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宇
开发促扶贫的一组镜头
李俊宇
脱贫攻坚,大潮涌动。党中央发出动员令,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农的重要方式,是推动精准扶贫的一支劲旅。黑龙江省各级农发机构,激情担当,集群发力,主动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农发系统在动,农发助力的龙头企业在动,农发项目区干部群众在动,奏响了大开发促进大扶贫的乐章,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省农发办坚持开发与扶贫相结合,以开发促扶贫,助推全省贫困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00年以来,累计在贫困县投入中省农发资金50多亿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00多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6亿斤,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2015年,省农发办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定点帮扶扶贫先进集体。
一是政策倾斜促扶贫。实行项目倾斜,农发项目安排重点考虑贫困县,项目区选定重点考虑贫困乡(镇)和贫困村,一些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尽量向贫困县集中;实行资金倾斜,加大对贫困县资金支持的力度,同等条件下贫困县项目资金明显多于其他县份。立项审批重点照顾贫困县,并适当放宽投资比例政策。其中一项重要的倾斜政策,就是贫困县农发项目不用县级财政资金进行配套,由省级财政资金代替配套。仅此一项,2000年至2015年全省贫困县减少农发项目配套资金近3亿元。通过项目倾斜、资金倾斜,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支持发展一批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农民合作组织,立项扶持一批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的富民增收项目。
二是分类施策促扶贫。对全省28个贫困县逐一分析,分类施策,实施精准扶贫,努力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其中,规划发展水稻产业17个县,发展玉米产业2个县,发展奶牛产业2个县,发展肉牛产业1个县,发展蔬菜产业1个县,发展马铃薯产业3个县,发展杂粮产业2个县。在桦南、桦川等县,支持农民通过“旱改水”大幅增收,三年即可实现脱贫;在克东、富裕等县,鼓励贫困户种植优质青贮玉米,比种植常规玉米每亩增收500多元;在孙吴、拜泉等县,鼓励发展杂粮种植,比种植玉米、大豆每亩增收300多元。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带地入社,使其通过流转土地获得多重收入。
三是创新模式促扶贫。在东部三江平原易涝的贫困县,实行“以稻治涝”扶贫模式。截至2015年,在这些贫困县完成“旱改水”30多万亩,不仅粮食产量大增,农民收入也翻了两番以上。在西部旱区贫困县,实行“高效节水”扶贫模式。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行节水喷灌与膜下滴灌相结合,目前已发展到100多万亩。高效节水灌溉不仅促进增产1倍以上,而且比传统漫灌节水30%、节油20%、省工80%。在风沙严重的泰来县实行“庄园治沙”扶贫模式,以农发资金吸引农民到沙区落户盖房,围绕自家周边打井、植树、改善生态环境,并种植高效经济作物,有效改变了贫困面貌。在拜泉、兰西等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县,实行“综合治理”扶贫模式。采取挖截流沟、建谷坊、营造水土保持林等综合措施,遏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有机质,促进增产增效。
四是定点包县促扶贫。2012年以来,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省农发办定点帮扶绥滨县。推动发展水稻产业,确立了“建设百万亩水稻基地县”的战略目标,走“以稻脱贫、以稻兴县”的路子。目前,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1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1.2%;粮食产量突破16亿斤,比帮扶前翻一番;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帮扶前增加1000多元。支持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中省农发资金6000多万元,实施了兴安、德龙、傲来3个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对该县联合、德胜、友谊3个贫困村进行重点扶持,实施“旱改水”5000亩,改善水田5000亩,建设农机合作社2个、烘干塔1处、晒场8000平方米。支持改善村容村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围绕道路硬化、村屯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投入农发资金近300万元,修路9.9公里,修排水沟5公里,植树10万株,贫困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同时,支持扩建水稻精深加工企业3家,带动一批贫困户稳定脱贫。
