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四德
麻江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按照贵州省、黔东南州安排部署,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局,创新工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用好“指挥棒”,围绕“六个精准”,落实“五个一批”,大力实施“党建扶贫示范县”创建,推进脱贫攻坚见实效。
用好“指挥棒”,明确“谁来扶”。组建脱贫攻坚队伍。抽调151名干部组建脱贫攻坚队伍,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和38个脱贫攻坚党组织。全县27名县级领导干部与贫困村结对帮扶,91个部门对口帮扶63个行政村,选派182名驻村干部分别进驻38个重点村。划转增加县扶贫办管理编制16个,选派6名县直机关干部任乡镇长助理专抓扶贫工作,与对口单位签订帮扶协议,切实把力量凝聚在脱贫攻坚上。
改革考核办法。把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落实、同考核,对县级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直接采取“下评上”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由群众来评判;对县直部门考核“党建+脱贫攻坚+业务目标”三项内容;对乡镇(街道)重点考核“党建+脱贫攻坚+计划生育+社会综合治理”四项工作;对驻村干部的考核等次与派出单位主要领导的考核等次挂钩。通过改革考核办法,把目标咬定在脱贫攻坚上。
建好“一本账”,明确“扶持谁”。开展走访调查。按照“321”模式,全县1526名干部与2068户贫困结对帮扶,共走访贫困群众5218人次,精准识别未出列的贫困村29个、贫困人口3.03万人,分别占总村数的46%和总人口的17.2%。
建立脱贫台账。对今年计划脱贫的6400人和10个出列贫困村进行脱贫标识;查找整顿软弱涣散農村党组织7个;对40个空壳村制定了一村一策的“脱壳”方案,落实“脱壳”项目资金598.3万元;落实36个贫困村合作社180万元启动资金,制定贫困党员“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方案288个。核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四有”人员信息2427条,对情况属实2385条涉及的“四有”人员按程序退出贫困人口系统。通过建立台账,做到识别精准、措施精准、效果精准。
筑牢“桥头堡”,明确“怎么扶”。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在全县开展“支部书记好、引领能力强,领导班子好、服务本领强,工作机制好、堡垒作用强,思路定位好、产业发展强,村寨环境好、村民素质强,民生保障好、和谐氛围强”的“六好六强”示范创建,建强脱贫攻坚的桥头阵地。实施“党建项目”化工程,将党建、脱贫攻坚、民族旅游精品、小康建设等示范点的创建进行整合,扎实开展党建扶贫示范县、乡、村创建工作。每年开展一次“党建项目”工程观摩,形成“建成一个、观摩一个、带动一片、惠及一方”的良性机制。麻江县宣威镇翁保村示范点采取“四带四变”“农文旅”发展新模式,村集体经济从“零”发展到现在每年分红1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达到7800元。
搭建创收平台。通过进行“大旅游+”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以大健康为中心的服务业,推动蓝梦谷“大健康”有机蓝莓生产区、嘎尤苗寨养生养老服务区、药谷江村“大健康”康体医药文化区、县城文化体育公园“大健康”运动区建设。创新异地置业脱贫机制,依托园区、景区、城区,对无力脱贫、无业可扶,以及缺乏土地、资金、技术的贫困户,通过到户“特惠贷”入股参与经营,建立保底和利润二次分红机制,全县共贷出“特惠贷”资金近1亿元。(作者系麻江县政协主席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