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啦啦操与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017-04-15 03:50:01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运动

易 峰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81)



浅谈啦啦操与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易 峰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81)

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的新兴运动项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啦啦操运动的功能、啦啦操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促进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啦啦操;小学;校园体育文化

一、前言

啦啦操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在欧美非常流行。啦啦操自传入我国以来,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运动形式很快便受到了我国广大青少年的青睐。

二、啦啦操运动的功能

啦啦操融健身、健心、健美为一体,是一项具有丰富活动形式和较大实用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长期进行啦啦操锻炼可实现以下功能。

(一)强身健体的功能。啦啦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通过一定时间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能够有效地减轻体重、改变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使身体健康,充满活力。

(二)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啦啦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啦啦操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健康、力量、美丽”的项目特征上。身体上及具感染力的动作与强有力的音乐节奏使啦啦操更有魅力,啦啦操的比赛和表演更具观赏性。

(三)集体主义功能。集体主义在啦啦操运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强调集体完成动作的一致性的前提下,又重视个体不同能力的展示,使每个队员在参与集体配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体意识。再之,当代青少年个人主义较为浓厚,啦啦操的集体主义功能是啦啦操项目成为“一本”很好的教材。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啦啦操作为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以其动作优美,同时有旋律优美、节奏强烈的音乐的伴奏而著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药。伴着节奏欢快的乐曲做啦啦操,产生一种手舞足蹈,向往和追求美的心理趋势,培养和帮助练习者进入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缓解精神压力,调节不良情绪,愉悦身心,使人显现出健康的活力。

三、啦啦操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啦啦操运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加课余锻炼时间。啦啦操作为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课余活动,其娱乐性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大众性也足可以吸引广大学生来参加锻炼。啦啦操里面有口号,口号是用来介绍、鼓舞自己的队伍。如何设计简短精彩的口号,是所有队员一起智慧的精华。

(二)啦啦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现代的啦啦操己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体育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讲究舞台舞蹈艺术、服饰、总体效果及观众效应等。无论是啦啦操的表演还是竞赛,人们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美的享受,如舞蹈动作的优美,体操的壮美,技巧动作的惊险、崇高,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和道德美等,这种多维的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心灵。

(三)提高自信心,促进个性发展。啦啦操在国外作为一种加油性质的运动,无论是演出或者是比赛,啦啦操展示给观众的都是阳光般的笑容和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态度。这种态度能够感染观众、活跃气氛,使现场充满激情与欢乐。这样的一种气氛可以有效抑制自卑、抑郁、低落等多种不良心态,从而提高自信心,促进个性的良险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啦啦操是一个讲求团体合作的团体项目,每一个队员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在表演中,每一个成员的动作是否一致、眼神是否准确、笑容是否到位,在队形变化中,在完成高难度动作时,队员之间是否配合完美等等。在通过啦啦操运动,可以让学生从个人世界走出来,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五)促进学生准确定位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角色。啦啦操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训练过程中的每个动作、造型等,都需要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自我,理解他人,所有学生都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通过团队协作一起享受快乐和心酸,使学生能够从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促进学生树立个人服从集体、宽以待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学生在参与啦啦操比赛活动时,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参与、协调配合,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忍受失败的心酸,对于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毅力、恒心、团队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身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促进校园文化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成立啦啦操社团组织,发挥小学生的能动性。组建舞蹈啦啦操社团或组织,将有兴趣参与的同学集中起来,可以带动其他更多的同学。由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材施教,以阳光运动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培养终身锻炼的好习惯为目标,通过这种社团协会的形式,体现学校的体育文化。因此,学校在成立啦啦操社团或协会时,应充分考虑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性与灵活性,拓宽其发展的空间,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二)加强啦啦操的师资建设,提高运动的质量和水平。制约学校啦啦操开展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是师资队伍的匾乏。学校的教师大多以健美操教学为主,而专业的啦啦操教师则少之又少。一方面,学校的啦啦操教师的人数少,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途径很少,容易限制在以前的教学知识,无法与时俱进地更新。另一方面,学生是受教师影响的,教师的水平如何,也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因此,加强啦啦操的师资建设,通过校内或校外培训,请专业的教授定期给在校的体育教师进行授课,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教授给中学生,达到教学主体与客体互动的良好效果。

(三)体育、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啦啦操运动的扶植。体育、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学校啦啦操项目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是各小学发展啦啦操运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位置。我国在年全民健身计划的通知里指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广泛幵展全民健身运动、科学健身校园行等。终身体育将成为一种体育锻炼的新思想,这就是需要在校期间掌握正确的运动理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啦啦操运动不仅为校园文化带来了活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加课余锻炼时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自信心,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准确定位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角色,同时也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对整个校园的文化建设与发展都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成立啦啦操社团组织,发挥小学生的能动性;加强啦啦操的师资建设,提高运动的质量和水平;加大体育、教育部门对啦啦操运动的扶植,从而进一步促进啦啦操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中的发展。

[1]陈铁龙.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苏荔榕.啦啦操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宜春学院学报,2007,29(4).

[3]凌颖.啦啦操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2012,1:14-15.

易峰(1993.04-),女,湖南醴陵人,硕士在读,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体操。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运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