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智智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中,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知识经验、事物现象,选取幼儿喜欢的、适合提高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教育内容,能够更好地平衡幼儿之间的差异,丰富幼儿的美术表现形式,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表现力。
【关键词】幼儿美术 合理安排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10-02
中班幼儿正处于美术表现能力萌发并逐渐提升的阶段,对于身边发生的新鲜的事件,他们都比较感兴趣,而且敢于尝试用各种美术方式来表现。所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研究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调整,使美术教育内容更适宜幼儿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欣赏和表现的能力。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调整美术内容
我班孩子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想像中的事物,于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着重进行了幼儿想像画的尝试。在进行想像画的过程中,我分三次进行调整与实践,使想像画的内容能够更好地贴切幼儿水平,为提高幼儿主动表现奠定基础。
过程一:具体物象想像
在活动初期,我采用了运用图形进行想像画的尝试。我班的孩子在美术发展方面能力相差比较大,初次接触想像画的时候,我由易到难,提供一些有具體物象的内容给孩子,幼儿逐渐改变了以往按照教师范例的风格来作画的习惯,开辟了自由想像的空间。
过程二:故事情节想像
当幼儿有了一定的想像画基础后,我又及时调整了想像画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比如采用故事想像,选用了幼儿喜欢的一些文学作品,如绘本《快乐的婚礼》、《花格子大象爱玛》、《鳄鱼怕怕和牙医怕怕》等,进行想像画创作。
过程三:连续想像
通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很多幼儿能尝试着完成单幅想像作品。于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我又选取了一些小故事作为幼儿连续想像的素材。如《熊叔叔的生日派对》,在语言活动中,孩子们已经聆听过故事的情节,我就鼓励他们尝试表现连续的图画来,很多孩子还是能够理解老师的意图的,并且在语言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想像与表现,更好地巩固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动态、不同场景等方面的表现。
二、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调整美术内容
幼儿之间在任何一种能力的表现上都存在着差异,那么怎样均衡这种差异,尽可能地减小幼儿之间的差距,让每个幼儿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呢?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美术活动的表现内容以外,活动的材料提供、指导要求以及表现形式都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来调整。
第一,材料提供
活动中,我会考虑到幼儿表现能力的差异,选用一些有一定暗示性、提示性的材料引导幼儿作画。
第二,指导要求
对于能力强弱有差异的幼儿,适宜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如很多孩子的画面上没有连接的感觉,画面比较零散。于是,指导他们加上连接线,了解前后关系,遮挡关系,形成整体感。
第二,表现形式
在表现形式上,可以通过线描、水彩、剪贴、版画等丰富幼儿的表现方法和途径。
三、根据文化差异调整美术内容
从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材料和内容,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来调整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些都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当世博会盛大开幕后,海宝的一系列绘画也成了一个热点。于是我通过剪贴、纸版画等多种形式来表现海宝和世博,这其中既有现代高科技和现代文明的体现(如各种场馆、便捷的交通等),又有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幼儿了解到“中国馆”的造型具有什么意义,各国传统文化对于幼儿的冲击也是很大的,幼儿在看看讲讲画画的过程中又一次能够和自己的认知、生活经验相结合,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些在绘画上并不是十分出众的孩子,反而在进行剪贴、纸版画的时候比较大胆,能够把经常在各种媒体上面看到的海宝形象与世博场馆等表现出来。
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故事引导、音乐感受、联想想像等,我们中班幼儿在美术欣赏、美术敏感度以及大胆表现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能运用多种形式大胆地表现,自信心也有明显提升。
可作为一线教师,研究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进行适宜性美术内容的调整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的理解力、想像力和同伴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对于新的内容适应的周期各不相同,集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如通过个别化活动、结合其他艺术形式来尽量化解这些问题;结合幼儿自主想像和命题想像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教师应进一步考虑到多方面的差异,找到平衡点,提高幼儿的美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峥.幼儿美术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市场论坛.2015(03)
[2]符沉.综合材料绘画:一种新颖的幼儿美术活动[J].上海教育科研.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