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宛诗平
“失败博物馆”是一次成功实践
■ 宛诗平
瑞典隆德大学一位研究员日常工作主要是研究与创造力、创新相关的课题,他对于市面上诸多成功学鼓吹的言论甚为反感,于是,去年年底独辟蹊径地创立了一所“失败博物馆”。刚一问世,即风靡四方,他接到无数的世界巡展邀请和众多的媒体采访,目前展览日程已排到了2018年。
曾经何时,“成功学”在中国大行其道。课堂上、媒体上、人们的谈话间,人们对成功者的追捧无以复加,却鲜有人探究过成功者背后所经历的失败。相比之下,这所别出心裁的“失败博物馆”却是为了说明一个理念:“创新是一门高风险的生意”。创立“失败博物馆”的目的是想说明,创新需要失败。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我们都得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失败,而非刻意忽视它们,然后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却往往对失败失之宽容,这就使得我们把过多的目光投向于成功的一刹那,而忽略了成功者的艰辛和成功者曾经的失败。难怪曾有记者采访一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时,从屠呦呦获奖说到“钱学森三问”,不料这个年轻人冷不丁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千头万绪,咱还是先学会宽容失败吧。
今日之中国,创新已经成为引导发展的第一理念,创新创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创新创业引发的天使投资风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当创新扎堆,投资满天飞,当成功创业案例“乱花渐欲迷人眼”,创业者们更容易丢掉“失败学”这一课。据不完全统计,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即便是有着广泛社会关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创业过程也是相当艰辛。大学生创业更难,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但数据显示,其创业成功率仅为2%~3%。
无疑,“失败博物馆”是一次成功实践。马云说过,要少听成功专家的讲话,所有的创业者都应该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点。所以他的建议就是“少听成功学讲座,真正的成功学是用心感受的”。美国硅谷几十年魅力不减,不断产生着这个时代人类最好的“玩具”和最耀眼的企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失败在那里不是被嘲笑,而是被谅解,甚至被重视被尊重。“失败博物馆”的意义也在于此,它告诉我们,失败并非没有意义和价值,暂时的失败,不叫失败,叫“在成功的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宽容失败,其实是遵循了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正如美国“硅谷精神”所揭示的,“失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宽容失败比创造成功更为重要”。宽容失败,既可以避免“成王败寇”的逻辑,避免创业创新人才去制造“硕果盈枝”的虚假繁荣,又有利于更好地总结教训,真正让失败成本转化为成功资本。
直面现实,我们的社会也需要一座“失败博物馆”,或者说,每个人的内心都需要一座“失败博物馆”。失败也是一种机会,管理学中的“比伦定律”告诉我们,若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需要我们改变以往只讲成功不讲失败、以成败论英雄的思维方式,改变以往对创业者多锦上添花、少雪中送炭的关爱机制,注重过程管理,不仅将目光聚焦于创业成功的财富效应,更要将目光聚焦于其中蕴含的奋斗精神,培育与弘扬“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若能如此,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定会充分迸发,创新创业活力也就有了更多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