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春
王阿婆今年65岁,前些日子因为膝关节疼痛到医院看病,被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因她疼痛比较严重,医生处方的药物中包括一种叫作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止痛药。但是,在开处方之前医生问了她好些问题,如有没有胃病、心脏病、高血压病,有没有药物过敏史,等等。王阿婆虽然不明白这些问题有什么关系,但是,觉得这位医生非常仔细,连连夸奖。
骨性关节炎又称为“老年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渐进性关节病变,是难以治疗的最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之一。其可在膝、髋、脊椎、肩、肘、踝关节发病,也可在手、足部的小关节发病,而以膝关节患病率最高。患有此病,轻者因疼痛影响活动和睡眠,重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通常,医生诊断骨性关节炎并不复杂,根据患者的病史特点以及X线片表现就可以了。但是,开什么止痛药就有讲究了。大多数国际性诊疗指南指出,骨性关节炎首选的基础性止痛药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双氯芬酸属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为了规避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的副作用,目前认为,下列人群需谨慎使用:
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能直接破坏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层,导致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因此,经常有胃部不适或者胃镜证实有糜烂性胃炎的患者,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会增加胃肠道症状。如果必须服用非甾体类药物,通常建议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各种硫酸铝制剂。
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会抑制肾脏前列腺素而给肾脏带来损害,尤其是长期大量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出现肾乳头坏死或间质肾炎,最终造成肾功能衰竭。同时,由于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都经过肾脏排泄,药物到达肾脏的浓度很高,在浓度过高时,药物可能析出结晶,还可能引起肾小管的阻塞。因此,肾功能不全者要慎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尤其是丙酸类药物(如布洛芬、萘普生、芬必得、酮洛芬等),否则会进一步损伤肾脏。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心血管的危害是在最近10余年来才被人们逐渐认识的。有研究发现,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能明显干扰血压,使平均动脉压上升,因此,严重高血压者不能使用。
由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需要在肝脏代谢,少数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应慎用。部分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还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障碍等,因此,血细胞明显减少患者也应慎用。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以及高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