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荣波
宁波大学
授人金针,渡以津梁*
——《翻译研究方法论》评介
符荣波
宁波大学
方法论是翻译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对人们更好地认识、解释和指导翻译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推出的《翻译研究方法论》一书是近几年来阐述翻译实证研究方法方面的最新力作,全书结构编排新颖、内容涵盖全面、文献引证丰富,为翻译研究者,翻译专业硕、博士生提供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指南。本文在简要述介该书内容的基础上,对其特色和局限做一分析和评价,以期引起学界对翻译研究方法的关注和思考,推动国内翻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翻译;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若以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表的《翻译学的名与实》一文为界,现代意义上的翻译研究已走过近五十个春秋,并发展成为“当今最活跃和最具活力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之一”(Munday,2016: 13),研究热度和成果数量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对于翻译学这样一门年轻的学科而言,如果说基础理论的积累奠定了其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提,那么研究方法的积极借鉴和运用则是它得以发展壮大的主要动力,这一点中外皆然。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学科间知识的不断融合,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无疑对翻译学科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研究的开展都必须借助合理的方法手段或工具。在翻译学领域,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突破单纯的理论思辨,尝试实证或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但目前从方法论角度对开展实证翻译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和指导的论著却并不多见。这方面,2013年由劳特里奇出版社推出的《翻译研究方法论》(Research Methodolog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以下简称《方法论》)一书则是一部令人击节的佳作。该书由伯明翰大学翻译系讲师加布里埃拉·萨尔达尼亚(Gabriela Saldanha)和都柏林城市大学翻译系高级讲师莎伦·奥布莱恩(Sharon O’Brian)合著。两位作者皆为西方译学界的后起之秀,精于实证翻译研究,著述颇丰。全书结构清晰,内容翔实,例证充分,极具参考价值。本文拟先介绍该书梗概,并在此基础上作一简评,以飨同侪。
《方法论》一书共含七章,可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写作缘起和结构框架(绪论)、研究要义和伦理(第二章)、具体方法介绍(第三、四、五、六章)和如何撰写报告(第七章)。
作者在绪论中指出,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萃取和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精华以期为翻译研究所用。诚如作者所言,虽有威廉姆斯和切斯特曼(Williams & Chesterman,2002)的先河之作——《路线图》(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一书在前,但时过境迁,诸如击键技术、眼动技术和网络问卷等技术进展已为翻译研究者带来了新的探索途径,因此重新审视翻译研究的方法论适逢其时。本书还对探讨范围做了限定,即主要涉及笔译的实证研究方法且不囊括翻译史的研究。事实上,口译研究在方法论思考上近年来似乎走在了学科前列,新近出版的《口译研究方法:实用资源》(Research Methods in Interpreting:A Practical Resource)(Hale & Napier, 2013)和《口译研究方法论》(仲伟合等,2012)便是明证。本章最后还简要介绍了该书的编写理念、结构和内容。作者认为,翻译实证研究离不开对翻译现象的观察,而不同的观察焦点则决定了研究方法差异性。遵循这一思路,全书的章节编排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翻译文本研究(第三章)、翻译过程研究(第四章)、参与者研究(第五章)和翻译情境研究(第六章)。作者同时强调,作为一本研究方法指南,本书的主要用意是为考察翻译提供若干视角。但本书的结构编排并非十全十美,一方面,决定一项研究最终归于何种类别的是研究者而非方法和数据本身;另一方面,从以上任何角度研究翻译都很难摒除其他方面的影响。
第二章着重阐明了翻译研究中的原则和伦理。一项研究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否为研究问题找到了合适的研究方法,而研究问题的提出又与我们是否把握了研究中的一些关键原则和学术道德相关。鉴于此,作者先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高度廓清了科学研究的本质,指出不同路径的研究只是研究者从自身世界观和前知识出发对部分真理的揭露手段。在此基础上,文内依次细述了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及其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如模型、概念、理论、工具、方法、方法论等具体研究术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同研究类型的性质和差异,研究问题或假设的内涵和类别,文献综述的价值和特征,研究数据的来源和分类,质化(量)以及混合方法研究的定义和路径,变量的确定和定义(operationalization),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等。作者最后还从研究的情境、研究对象的知情权、杜绝欺瞒、权力关系、人身安全等角度探讨了翻译研究中恪守伦理意识的必要性。
