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国后现代文学的自由主义实质

2017-04-15 13:44:47杨令飞
法国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

杨令飞

自由主义是一种在西方近现代占据支配地位的思潮,如今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欧美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法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社会中出现的那些先锋性文学思潮和流派,其主要流派包括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新浪潮电影等。此外,还有一些作家很难具体归入某个流派,但其创作极具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尽管一些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者对自由主义有过尖锐的诘难和深刻的批判①Eagleton,Terry.The 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London:Wiley-Blackwell,1996;Neaman,E.Liberalism and post‐modern Hermeneutics,Critical Review,Volume2,Issue2-3,1988.,但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之间常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严肃的探索和实验都不可能同以往的文化传统截然分开,这个传统自然也包括自由主义社会文化思潮。有鉴于此,笔者拟在描述和阐释相结合的层面上,截取法国后现代作家和作品的个案,勾勒后现代主义文学与自由主义思潮互动的基本过程,爬梳隐藏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的自由主义观念,考察并概括自由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相互关系。

一、法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与“自由”、“平等”理念

二十世纪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深刻变化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资本主义公认的道德和信仰,文艺复兴以降竖起的一座座丰碑如“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等大有坍塌之势。这一切惊醒了深陷噩梦之中的法国后现代主义作家,促使他们开始关注时代和人生,对当代世界面临的问题做出质疑、反思和总结。

自由主义的主旨在于强调个体自由,包括公民自由、人身自由、社会自由等等,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人至高无上的自由本质。西方文学史上并未形成所谓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将自由主义与某些特定的文学现象或流派结合起来考察,更多是从外部对这些现象或流派加以概括的说法,抑或可以归入一个文学社会学概念。不过,从法国后现代文学的实际来看,许多创作或直接反映了自由主义的主旨,或透过隐晦的手法道出了其中三昧。

萨特(Sartre)的长篇小说《自由之路》(Lescheminsde la liberté,1944-1949)把自由观作为作品的哲学基础,透过主人公马蒂厄个体本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集团的矛盾冲突,揭示了追求自由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作者关于“自由选择”的思考,同时塑造了“自由选择”的英雄。“萨特作为思想家,最大的价值是主张自由,他认为每个人必须获得自由,才能使所有人获得自由,因此,不仅每个人要获得自由,还要使别人获得自由,这是他作为社会的斗士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①柳鸣九:《山上山下——柳鸣九散文随笔选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75-76页。这种自由观认为要通过具体的社会环境去实现具有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自由,在理论上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于:“自由”必须以普遍的伦理价值作为依托,否则个体自由便无从寻觅,“自由选择”亦止步为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

加缪(Camus)通过揭露现代人的“荒谬”尖锐地批判了传统的道德观和自由观,他在《西绪福斯神话》(Le Mythede Sisyphe,1942)里写道:

荒诞的人明白,他迄今为止的存在,是与这个自由的假设紧密相关的;这种自由是建立在他赖以生活的幻想之上。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成为了他的障碍。在他想象他生活的一种目的的时候,他就适应了对一种要达到的目的的种种标准化要求,并变成了他自身自由的奴隶。①转引自高宣扬:《法国思想五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3页。其小说《局外人》(L’étranger,1942)与《西绪福斯神话》相互印证,将荒诞意识与小说样式紧密结合,塑造了莫尔索这样一个“荒诞的人”的典型,把对现实世界的基本看法有机地融入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小说的写作手法不露声色,却透过主人公身边的一系列荒诞不经的事件,隐喻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令人窒息的生存环境和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困境,在否定荒诞的同时隐约可见对于个人自由、个体意义和完美社会的希翼,包含着对于构建精神自由的些许向往。

