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健 姜 燕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 赣州 341000)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建筑业工程管理优化
刘家健 姜 燕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 赣州 341000)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各类资源消耗的一大产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环保意识加强以及企业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建筑业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因此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运用到建筑业中,旨在减小建筑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绿色供应链;建筑业;工程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和基础建筑的高速发展,建筑业相关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从1978年以来逐年提高,已从约10%上升到27%,建筑业能源消耗地位越来越重要。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为17.18亿平方米,其中:新建城镇居住房屋面积4-5亿平方米,新建乡村居住房屋面积7-8亿平方米。相比发达国家建筑相关资源消耗数据,建筑钢材能耗我国要高出10%-25%,混凝土生产每立方米我国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耗水量我国要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收利用率我国仅为发达国家的25%。比较而言,我国建筑行业能源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建筑业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行业,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
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Management,简称GSM)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相比,增加了环境因素,即绿色供应链管理(GSM)充分考虑供应链各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企业着眼于长远利益,以整条供应链为出发点,要求各成员树立起集体协作、信息共享、友好配合的团队精神,这就要求高层领导转变观念,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因此,加强高层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是成功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
当前绿色供应链管理优化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制造业领域的绿色供应链的组织结构、绿色评价分析以及运作优化的研究,针对建筑业绿色供应链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结构模型、现状与实践分析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缺乏以绿色理念为基础的建筑供应链采购运输和储存的运作优化研究,缺乏以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为标准基础的建筑供应链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估模型的研究。
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更高的环境要求,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我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势在必行。建筑业推行供应链管理,解决的是“质量—成本—工期”之间的矛盾,但不能反映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代价,只是供应链上节点企业间的“双赢”。而推行绿色供应链是为了“三赢”及至于“多赢”。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投入,而且需要改变企业的管理理念: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步骤和实施质量,关系到企业绿色供应链战略的成败。其实在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绿色供应链在建筑业使用的概念,然而现在在建筑业仍然并没有大力推广。首先也是因为,管理人员对绿色供应链这方面的概念不强,其次也是因为并没有能够使用在建筑业的较为完善的绿色供应链体制,所以在开始阶段,也有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投入。因此为减少投入,保证质量和缩短工期,取得咨询公司和管理专家的合作至关重要。
所以,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中,应寻找资信度高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企业内管理专家和业务骨干人员共同组成总体规划组,对企业的领导和员工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培训,并提供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新的管理模型,这对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成功率很重要。
(一)建筑企业管理层绿色供应链管理意识薄弱
企业管理层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但我国部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对建筑中绿色理念的认识仍然比较淡薄,认为只要达到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绿色”的标准即可,没有必要将绿色管理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甚至认为只关心建筑产品的使用要求即可,没有必要实施绿色管理。
(二)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方法有待提高
传统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管理的重点仅限于从材料供应商到用户,无论是物流、信息流还是资金流,都没有实现闭合回路。而GSM在传统供应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协调统一发展,管理的重点则是从建筑产品的规划设计到报废拆除的全寿命周期。因此,若沿用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势必不能使GSM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建筑产品特有的单件性和复杂性使得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特征有:供应链涉及成员多,信息共享较困难;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多,风险较大等,因此,成员企业内部必须有相应的GSM部门和专业人才,以保障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而当前我国建筑企业中大多没有设立该部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缺乏专业的GSM人才,导致成员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GSM机制,无法实施有效而全面的GSM。
(一)完善组织结构,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企业内部应当设立专门的绿色管理组织或部门,配备GSM专业人才,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对建筑企业GSM的实施进行全面策划、组织和监管。建立全面的绿色管理制度,使绿色管理工作规范化,保证建筑企业GSM的顺畅实施。
(二)建立供应链信息平台,分享各企业绿色管理成果
供应链上各建筑企业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及各企业内部建立透明的、动态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使上下游企业以及建筑企业各部门、供应链各环节之间保持准确、快速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以此来分享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果,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
(三)积极研发绿色建筑材料
当前的绿色建筑材料虽能够极大改善建筑企业中资源浪费的现象,但却增加了建筑产品的成本,导致部分建筑企业尽可能的规避使用绿色建材。因此,要加大绿色建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降低其成本,使绿色建材普遍应用于建筑企业。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绿色建材研发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科研机构要积极探索,寻求降低绿色建材成本的途径,同时保证绿色建材安全并切实可行。
[1]王能民,孙林岩.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刘铮.国内外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57-160.
[3]朱庆华,窦一杰.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6):86-95.
刘家健(1993-),男,汉族,江西赣州人,研究生,工学硕士,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姜燕,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研究生,工学硕士,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