨了瑞替普酶和尿激酶静脉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3例,女47例, 年龄49~78岁, 平均年龄(63.5±5.7)岁。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 各5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组 患者采用的是尿激酶溶栓来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使用含量为5%的葡萄糖100 ml, 然后配上100万单位的尿激酶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 滴注的时间为0.5 h。在完成溶栓治疗的12 h后, 使用5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 连续对患者用药5~7 d。

1.2.2 实验组 患者使用瑞替普酶溶栓来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使用10 MU的瑞替普酶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每次注射的时间≥2 min, 间隔0.5 h后再对患者进行重复用药, 使心肌得到再次的灌注。在对患者进行2次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后, 使用5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钙, 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 连续对患者用药5~7 d。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急性期的病死率以及溶栓治疗 2 h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其中溶栓治疗再通的标准为[4]:①在进行溶栓治疗 2 h内患者的胸闷胸痛症状得到缓解;②在进行溶栓治疗的 2 h内,患者的心电图显示的抬高程度最为明显, 并且导联的ST段下降的幅度≥50%;③在溶栓治疗的2 h内, 患者会出现短暂的心律失常现象;④在治疗的16 h内, 患者肌酸激酶的高峰向前移动, 治疗的14 h内, 患者的肌酸激酶和同工酶的高峰都向前移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溶栓治疗2 h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的0.5 h内冠状动脉能够再通的患者共15例, 1 h内再通的患者共27例, 2 h内再通的患者共42例;常规组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的0.5 h内冠状动脉能够再通的患者共12例, 1 h内再通的患者共20例, 2 h内再通的患者共33例。两组患者0.5 h和1 h再通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 h内的再通率84%高于常规组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中, 出现牙龈出血的患者有2例, 出现轻度咳血的患者有1例, 出现荨麻疹现象的患者有3例, 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现象的患者有2例, 出现并发症的总例数为8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常规组中, 出现牙龈出血的患者有5例, 出现轻度咳血的患者有3例, 出现荨麻疹现象的患者有5例, 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现象的患者有4例, 出现并发症的总例数为17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4%。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急性期的病死率比较 实验组中, 急性期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的患者有1例, 因为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的患者有1例, 因为出现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的患者有1例, 总的死亡例数为3例, 病死率为6%;常规组中, 急性期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的患者有4例, 因为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的患者有2例, 因为出现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的患者有4例, 总的死亡例数为10例, 病死率为20%。实验组患者急性期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表1 两组患者溶栓治疗2 h内冠状动脉的再通情况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n(%)]

表3 两组患者急性期的病死率比较 [n, n(%)]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监护和常规的治疗, 对患者进行镇静止痛并调整患者的血容量, 再灌注治疗等, 而溶栓治疗即属于再灌注治疗中的一种[5-9]。

溶栓治疗指的是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相关的溶栓药物, 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 将患者血液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进行溶解, 从而达到对血管再通的目的[10-12]。溶栓非常适合用在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的脑梗死以及肺梗死的治疗。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瑞替普酶和尿激酶这两种不同的溶栓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同治疗效果。

尿激酶指的是从健康人的尿液中分离出来的或者是从人体的肾组织中培养出来的蛋白酶[4]。尿激酶可以直接的运用在纤维蛋白的溶解系统当中[13-15]。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栓塞等疾病, 包括广泛性的肺栓塞, 冠状动脉栓塞以及心肌梗死等。而瑞替普酶则是第三代的溶栓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肺栓塞的抢救以及外周血管的血栓性疾病等。瑞替普酶具的主要特点是对纤维蛋白的选择性特别强, 在发生突变的情况下时间能够延长至18 min, 并且使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时并不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按照临床规定的常规用量来对患者进行用药即可。

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 实验组患者在使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之后, 患者2 h内的再通率84%高于常规组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低于常规组3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急性期的病死率6%低于常规组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诉,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 瑞替普酶的疗效要优于尿激酶的疗效, 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刘卓, 李艳艳, 王雪.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4(10)∶558-559.

[2]温春鸣. 瑞替普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70-71.

[3]苏蕊雅.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4)∶150-151.

[4]王纬.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探讨. 中外医疗, 2014, 25(34)∶21-22.

[5]尹鲁强, 谢凤, 何桂荣, 等.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比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15, 9(31)∶1387-1388.

[6]叶君明, 黄文军.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应用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药, 2011, 6(2)∶155-156.

[7]桑红斌, 刘连友, 张凯.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8, 16(10)∶15-16.

[8]王建军, 李志民, 方洁, 等. 急诊应用瑞替普酶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随机对照研究. 中国急救医学, 2012, 32(5)∶455-457.

[9]宋毓青, 陈威, 胡宏宇, 等.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 中国老年学, 2012, 32(5)∶1049-1050.

[10]郎九立, 姜宝盛, 李晓辉, 等.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比较.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3)∶43-44.

[11]李志荣, 袁耀峰.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 11(20)∶10.

[12]白福新.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8)∶42.

[13]王平, 岳元龙.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研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11)∶180.

[14]尹文跃.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17)∶92-93.

[15]孙喜平.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当代医学, 2013(8)∶48-49.

Effect of reteplase and urokin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n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LI Jin-hui.
Guangdong Tongjiang Hospital, Foshan 528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and explore effect of reteplase and urokin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on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urokinase fo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reteplase fo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fatality rate in acute stage and recanalization rate of coronary artery in 2 h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recanalization rate in 2 h as 84% than 66%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16% than 34%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fatality rate in acute phase as 6% than 20%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Reteplase provides higher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an urokinase,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in clinical.

Reteplase; Urokinas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39

2016-12-15]

528000 广东同江医院

猜你喜欢
瑞替普尿激酶溶栓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9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6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山东医药(2015年40期)2015-02-28 14:28:47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