荒诞派剧作家对世界荒诞的深刻认识集中体现在其戏剧创作中,其剧中主人公生活在“自由虚空的界域”②Worthen,W.B.The Wadsworth Anthology of Drama.5th ed.Boston:Thompson,2007,p.59.中。贝克特(Beckett)的《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1969)作为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透过流浪汉、残疾人、疯癫者等人物在荒诞世界中的荒诞遭遇,反映了外部世界和具体生活对人之自由的压抑、摧残和剥夺,表达了等待、孤独、疏离、死亡等二十世纪文学的重大主题,展示了人的非自由状态的真实处境,将人的生存描述为一场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值得肯定的是,荒诞派戏剧在悲观绝望的背后含有一种疗伤的能量,力图让人们意识到人类状况的终极真实,使他们从麻木平庸、充满假象和虚伪的生存状态中清醒过来,以勇气和力量为重新寻找自由而不断抗争。

新小说虽在外观上尽显所谓的“客观性”,但新小说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并非处于随意的无目的状态,他们在怎样写和写什么的问题上同样需要进行思考和选择。罗伯-格里耶(Robbe-Grillet)的《在迷宫》(Dansle labyrinthe,1959)、《纽约革命计划》(Projet pour une révolution à New York,1970)、《幽灵城市》(Topologie d'unecitéfantôme,1976)等作品以了悟的境界和游戏的手法,将城市塑造为当代社会或世界整体的对等物,隐喻了人在其中只能被动地听之任之,没有任何选择、改变,获得实质性的自由更无可能的真实处境。萨罗特(Sarraute)的《陌生人肖像》(Portrait d’un inconnu,1948)透过小说中相互利用又相互逃避的畸形父女关系,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应有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每个个体生命应该具备的是形成对于自由的追求和热爱的心态,以此弘扬了个人自由的观念。

“平等”、“公正”、“人权”等也是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后现代作家不仅在理论著作中对这些理念做了回应,而且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亦可察觉这些理念各式各样的回响。萨特的剧作《恭顺的妓女》(La P...respectueuse,1946)可以看作是一部政治剧。该剧揭露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迫害,并对反种族歧视的普通人民的觉醒寄予深切的期待。作者在剧作中不仅为这群“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呼吁平等、公正和人权,而且揭示出他们的自由除了遭遇以金钱、权力形式出现的显性束缚,更被囚禁于先验的道德价值原则与行为规范之中。对于“人权”这个概念,萨特并没有系统做出论述,但他的人权思想于文学作品中却无处不在。

杜拉斯(Duras)的小说如《抵挡太平洋的堤坝》(Un barrage contrele Pacifique,1950)描写了白人个人或家庭在印度支那殖民地的生活,揭露了殖民地严格的等级制度的罪恶,那些有钱有势的白人不仅利用手中的权势压榨当地土著居民,同样也欺压那些无权无势的普通白人。杜拉斯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不停地思索社会问题,批判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并把这一切归结为巧取豪夺的殖民制度。以“自由、平等、博爱”为追求的法兰西民族将这种非正义的行为扩及广大殖民地,这是该民族在世界近代史上留下的耻辱。

自由主义把个人视为存在、价值、权利和道德的真正主体,视为哲学意义上的社会范围内的唯一实体。与此同时,自由主义也认为个人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是构成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倾向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在法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当中。后现代主义文学虽然重点关注当代社会中的不同个体,但在根本上并不排斥整个时代和群体的根本利益。正由于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才能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抵御现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的各种不自由、不平等和不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并行不悖。

二、法国后现代文学的人道主义印迹

人道主义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各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课题,形成了一种以高度文明为基础,以人类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普世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近代以来作为伦理哲学和价值原则的旧有人道主义传统的终结,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开始更注重一种追求人的普遍性价值和尊严、力促自由全面实现的人道主义观念。

自由主义具有明显的人道主义特征。当自由主义在论述“自由”、“平等”这些概念的时候,重点强调的也是人的参与和人的自由。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自由主义的实质特征,因此这种文学也有意无意地打上了人道主义的烙印。