第三章讨论了以文本为取向的研究方法。作者区分了翻译文本研究的两大路径,一是描写/解释,二是评估。两者之间存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前者主要借助批评话语分析(CDA)和语料库语言学(CL),后者常用于翻译质量评估。为此,该章对这两种研究路径加以分类介绍。在以描写/解释为路径的翻译文本研究中,作者从批评话语分析这一名词的内涵出发,对比介绍了其与一般话语分析(DA)的区别和联系,阐明了这一学派的主要思想和核心关切。在此基础上,着眼于语料库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在各自方法上的优势和缺陷,提出在翻译研究中两者并用互补的模式。为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利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技术开展相关研究,该章花了大量篇幅介绍此类研究的具体实施。比如在研究设计阶段,如何定位自我的研究类型(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语料库驱动的研究、以论证为中心的研究、基于问题的研究)?如何选择和确定文本的界限?常用的语料库又有哪些类型?又如,在语料库建设方面,设计标准如何拟定?如何对语料进行标注和对齐等。随后,作者从介绍话语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入手,以费尔克劳夫(Fairclough)的三维框架为例,阐述如何在批评话语分析的框架下进行文本分析以及如何利用语料库技术检索相应的文本特征。本章的最后对翻译质量评估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指出了现有主要质量评估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强调了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需要考量的相关因素,如翻译的场合、文类、目的、质量评估模型的选择、评分一致性等。
第四章聚焦翻译过程的研究方法。过程研究是当前翻译实证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译员或译者的认知加工过程、翻译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发现。目前针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手段已渐呈多元化趋势,不仅可利用调查对象进行直接口头报告(如有声思维),还可借助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如眼动仪、核磁共振等)。与此同时,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交叉验证(triangulation)也是一大潮流。这是因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这些方法测得的尚只能算涉及翻译过程的间接数据,需要彼此相互补充才能有助于揭开翻译的真正面纱。基于此,作者借鉴穆尼奥斯·马丁(Muñoz Martín)关于翻译过程研究三个层次的观点,着重引介翻译认知加工过程及相关子任务加工(如阅读、击键等)的研究方法。考虑到翻译过程研究的各种手段在方法论层面上有很多相似性,该章首先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等三个方面对这些方法有可能面临的共性问题做了简要探讨。在随后的各类研究方法介绍中,作者仍然沿用这一思路,依次详尽地介绍了用于过程研究的四种典型方法:(1)内省法;(2)击键记录法:(3)屏幕录像法;(4)眼动跟踪法。此外,该章最后还简要介绍了其他可用于过程研究的方法,如实境调查、个人概描、生理测量等。
第五章介绍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考察翻译活动的“参与者”。这里的“参与者”不仅指译者,还可包括翻译过程中牵涉到的教师、学生、受托人、代理人等。如果说上一章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仅把研究焦点局限于译者的黑匣子的话,本章对“参与者”研究方法的述介则把考察视野进一步放大,即如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翻译过程中个体媒介与翻译作品或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毫无疑问,这种对“参与者”的考察有助于人们通过对翻译活动或行为发生的外部环境进行审视,从而为理解和把握翻译的本质提供新的视角。本章引介了三种针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2)访谈;(3)焦点小组。诚如作者所言,这几种方法在现今的应用类研究中已得到广泛使用,但在翻译研究领域仍有不少用武之地。在具体介绍中,本章继续沿用上一章的说明结构,依次从方法的优缺点、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进行详述。以问卷调查中的研究设计为例,书中先后介绍了问卷中构念的操作化定义、问题的数量和措辞、问卷的类型、里克特量表、问卷前测、信度和效度、伦理考量等方面,不亚于为此类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路线图。关于最后的数据分析阶段,作者还特意提及了综合运用多元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的必要性,目的在于说明量化和质化数据的相互补充可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和有效性。
第六章将考察对象扩大到整个翻译情境,即各种外部因素如何影响译者以及译作如何影响目标语文化,重点围绕个案分析法展开。虽然译者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制约,且考察此类因素的方法往往不一而足,但将个案研究法与翻译情境的考察相联系有其合理性。理由有二:其一,个案研究可灵活运用各类研究数据;其二,翻译研究中的个案分析往往用之随意,研究者绝少考虑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特性和要求。在厘清何为个案研究、何时采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借用科斯基宁(Koskinen, 2008),苏萨姆·萨拉热娃(Susam-Sarajeva,2006)和斯特奇(Sturge, 2004)三个案例,深入探讨了这一方法的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和分析原则,并在最后指出,个案研究虽能做到细致入微,但有其局限性,研究结论也不宜任意夸大。
第七章为本书的结论,探讨如何将通过各类研究方法获得的研究发现进行书面报告。该章从报告的基本结构(即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研究方法的说明,质化(量)数据的展示,译例的标注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议和对策。作者强调,为了让研究成果更好地共享并为他人所用,研究者应具备良好的读者意识,做到方法阐释到位,逻辑清晰顺畅,结论客观有理。