五是干部挂职促扶贫。积极探索干部挂职帮扶机制,面对面推进扶贫工作。省农发办先后选派10多名干部到贫困县挂职,如到延寿、绥滨、龙江、望奎、兰西、青冈、桦川等县,有的任县委副书记或副县长,有的担任乡(镇)副职,有的重点县还先后安排两位干部挂职。省农发办作为绥滨县的省直帮扶单位,按照省里要求,选派一名青年后备干部到该县长发村担任“第一书记”。挂职干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加强具体指导,切实抓好扶贫开发,推动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亮子奔腾”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始建于2013年,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下,经历了“起步、建设、扩张”三个阶段,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集团年产黑木耳菌包数量居全国第一位;集团园区数量、基地规模、促进增收、拉动就业、批量脱贫,在全省同行业龙头企业中处于一流水平。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顾国新用“没想到集团发展这么快,没想到带动作用这么好,没想到产业规模这么大”三个“没想到”给予充分肯定。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集团加大了产业扶贫力度,在汤原、桦南分别建设年产1亿袋菌包生产线,推动农民年增收3亿元,可脱贫解困2万人。集团拉动了黑木耳产业的蓬勃兴起,探索了精准扶贫批量脱贫的新路径。
一是走规模扩张拉动就业推动批量脱贫的路子。集团一年一大步,由汤原一地建厂到汤原、郊区、桦南三地兴业,发展成为从事黑木耳产业为主的食药用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的智能型工厂化大型企业集团,规模居全国同行业龙头企业之首。汤原公司计划总投资2.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6亿元,厂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面积4.5万平方米;桦南公司计划总投资2.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亿元,厂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面积6万平方米。黑木耳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集团规模的迅速扩张,拉动就业推动批量脱贫的作用凸显。集团目前安排长期工人600人,园区安排及拉动季节性用工7000多人,上述用工来自贫困户的2500多人,实现年人均增收1.2万元。
二是走龙头基地一体发展推动批量脱贫的路子。黑木耳营养丰富,市场青睐,价格走高,每袋菌包净利润可达1~2元,农民栽培黑木耳热情高涨。但由于当地大都处于分散的小作坊式生产状态,规模小、产量低、品质差,制约了黑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集团从培育基地入手,坚持做强龙头与扶壮基地相结合,为农户提供优质菌包、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等全程服务,推进基地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化、基地产品优质化,以汤原、桦南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为轴心打造核心区,以佳木斯其他县(市、区)为重点扩大辐射区,推动集团产业覆盖更广、辐射区域更宽、带动农户更多。据核心区20个乡镇统计,集团提供优质菌包1亿袋,带动60个村7000户农民增收1.5亿元,其中贫困户2000户,户均增收2万元。
三是走科技兴企品牌牵动推动批量脱贫的路子。集团依托中科院、吉林省微生物研究机构,在工厂化菌包生产、大棚木耳吊袋标准化栽培、废弃菌袋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集团目前拥有国内同行业领先的食用菌培养、栽培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拥有国际水准的食用菌生产工艺流程,拥有日产60万袋黑木耳菌包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生产过程全部电脑控制,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智能化、数字化。集团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许可,创建了“大亮子河”食用菌系列品牌,黑木耳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随着科技创新不断突破,集团品牌产品不仅国内畅销,而且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在市场的拉动下,菌农大幅增收,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四是走企社联手兴业富民推动批量脱贫的路子。农民菌业合作社,是连接公司与菌农的重要纽带,是推动菌农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集团把扶持发展菌业合作社紧紧抓在手上,构筑“公司+合作社+农户”格局。通过提供优质菌包服务、技术指导服务、产品回收服务、市场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服务,推动菌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为加快发展黑木耳产业培育新动能。实行政策倾斜,集团不仅确保及时足量满足菌业合作社菌包需求,而且在县政府每袋补贴0.2元的基础上,对家庭贫困的社员给予优惠。汤原庆兴村是贫困村,县里为该村菌业合作社补助资金建设大棚,集团同时加大了支持力度,年底每户社员获净利润6万元,社员通过大棚栽培黑木耳实现当年脱贫。集团重点扶持发展25个菌业合作社,生产的黑木耳50%达到出口标准,带动社员和周边村民600多户,其中贫困户200多户。