萨特“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要义,就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和实践存在主义。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拥有绝对的自由,人的行动构成了人的一切,人的选择决定了人的所有价值,因此人必须对自己完全负责,同时也不断追求一种自我的超越。在萨特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窥见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其小说要求人们正视“存在”的荒谬性,正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同时面对如此混乱荒诞的现实,也要遵循“介入”的原则,以此思考现实,批判现实,改变现实。萨特的戏剧营造出一种充满危机、生死攸关的可怕境遇,在剧中让人物意识到自己的各种荒诞生存处境,从而萌发自我选择的强烈愿望。这些作品在特定时期有着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可以看作是对法西斯占领及合作运动的某种讽喻,反映了激烈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肯定了抵抗运动的正确性,表现了对人的关爱精神,宣扬了人道主义的崇高理想。

西蒙娜·波伏娃(Simonede Beauvoir)同样主张文学表现时代精神并对现实生活进行干预。在其最有影响的作品《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1949)里,作者把关系到妇女地位和妇女解放的问题看得高于一切,对现代女性现有的地位、女姓在婚姻及母性义务中所充当的角色提出诸多质疑,认为人们历来所公认的男性与女性的差别都起因于荒谬的世俗偏见,都是有史以来女性受奴役和压迫的结果。她鼓吹女性应该完全独立,与男性取得完全平等的权利,显露了追求个性解放、精神独立和自由发展的人道主义愿望。

荒诞派剧作家尤涅斯库(Ionesco)的《犀牛》(Rhinocéros,1959)包含很多传统戏剧元素,情节相对完整。剧中的人物最后全都变成了犀牛。有批评家认为《犀牛》表现了一种基本的从众心理或说习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都以面具世人,面具后面则包藏着永远不为人知、不可测量的人心。①Mask,A.K.Qu'a-t-on fait de Rhinocéros d'Eugène Ionesco àtravers la monde.Paris:Kamyabi Mask,1995,pp.231-232.联系该剧写作的时代背景,也可将人物变成犀牛解读为一种流行病,其中隐喻法西斯主义正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流行病毒,这一特征无疑具有反法西斯主义的倾向。《椅子》(Les Chaise s,1952)全剧结束时整个舞台遍布椅子,将主人公老头和老太太挤得分离两边,要靠喊话来确认对方的存在。剧中的老头、老太太、国王等人,不过是去除了本质属性的一把把椅子。该剧讽喻了当今世界人在物的挤压下逐渐失去生存空间的境况,预示了“人不存在,理想不存在,意义也不存在”②Simion,Editing.Le jeune Eugen Ionescu.Paris:L'Harmattan.2013,p.59.的虚无主义的观念,呼应了后现代主义宣扬的人是没有本质、没有意义的存在物的观念,也表现了重寻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企图。

新小说作家对二十世纪的“物化”和“异化”现象了然于心,力图努力让小说创作与社会现实相互适应,深刻反映全面物化时代“主体危机”的特征。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橡皮》(Les Gomme s,1953)和《窥视者》(Le Voyeu r,1955)虽借用侦探小说的框架,但其中所见皆是对主人公周围事物的外在描写,而对强奸、杀人、窥视、侦探等情节均无交代。书中的一切仿佛外在的物象一般纷乱、模糊、无序,人物缺乏个性,没有思想,缺乏沟通和理解,甚至外貌都复杂难辨。这种后现代的“物化”和“异化”现象反映了人类生存的某种特殊状态。布托尔(Butor)声言小说包含教益作用,具有“介入”的特点,其作品中的人物及其思维方式,其作品中描绘的各式物件也都不同程度地折射了社会现象。③Butor,Michel.,Répertoires(I).Paris:Minuits,1960,p.11.小说《时间表》(L’emploidu temps,1956)的主人公游荡在陌生又充满魔幻色彩的城市,求索自己与城市之间应该存在的某种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关系,但城中象征传统文化的教堂和博物馆,还有象征商业经济和政治权力的现代化建筑似乎都预示着城市与人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实则用文学的手法强化了马克思等人所揭示的人与物、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新小说作家的创作反映了“物化”世界中的“主体危机”,他们用这种方式将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呈现给读者,让其自行做出判断和分析。此外,他们或许想透过对“物化”、“异化”现象引发的人与社会的疏离状态,揭示其所造成的对于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实现西方文化倡导的对于个人自由和个人价值的关怀。

