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昆仑
王永志:逆境中的坚强
□ 姚昆仑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火箭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学时代是最充满幻想的岁月,学生们对未来都有着各自的憧憬。一次,同学们在一起讨论今后人生道路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得异常热烈。
“永志,你今后想干什么?”有同学问。
“我来自农村,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生物学家,改良物种,提高农民的粮食产量,使人们富足起来。”
听了王永志的表白,同学们有的感到惊奇,有的为之鼓掌。
但很快,中国面临的现实改变了他的理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美国出兵干涉,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的飞机常常侵入我国东北的领空,空袭警报频频响起。学校离机场不远,有时警报一响,王永志和同学们不得不躲进防空洞。学习环境遭受了破坏,学校也开始北迁,物理、化学实验设备装箱,生物馆里的珍贵动植物标本也要被运走。报时,大家非常解气,王永志为此兴奋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王永志由此想到,国家的安全稳定是最重要的。保家卫国,光有勇气和不怕死的精神是不够的,武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飞机是一种最厉害的现代化武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就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什么改良物种、当生物学家不过是一句空话。
他的理想和志向从此来了个急转弯,从地下的农作物转到了天上的飞机。他想,如果我能上大学,就要争取读飞机设计专业。1952年毕业前夕,他便向老师询问哪个学校有飞机设计专业。班主任钱永耀老师告诉他,清华大学有航空系,但清华大学是国内一流大学,最难考,必须取得优异的成绩才有可能,班里只有他与另外两名同学是最有希望的。
王永志瞄准这一目标,认真复习,积极备考。
留学期间的王永志
1960年,王永志与王丹阳结婚
苍天不负苦心人。王永志被清华以前受日本侵略,现在美国又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处在多梦季节的青年同学们义愤填膺。
王永志非常关注前线的战况。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推进,学校附近的机场上空出现了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看到志愿军空军驾机起飞迎敌、展翅蓝天的飒爽英姿,王永志内心充满羡慕。当听到志愿军英雄张积慧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捷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录取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选择——走向航空航天的征程。
学校保留的王永志毕业时的档案,记录了他高中3年的表现:几乎门门功课都是5分,这充分体现了他刻苦学习的精神。
考上清华大学航空系,是王永志一生唯一的一次自主选择。从那以后的40多年里,他的每一步人生变化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
“我对我青年时期的选择,终身无怨无悔。现实生活使我进一步懂得,青年时期结合国家的需要选定事业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回忆那时的情景,王永志深有感触地说。
王永志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时获得了优秀生毕业文凭。在苏联,持有这种文凭者意味着是高才生,可以任意挑选工作单位,并高定一级。
留学6年间,王永志是一个有心人,注意广泛、深入了解专家的设计思想,对具体的问题能析理入微,对宏观问题能把握大局。他既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对任何技术问题进行思考时,便具有更为广阔的胸怀和更为高远的目光。
王永志准备回国之际,莫斯科航空学院负责外国留学生事务的副院长克里莫夫亲自劝他留下来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这是该校破例让一位外籍学生留下来在火箭这个保密专业继续深造。米中教授找到他,诚恳地对他说:“在我的学生中,我非常器重你。目前中苏关系虽然很糟糕,但我希望你留下来,当我的研究生。只要你愿意,中国大使馆方面、苏联方面,我可以做工作。”王永志明白老师的苦心,因为当时在苏联,火箭导弹设计属于保密专业,不招外国研究生。老师出此言,要顶着多大的压力啊!
毋庸置疑,当时苏联的航天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他们创造的科学神话和人间奇迹,在王永志心中留下了深刻记忆。在莫斯科的几年,他耳濡目染了第一枚洲际导弹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年轻的心涌动着一股渴望,渴望着有一天在中国放飞自己研制的卫星。
去与留,在王永志心中是非常明确的。留在这里当研究生固然可以在苏联宇航界权威身边学习深造,但他更愿意及早投身到祖国航天创业大军的行列之中。
这时,中国的火箭研制正在艰难中蹒跚起步。以钱学森为首的一大批优秀科技人员,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在最初攀登通往太空的天梯时,都先尝试着从小规模的探空火箭开始,作为叩响登天大门的前奏。北京航空学院1958年成立火箭系的当年,师生们就共同研制成功了固液两用探空火箭“北京二号”;1960年2月,在上海黄浦江边的空地上,中国又发射了探空火箭;接着仿制苏制“1059”导弹也取得了成功,随之进行的是积极推动导弹研制的国产化。
王永志和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一起
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了所有专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遇到新的困难。祖国眼下急需用人啊!王永志想,我应回国参加工作,赶快把学到的东西用上,尽快回去解决自己国家面临的技术问题。
他决定立即回国。他找到米中教授,坦诚地说了自己的想法:“米中老师,正如您所知道的,中国急需人才,等着我们回去参加建设。”
克里莫夫先生还认为他“想念年轻漂亮的妻子”而执意回国,他怎能了解王永志内心深处那种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啊!
老师、同学们都来向王永志道别。王永志收拾行李时,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来到宿舍,一边话别一边帮助整理行装。苏联导弹设计权威扬格利的夫人斯特拉日娃送给王永志不少苏联最好的糖果等食品。她说,中国正处于困难时期,请你带给你的母亲和妻子。最后,克里莫夫副院长还一直送他到回国的列车上。王永志十分感激,多么好的师生情谊啊!
