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转居”社区干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7-04-15 15:55程永洁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挑战干部社区

程永洁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村转居”社区干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程永洁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在“村转居”背景下,区域空间的一体化与群体的一体化何以同步实现,成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纽带和桥梁的“村转居”社区干部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要求,而“村转居”社区干部当如何适应这种挑战,完成角色的快速转换?从“村转居”社区干部培养的视角出发,从管理体制、知识储备、管理经验及干群关系等多维度探究当前“村转居”基层干部面临的挑战,进而剖析“村转居”社区干部的必备能力,并从培养机制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村转居 社区干部 挑战 对策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转居”社区、“村转居”新市民等一系列新概念经学界系统研究与全面阐释被广为熟知,而关于“村转居”社区干部的研究则较为少见,更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笔者研究的“村转居”社区干部主要是指在“村转居”背景下,由原村委会干部转变为社区居委会干部,其管理职能由通过发展农业生产达到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使广大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全面得到提高转变为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营造幸福和谐的城市生活氛围的这一群体。“村转居”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是新市民能否快速融入城市,顺利完成由“村民”向“市民”的实质转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提高“村转居”社区干部的适应性,对于实现空间与群体的同步一体化具有深远意义。

1 “村转居”社区干部面临的挑战

“村转居”社区干部是社区治理的先行者,是社区发展的实践者,为社会进步及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新形势下,“村转居”社区干部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1.1 管理体制的不适

从法理上讲,村干部由全体村民投票选举产生,其隶属的村委会属于乡镇管辖下的基层自治组织,因而村干部不属于国家干部,其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都相对灵活。而社区居委会则是城市街道办事处的基层组织,其遵循属地原则产生。社区居委会干部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也可能依据民意每个居民小组选举2~3名代表选举产生,其工作内容、方式、时间受系统管理制度的严格约束。两种管理体制的切换,使得“村转居”社区干部的干部属性、选拔、任用、培养机制等随之发生转化,对于管理体制的不适应使得“村转居”社区干部较难在短时间内调整至较好的工作状态。

1.2 管理经验的欠缺

“村转居”社区干部的管理经验直接影响着社区的发展与稳定。“村转居”后,部分“村转居”社区干部虽能意识到传统农业管理模式与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极大差异,但受限于自身管理经验的不足,其管理方式始终停留在村委会的管理层面上,由此引起管理经验的“水土不服”,“村转居”社区干部在社区治理工作中频频受阻,难以收获预期的工作成效,大大影响了社区公共事务的整体推进。

1.3 知识储备的不足

经调查表明,“村转居”社区干部中,拥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老年男性党员占有较高比例。基于文化层次及年龄的限制,其信息接收与思维更替的能力都较为有限,因而缺乏对社区文化建设及新市民素质提升的整体把握。文化素质差异是新市民与原居民群体质量的集中反映,“村转居”社区干部自身知识储备的欠缺,使其往往难以满足新市民的文化需求以及适应新时期的文明社区治理工作。

1.4 干群关系的不睦

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当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但随着管理体制的转变,“村转居”社区干部的适应期与新市民的适应期发生重叠,“村转居”社区干部因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新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致使新市民认为“村转居”社区干部对工作缺乏责任心且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淡薄。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双方互信度降低,加之部分社区干部自律性差,或偶有作风问题,使得干群关系时有不睦,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2 “村转居”社区干部必备能力分析

“村转居”社区干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要求其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2.1 快速适应能力

快速适应能力是“村转居”社区干部融入新环境挑战新任务的基础。短期内实现“村转居”社区干部的心理、生理、行为与环境的和谐一致,即使其快速适应社区新型管理体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可有效避免因“村转居”社区干部适应期过长导致的矛盾,舒缓心理压力,高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的功能效用,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

2.2 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村转居”社区干部自我提升与社区治理的关键。“村转居”社区干部应当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时刻保持学习热情。首先,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对指导思想、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学习,才能保证我们的“村转居”社区干部能够走正确的路,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做正确的事。其次,应加强社区管理经验学习,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村转居”社区干部的履职能力、管理能力的提高,必然对社区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沟通协调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是“村转居”社区干部管理工作有质有序开展的前提。对于与上级、平级及群众的沟通,“村转居”社区干部应始终奉行“上行、平行、下行沟通”的三原则,即上行的沟通秉持及时与真实的原则,平行的沟通坚持尊重与支持的原则,下行的沟通兼顾理解与耐心的原则,以扎实推进干部与干部、干部与群众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并促进社区公共事务的无障碍开展。

3 “村转居”社区干部的培养机制

笔者认为,提升“村转居”社区干部的综合素养,打造优质基层管理队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以灌输培训与对口指导补短板

“村转居”之初,“村转居”社区干部对于社区治理工作的力不从心通常源于其对管理体制的不熟悉,对工作内容的不了解,以及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因此,灌输式的教育培训以及有针对性的对口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由具有实际社区管理经验的负责人为培训主讲,一方面分层次阐明社区各级工作的切入点、重点与难点等等,深入浅出地让其对自己工作的性质、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加深“村转居”社区干部对社区治理工作的整体认识,从实用原则出发缩短“村转居”社区干部的适应时间,即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注重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训,以提高干部的专业水平和办事能力为目的,鼓励“村转居”社区干部主动加强文化学习,形成工作理论与工作实践的互相转化,即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另外,对“村转居”社区的每个部门指定对口指导负责人,以确保责任到部门、到人,随时有问题可随时解决。

3.2 以待遇保障与绩效考核鉴成效

健全完善福利待遇保障与绩效考核机制,对于增强“村转居”社区干部的自律性与敬业性,激发“村转居”社区干部的自主学习潜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原村委会干部薪资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依旧偏低。“村转居”后,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区发展状况与“村转居”社区干部的薪资待遇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设置“村转居”社区干部的工资结构,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辅以激励考核工资增长机制,客观测评“村转居”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形成约束与激励并存的局面,既可敦促“村转居”社区干部保持工作积极性,又可使其获取实质利益。

3.3 以民主监督与后备培养促发展

民主监督虽然是非权利性的监督,并不具备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但通过民主监督与政务公开,可以汇集最广泛的民意,寻求事务处理的最大公约数,协助“村转居”社区干部改进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和民众满意度。而对后备干部择优培养,充分发挥后备干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可开创“村转居”社区干部与后备干部协调发展的有利局面,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社区服务质量。由此可见,加强民主监督与后备干部培养,既可增强市民民主参与度,使“村转居”社区干部时刻保持警醒,加速其自身发展,又能够壮大基层干部队伍,避免干部任用“青黄不接”,为社区建设与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总之,以高效的培养机制提高“村转居”社区干部的综合治理能力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以政府为主导,在“村转居”社区干部的引领下,逐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满足新市民的多层次需求,实现“村转居”社区全面融入城市的目标是当今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1] 佘林智.基层干部的胜任力分析[J],湘潮,2015(2).

[2] 操世元,王永胜.“村转居”社区:特点、问题与建设方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 肖唐镖. 什么人在当村干部?[J],管理世界,2006(9).

2017-07-04

作者:程永洁(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26

A

1008-5580(2017)04-0160-03

猜你喜欢
挑战干部社区
社区大作战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