人道主义在历史上曾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自由竞争提供了理论依据,反映了人类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并起到过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作为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始终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法国后现代作家从人道主义出发,以其创作深刻反映了人在当代社会中的“异化感”。他们深知自己无法改变种种对于自由、人性、人的尊严、和谐发展不利的局面,甚至不相信人在现实中能够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他们的作品大多不能以肯定性的描写蕴含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益的积极思想。不过,人毕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在社会中仍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文学艺术终归不能将人排除其外。后现代作家虽然意欲对传统文学进行彻底的清算,但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是以人性的尺度对现实世界进行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揭示。其作品在否定性的描述中也潜藏了某些正能量,于阵痛中发出希望人性复苏的呐喊,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不愿看到“物化”、“异化” 现象在社会上蔓延的心理,打上了希望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健康发展的人道主义印迹。

三、法国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手法

后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手法方面具有创作主体的消解、“宏大叙事”的铲除与“深度模式”的削平、审美规则的颠覆和文学范式的反叛、语言的不确定性及拼贴和碎片化等主要特征。

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手法方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哲理化,其作品提供给读者的主要不是动人的艺术感染力,而是鲜明的哲理性和寓意的思辨性。虽然存在主义文学看似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较为清晰的人物形象,在艺术表现上的反传统、反文学倾向不像其他后现代文学流派那样彻底,但存在主义作家要么在写作中竭力排除主观情绪和感情叙述,用中性的、非感情化的语言进行机械性的陈述,以实现所谓的“零度写作”;要么将其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仅作为提供主观感受和自由选择的条件,只让人物在这类环境中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而“人物的处境”与时代特征、历史进程及典型人物的塑造毫无关联;要么将小说或戏剧文本视为具有独立性质的文化生命体,在猛烈抨击文本封闭性的同时谋求更加“开放式”的写作。存在主义作家各自的创作实践皆为后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凭借自己的探索不断实现着文学领域里的精神自由。

荒诞派戏剧对传统戏剧规范进行了空前激烈的颠覆,将直接的梦呓和无序的字句拼帖起来,消解了文本意义的建构,斩断了能指与所指的联系,使戏剧语言成为无意义的符号流动,并以颠覆隐喻的表达方式直喻荒诞的世界。尤涅斯库把平庸的日常用语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加以表现,他的代表作《秃头歌女》(La Cantatricechauve,1950)自始至终没有歌女出场,剧中人物无话找话,独白和对白语无伦次。作者通过支离破碎和莫名其妙的呓语以及毫无意义的场景,说明人与人之间根本无法交流,人本身就是异化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表达了一种人生的彻底幻灭感。

新小说作家极力突破巴尔扎克式小说的常规,或通过对物作纯客观的描写、简化人物形象来表达人与物之间的新型深层关系;或通过叙述直指人心,对人物心理作深入细致的开掘,探寻其中无穷无尽的奥秘;或以颠倒时空的叙述方法,在文学创作中尝试多种艺术的结合,以实验文学呈现生活画面的立体感;或对小说语言进行全方位的探索,把语言作为文学创作或文学构思的对象之一,创造出一种新颖别致、富有强劲表现力的语言,以促成语言与表现对象之间、语言与其他形式的思维之间的近似转换。