再见了莫斯科!再见了敬爱的老师们!1961年3月,王永志踏上了归国的行程。
无情岁月锻造着王永志坚强的人生,有识之士又给了他用武之地。
文革期间,王永志被下放到一院铁路专用线上去当搬运工,在装车时,脚趾不慎被机器压成粉碎性骨折,行动困难,只能回家养伤。
2008年6月28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即将执行神舟七号发射任务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递,王永志作为火炬手参加了火炬传递。
但事情的发展却往往出乎意料。
同步卫星工程上马后,上级决定研制发射同步卫星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任命谢光选为总设计师。
谢光选了解王永志的处境后,向组织做了担保,希望他出来担任一些工程的课题研究。根据王永志当时的身体状况,分配给他一项任务:收集、整理、分析国外资料,编写一本有关同步卫星发射方面的技术资料,以供借鉴。
原来,王永志的夫人王丹阳曾报道过一篇有关推进剂在失重状态下性能变化的资料,被谢光选看到了,他觉得很有参考价值。发射同步通信卫星,需要对火箭的技术要求、轨道参数、推进剂管理等技术内容进行探索,需要了解国外的相关信息。王丹阳从事科技情报工作,王永志又懂得专业知识,由他俩来共同收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肯定能为同步卫星的发射提供重要的、有参考价值的知识、技术和经验。
在这个艰难时期,他俩心中虽有压力,但又是幸福的。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聚少离多,虽然是夫妻共患难,毕竟能够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在一起,他们心里感到很满足。在王永志脚伤未愈的情况下,夫妻俩分了工,王丹阳在北京的各大图书馆查阅资料,王永志在家里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
在1994年9月举办的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上,王永志获水晶头盔奖(水晶头盔奖授予为太空探索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为了抢时间,得到真正有用的资料,他俩是一目十行,有时甚至花费了一天时间,才能找到一两句有用的话。
2004年2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为王永志(左)和刘东生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封面
编写工作使王永志感到充实,他俩不顾一切地往前赶进度。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北京震感强烈。为预防地震,有关单位要求所有住户在此期间住进防震棚。王永志家住6楼,一有震情,他俩便带上孩子,提上装有书稿和草图的小箱子钻进防震棚。由于防震棚人多嘈杂,无法工作,没有震情时,夫妇俩就从防震棚出来,提着箱子回到6楼,继续干。一次震情预报后,他俩仍在6楼手抄笔录,执勤人员看到楼上有灯光,就跑去敲门说:“你们疯了,赶快离开!”进屋一看,两人满头大汗,满地铺着资料,深深为他俩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时光转眼到了1977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俩收集了上百万字的资料,编写的《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一书终于要付梓了。
由于“331”工程的急切需要,印制时间紧,王永志找了几家出版社,但没有一家出版社承诺能在预定时间内出版这本47万字的科技专著。
于是,王永志和王丹阳分头联系出版事宜。王永志在北京跑了几个印刷单位后,决定由七机部五院情报所印刷出版。远在河南“五七”干校的王丹阳则找到长沙工学院(现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帮忙。为赶时间只好由几个印刷厂同时开印,由于怕印错页码,在页码的编排上采用了“1-2”“8-18”的方式,即代表第一章第二页、第八章第十八页。
在同步通信卫星工程第一次方案论证会上,这本书终于如期地出现在专家们的面前,真乃贵在及时。主持会议的张爱萍将军,认真翻阅了这本为同步通信卫星工程而编撰的科技新著,深为书中新颖翔实的内容、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到的技术见地所打动,不由问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那时候提倡奉献精神,夫妻俩还不能署名。谢光选便说:“这是王永志夫妇近两年来辛勤劳作的成果!”与会专家被王永志在逆境中奋争的顽强精神深深感动。
大家一致同意,正式印刷时,在出版说明中写上两人的名字。于是,出版说明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是由王永志、王丹阳两位同志根据工作需要,收集了大量国外科技情报资料,经过选择整理加工而编写成文的,对于从事卫星运载工具和卫星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有关高等院校师生是有参考价值的。因此,作为内部资料出版。”
作为总设计师,谢光选评述说:“这本书编得很好,对长征三号火箭的设计起了很好的参考作用,对整个工程很有借鉴价值。”
同步通信卫星工程轨道设计师余梦伦说:“书写得非常好,深入浅出,很及时。”
该书的前四章是王永志亲笔撰写的。后几章编写的国外资料也都是经过详细的分析、筛选和核对,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该书对外保密,只印了1000册。当时七机部一位细心的图书管理员说:“这是科技人员借阅次数最多的一本书,显得陈旧不堪,不少地方打了补丁。”
该书的问世,为同步通信卫星工程的实施助了一臂之力。其中的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轨道设计方法、失重状态下低温推进剂的管理、低温贮箱的绝热方法、材料和工艺、液氢运输贮存加注的安全措施等,就是参考该书设计的,该书为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作出了贡献。同时该书也真实地反映了王永志夫妇身处逆境不甘沉沦的特殊情感。正是凭着这种自强不息的执着精神,他们把自己的荣辱抛在脑后,将内心的激情化作了飞天的卫星。★
(本文摘自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王永志院士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