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让黑龙江现代农业行稳致远
本刊评论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是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有力抓手。今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作为农业大省,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要求,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提高农业供给质量,确保黑龙江现代农业行稳致远。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省现代农业迎来大发展,特别是深入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三减”面积持续扩大,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畜牧业发展较快,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9%,粮食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成绩世人瞩目,问题也不容忽视。应该看到,制约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因素依然存在,农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争当“排头兵”任重道远。
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就要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在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只有供给体系得到优化、效率提高,供给质量才能得到根本提升。因此要调优生产结构,突出“优”;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对我省而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不是简单的作物数量增减,而是在坚持市场导向下,提高水稻和大豆竞争力,扩大果蔬、鲜食玉米、食用菌等高值高效经济作物面积。提供高质量的供给就是要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推动我省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还要牢牢扭住改革不能放。解决农业农村所有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改革,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完成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三大任务。我们要利用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统筹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村金融、农业保险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分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农民合理分享土地增值、产业发展收益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农民增收。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一时一计,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需要我们拿出革故鼎新的勇气和魄力,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守住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底线,推动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