萨罗特的小说《行星仪》(Le Planétarium,1959)、《金果》(Les Fruitsd’or,1963)和《生死之间》(Entrela vieet la mort,1968),以潜对话的形式俘获无法触知、转瞬即逝的事物,努力把不可言说的东西带进了公众视域,进而进入与人的本质息息相关的既现实又神秘的心理世界。西蒙(Simon)的《弗兰德公路》(La Routedes Flandres,1960)、《豪华大饭店》(Le Palace,1962)等作品以“诗画结合”的方式,注重个人印象和主观意识,彻底摒弃了简单的时间顺序,通过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将现实、梦幻和想象交织杂糅。布托尔的小说《米兰胡同》(Lepassagede Milan,1954)、《变》(La Modification,1957)和《度》(Degré,1957),以一种纯正优美、浑然天成、包含浓郁诗意的现代文学语言,使得小说在状物叙事和表达思想方面体现出诗一般的意旨和情趣。新小说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幅具有“不确定性”的世界图景,同时调动读者的创造力以揭示“真实的”现实。

面对新小说和荒诞派戏剧的强烈冲击以及欧美电影的激烈竞争,法国电影界亦不甘寂寞,试图动摇传统电影的摄制体制、表现内容及表现手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出现于法国的“新浪潮”(lanouvellevague)电影运动,包括以《电影手册》(Cahiersdu cinéma)杂志为代表的一批电影人及批评家和“左岸派”作家及导演。

特吕弗(Truffaut)信奉所谓“非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戈达尔(Godard)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是所谓“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其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他们的创作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后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再度兴起,推动了电影艺术和电影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左岸派”不仅贡献了“电影作家”和“文人电影”的样本,还承载了上世纪中期以来后现代艺术的种种理念。这派电影的主创人员皆来自知识界和文学界,具有素质高雅、品味文气和思想前卫的特点。新小说作家如罗伯-格里耶等也涉足电影领域,以“电影小说”(Ciné-roman)这一独特的艺术形态为世界影坛留下了不少精品,并催生了“文学电影化”和“电影小说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关于“电影小说”罗氏曾有如是界说:电影小说本身不是作品,而是一种电影,“然而,对于没有观看演出的人来说,就如同乐谱可以阅读一样,电影小说也是可以阅读的。但这样一来,交流就必须通过读者的智力才能进行……”①陈侗、杨令飞编:《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323-324页。

新浪潮电影尽力抛弃模仿现实的传统方式,通过电影语言的革新和不断的违规操作,达到摆脱主流电影强权统治和重构现实的企图。同时使电影不囿于空间艺术和外在性艺术的桎梏,让艺术边界趋于模糊,为破除思维定势的僵化和多元化多样化艺术世界的开拓敞开了视野。

法国现当代作家中,有部分人很难归入特定的流派,但他们的创作和理论中亦含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因素。

马尔罗(Malraux)的后期作品《反回忆录》(Antimémoires,1967)从思想内涵到表现手法都贯穿了作者的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观。作品质疑和颠覆了真实性这一传统传记的核心价值,以后现代的写作方式,透过对历史事件的剪辑和对事态人生的种种思考,透过“历史书写”表现作家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看法,彰显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和审美自由的愿望。

安妮·艾尔诺(Annie Ernaux)在作品中融入后现代主义文学观,运用不确定性、中性写作等后现代文学表现手法,客观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通过引语的使用和一些碎片性的记忆图片,再现当时的场景,激发读者的认同,给文本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进而消解了中心结构和确定意义,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综上所述,自由主义与后现代文学之间实质上形成了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相互扬弃和相互超越的态势。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把“自由”当成最高的社会价值和终极的理论与实践追求。法国后现代文学虽无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和宣言,但也推崇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人权”等诉求作了形象的反映,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深度和广度的揭示。后现代文学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基本倾向体现为力图摆脱传统文学的清规戒律,提倡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受束缚的自由,其中一些主题、原则、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等等都承袭了自由主义的创新精神,自由主义所起的积极作用贯穿于整个法国后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在此意义之上,可以把法国后现代文学看作是自由主义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一种实践,而这种实践也丰富了自由主义的思想内涵。

猜你喜欢
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 06:29:26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英语文摘(2019年8期)2019-11-04 00:57:36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反对自由主义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现代装饰(2018年2期)2018-05-22 02:50:47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21
至善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