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体系构建

2017-04-17 11:16邹杉张媛媛于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大学生

邹杉+张媛媛+于淼

摘 要:本论文拟围绕“互联网思维”这一新视角,具体结合其内涵与特征,以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创新问题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体系构建,为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并进一步丰富、细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大学生 思想行为引导

互联网的迅速擴展应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交往交流方式和思维思考方式。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工作也经历了从基于网络工具性的认识起步,到立足网络社会观开展教育活动,到如今运用互联网思维丰富具体工作开展的发展历程。作为当代高科技与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实践的新产物,互联网思维独特的性质、理念和运作方式预示着一种更新的思维方式的酝酿与形成。研究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思想行为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1]

一、多元化的网络平台

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平台建设,需要兼顾互联网思维的灵活运用和网络平台的合理开发。网络平台就是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相关的知识、资源高度积累,进行科学分类和有效整合的知识服务交往性平台。当下不少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者都针对互联网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平台的搭建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和平台思维,我们可以从平台建设的知识性、参与性、时尚性、启发性入手建设多元化的网络平台,使其成为高度融合教育性、启发性、理论性、参与性的,大学生愿意访问、学习、下载的交互平台。具体可以包括,以mooc、翻转课堂为代表的课程平台,以教育部、学校、学院为代表的官方平台,以及基于学生自发的通过共同兴趣聚合起来的“兴趣簇”平台等。[2]

二、多样性的教育内容

互联网的深入运用,为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要贯穿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始终。对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研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能适时提炼关于时代和人的发展新变化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存在出发,讲求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积极互动,对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产生实际影响,从价值认同方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进行认知,积极应对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具体可以从“三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为主的基本内容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道德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生命观教育等时代内容建设,以及在微观层面培养大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各项素质能力等具体内容建设等方面着手。[3]

三、多梯次的队伍建设

开展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工作,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的工作队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高、研究性不强等特点和问题。所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完善队伍梯次建设、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和素养、充实队伍力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具体而言,应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互联网思维的应用特点,对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行优化、调整和提高,将教师骨干分成技术型、专业型、思想型着重培养,同时还需加强“舆论大V”学生队伍建设,将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和理论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行为引导网络的建设和管理。[4]

四、多角度的环境营造

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理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前提。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的环境,包括了以网络网站、手机应用等辅助工具构成的物质要素,以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精神要素,以及以网络管理相关的各类法律规定、学校规章制度组成的制度要素等方面。所以,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环境建设,需要从以上包括网络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社会环境建设三个方面下功夫。

五、多维度的评价机制

进行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的实效性评价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梳理清晰的评价指标、明确具体的评价内容,将帮助我们更好的推动工作的开展。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虽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但在对实效性的评价方面可以参照要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式。具体可以基于大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的主体维度建立评价机制,基于个体、整体、兴趣簇等的客体维度建立评价机制,以及基于短期、长期、超长期的时间维度建立评价机制。

通过系统梳理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工作在理论基础,结合当前互联网思维的发展趋势以及高校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工作的重点,构建出“平台建设、内容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评价机制”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可以指导我们进一步提升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主动权。在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教育、互动、交流的基础上,顺势应时,有效指导高校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工作。[5]

参考文献

[1]谭德礼.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80-86.

[2]田凤.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分析报告(2012)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曾国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姜奇平.什么是互联网思维[J]. 互联网周刊,2014,09:70-71.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