总体而论,《方法论》一书内容全面,语言凝练,引述充分,为读者呈现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系统的翻译研究方法论体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翻译研究参考书籍。本书的主要特色可以概括为如下方面:
首先是结构编排新颖。《方法论》一书的编写没有因循其他方法类书籍的编写思路(如Williams & Chesterman, 2002;穆雷,2011;姜秋霞,2012),而是独辟蹊径,从翻译研究的观察对象入手,区分出文本、过程、参与者、情境等四个维度,并以此为基础对各类研究方法做了分门别类地探讨和论述,体现了两位作者匠心独具的一面。作者比较了这种研究分类法与已有的模型的联系和区别,认为从翻译现象的分类入手探讨方法论有助于研究者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和方法,而非拘泥于两者间的机械对应。诚然,这种分类方法难言尽善尽美,但也确实囊括了翻译活动中的几大要素。现今,随着翻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研究者往往无暇也不可能对翻译现象的方方面面做穷尽式探索和挖掘。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任何研究者都会从自身信仰、价值观和个人经历出发对翻译活动中的特定对象进行某一角度的审视,进而在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加以探索和求证。这符合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也是科学研究的常规路径。对翻译研究者(尤其是研究新手)而言,了解方法本身的用途和价值固然重要,但研究目标的设定或是研究问题的提出仍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项。从这个意义上讲,《方法论》一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章节编排以形而上的思考开始,并始终贯穿方法引介的整个过程,直至研究成果成形。这样的安排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研究的本质和意义,也方便他们按图索骥,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选择特定的领域并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
其次,方法全面,例证充分,交叉引用是本书的又一大特色。《方法论》一书定位为实证类翻译研究方法指南,在研究方法的包罗和推介方面确实做到了不遗余力。与威廉姆斯和切斯特曼(Williams & Chesterman, 2002)的《路线图》相比,该书不仅关注新兴技术手段的使用,对具体方法的叙述也已超越了前者简明式的区分和理解层次,集中表现在对每种方法的应用原理、技术步骤、操作工具、相关概念等所做的事无巨细的介绍和评析。因此,对于多数渴望方法指导的翻译研究新手而言,《方法论》算得上是一部上佳的操作手册,通过动手比照即可达到上手之效。值得称道的是,对全书中所有详述的方法,作者均严格因循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写作思路,指导读者从界定研究问题中的具体定义开始,条分缕析地解释与特定研究方法相应的概念、参数、取样、工具、流程等,体现了极高的一致性和严谨性。此外,为了避免抽象说教带来的晦涩难懂,作者援引了大量研究实例来帮助读者增加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如在解释如何下操作定义时提及科斯基宁(Koskinen, 2008)对机构翻译的研究中为“文化”一词所下的定义,在阐述文本取向的翻译评估模型时提到奥布莱恩的LISA模型,在说明通过问卷调查同时收集质化和量化数据时选取丹姆和泽森(Dam & Zethsen)的研究等。不仅如此,书中大量的上下文互引、页内脚注、文献加注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链接,充分体现了作者在编写此书过程中的读者意识,有助于他们交叉印证和延伸阅读。
《方法论》的另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不仅引介研究方法,还触及与此相关的研究伦理和学术写作。如同其他多数社会科学研究一样,实证翻译研究的对象与人密切相关。在作者看来,无论是研究者本身,还是其面对的译者、作者、出版商、代理人等,研究过程中的道德考量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研究者自身需要恪守职业道德,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杜绝抄袭或剽窃行为;另一方面,研究者有必要预估研究或是相关发现对参与者可能造成的影响。毋庸讳言,对于研究者而言,方法的运用无非为了达到特定的研究目的。但翻译研究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任何方法的运用都有基本的道德前提,即研究者不能罔顾研究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因此在本书中,作者除在第二章专门论述研究中需要恪守伦理的几大方面之外,还在涉及“参与者”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涉及“情境”的个案分析中特意提到了伦理方面的关照,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与此同时,运用合理的方法获得的研究发现只有经过写作、发表和传播才会为学界所用,而这一知识的共享过程往往并非无章可循。无论是言语措辞的选择、逻辑论证的安排,还是研究方法的陈述和数据发现的展示,作者都概其精要,述其宏旨。对于读罢《方法论》又跃跃欲试的研究新手来说,文中的一系列建议实不啻为金玉良言,值得引以为鉴。
最后,丰富的术语和精到的阐释也是本书的一个亮点。方法论书籍若要示人以圭臬,必然要求在术语的解释和运用上做到准确、统一和规范。故此,书中对所有涉及的方法术语和名称都做了醒目的加粗标识,便于读者分辨。鉴于多数方法术语借鉴自其他学科,翻译研究者未必尽数熟悉,作者为此一一阐明,穷其义理,析其精要。此外,作者还厘清了一些不少研究者常易混淆或误用的研究术语,如方法(method),方法论(methodology),模型(model),框架(framework),理论(theory),概念(concept)等。值得一提的是,文末还附了术语索引,为研究者随时查找和检索相关概念提供了便利。
《方法论》一书是作者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跨学科研究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对翻译实证研究方法的一次系统回顾和反思,为研究者呈现了迄今为止最新、最全的实证方法论体系,对促进未来的翻译研究无疑意义深远。然而,细读之下,本书也尚存一些瑕疵:
其一,在第三章中,作者仅把批评话语分析与语料库语言学相结合作为描写/解释翻译文本的标准方法,似有以偏概全之嫌。诚然,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盛,研究者已不再满足于对翻译文本进行单纯的语言学分析,并逐渐开始对影响翻译的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产生兴趣。这一思潮正好契合了批评话语分析的核心关切,也催生了语料库批评译学的兴起(胡开宝、李晓倩,2015)。但不可否认,话语分析学派纷呈,仅就翻译学领域而言,不仅有传统的文本分析路径,新兴的叙事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分析也已占有一席之地(张美芳等,2015),故也有提及之必要。其二,书后所附的术语索引虽为读者查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却将一些文献作者名字夹杂其间,且所列人名也颇显随意,反给人芜杂之感,违背了此举的初衷。其三,虽然书中对主流研究方法的引介堪称浓墨重彩,但在部分新技术(如翻译过程研究中的心理测量、脑电图、核磁共振等)上所费篇幅却不多,显得有些单薄。如能适当加重笔墨,从研究话题、方法脉络、可能应用等角度做一说明,则其效更彰。
实证研究是翻译学的主要研究范式之一,其对翻译学科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语言学家的田野调查或是历史学家的考古发掘(Munday, 2016)。与任何经验学科的探索一样,方法论在实证翻译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关系着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有用性,是翻译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翻译教育与研究大国,除了广泛在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开展翻译人才培养之外,翻译学也已于2012年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列入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学科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与这一现状形成反差的是,实证研究难以成为主流(张威,2015)、MTI学生方法意识薄弱(穆雷、邹兵,2011)、翻译学博士论文科研方法训练不足等批评之声仍然时有耳闻(穆雷、邹兵,2014),提示我们在翻译教研中加强培养方法论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研究指导方面的新作,《方法论》一书的出版无疑是一个佳音。该书结构新颖,内容丰富,论述翔实,既可作为翻译研究者了解研究方法动态的理想参考书,也为有志于从事实证研究的翻译专业硕、博士生提供了一份高质量的指南读物。
Hale, S. & Napier, J. (2013). Research Methods in Interpreting: A Practical Resource. London: Bloomsbury.
Koskinen, K. (2008). Translating Institutions: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EU Transla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Munday, J. (2016).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4th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Sturge, K. (2004). ‘The Alien Within’, Translation into German during the Nazi Regime, Munich: Iudicium.
Susam-Sarajeva, Ş. (2006). Theories on the Move: Translation’s Role in the Travels of Literary Theories. Amsterdam: Rodopi.
Williams, J. & Chesterman, A. (2002).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胡开宝、李晓倩.(2015).语料库批评译学:内涵与意义.中国外语,(1),90-100.
姜秋霞.(2012). 翻译学方法论研究导引.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穆雷.(2011). 翻译研究方法概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穆雷、邹兵.(2011).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 中国翻译,(5),40-45.
穆雷、邹兵.(2014). 中国翻译学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1992—2013)——对两岸四地近700篇博士论文的考察. 中国翻译,(2),14-20.
张美芳等.(2015). 语篇分析途径的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国翻译,(5),25-32.
张威.(2015). 我国翻译研究现状考察——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2013)的统计与分析. 外语教学与研究,(1),106-118.
仲伟合等.(2012). 口译研究方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本论文为宁波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新探索:云端翻转课堂与社交媒体的互动融合”(项目编号:JYXMXZD1719)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新型汉英会议口译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6YJC740016)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孙三军)
符荣波,博士,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料库翻译学、口译教学与实践。
作者电子邮箱:frbjo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