五是走规模发展园区棚室推动批量脱贫的路子。创建园区,发展棚室,有利于整体提升黑木耳产业发展水平,是推动批量脱贫的有效途径。当地标准化大棚每栋每年纯收入3万元左右,可以实现“一棚脱贫两户”的目标。集团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园区,规模连片发展棚室,推动黑木耳产业呈现“规模大、链条长、效益好”的突出特点。目前,集团自有及带动建设黑木耳产业园区15个,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集团自有及带动建设标准化大棚2600栋。集团在建项目全部竣工后,将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发展黑木耳栽培大棚近1万栋。通过规模发展园区棚室,推动大批农户走上脱贫致富路。汤原北大通村菌业合作社集中建设大棚100栋,种植户50户,每户增收6万元,推动2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按照省里部署,省农发办经过认真研究,确定选派办机关青年后备干部田庆锋到绥滨县长发村任“第一书记”。带着领导的嘱托,肩负脱贫的重担,田庆锋离开省城来到长发村,转身变成“村官”,开始了驻村扶贫的“攻坚之旅”。18个月过去了,凭着田庆锋的带头实干,凭着众乡亲的齐心协力,扶贫成效凸显,长发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田庆锋已经植根于长发这片热土,全村人把他当成了“家里人”。
一是从支部建设入手,强化组织保障。实现脱贫致富,村党支部班子是核心。田庆锋感到,一个富裕的村子肯定是由一个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带出来的,所以整个帮扶任务,必须从支部建设抓起,打造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他和村“两委”从抓班子、建制度、聚民心入手,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与班子成员一道加强学习,及时了解掌握上级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参加,赴同江、抚远现代农业园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走村入户访谈,向老支书、老党员请教,谋划发展思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预备党员,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做到政务、财务公开透明,受到村民好评。
二是从夯实基础入手,改善生产条件。长发村现有耕地1.59万亩,90%以上种植水稻,但是缺少农机合作社、育秧大棚和晒场,每年粮食收割、育秧成本高,且收获后得不到充分晾晒,影响粮食出售价格。对此,田庆锋主动向省农发办汇报,得到了办领导的大力支持。2015年,投入农发资金660万元,组建农机合作社1个,新建晒场1.2万平方米,修建农田路3.15公里、涵洞118座,完成排水沟清淤14公里。2016年,投入农发资金620万元,新建育秧大棚51栋,新增晒场940平方米,修建农田路4.67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1公里。随着农机具、育秧大棚、晒场的投入使用,水利、道路建设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缓解了春季水稻育秧压力,充分晾晒保障了粮食出售价格,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三是从主导产业入手,增强“造血”功能。摘掉贫困村“穷帽子”,必须有个“好产业”。水稻生产是长发村的主导产业,但由于全村水稻种植采用地下水灌溉,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随着全省大型水利工程德龙灌区开工建设,长发村也在规划征地范围之内,利用灌区渠水灌溉水田,将推动全村水稻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田庆锋与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全镇第一个完成了德龙灌区的征地工作。村民算了一笔账,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建的51栋大棚可满足6000亩水稻育秧需求,大棚育秧可促进提高单产100斤左右,经过积极协调,有望使本村1万亩水稻纳入德龙灌区灌溉范围,每亩还可增产100斤左右,两项预计增产水稻160万斤,全村可增收240多万元。在发展水稻产业的同时,田庆锋又带领村民研究搞好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已与富锦市一家有实力的合作社达成协议,双方合作在大棚水稻秧苗移栽之后,发展以西红柿为主栽品种的棚室蔬菜生产。大棚种植西红柿,每棚纯收入可达2万元,全村可增收100多万元。展望水稻蔬菜产业发展前景,村民们乐了,脸上充满笑容。
四是从改变环境入手,建设美丽家园。发起环境整治攻坚战,动用大型机械设备10多台套,连续奋战20多天,清走堆积如山的垃圾堆,填平低洼不平的村内路。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在村内栽植云杉800棵、樱桃1500棵、黄太平和海棠1800棵、丁香600棵,种植柳树900棵,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增加文体设施,安装健身器材8套,增设篮球架2个,新设乒乓球台1张,增加象棋桌椅4套,为村民广场舞队员统一配备了服装。改善办公条件,联系有关部门支援,为村部增加了桌椅、电脑、文件柜、沙发等必备的办公设施。平坦洁净的街道,树绿花香的村庄,夜晚明亮的路灯,器材齐全的场所,功能齐备的村部,推动长发村美丽乡村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
五是从生活细节入手,倾心排忧解难。村民康生学、顾介武家的泥草房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但两户村民经济困难,心存侥幸不想更换和翻建房屋。田庆锋和“两委”干部多次上门谈心,做通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危房改造补助申请、新房址选定、旧房基地竞卖等实际困难,使两户村民顺利搬进新居。村民徐立国两个孩子就读镇中心小学,到了“小升初”节点,想进入县五中读书,可是由于孩子没有县城户口,这个愿望无法实现。田庆锋和村主任出面,主动与县教育部门协调,最终圆了这两个孩子升入理想中学的心愿。村民侯金豹、金莲英患病,田庆锋帮助联系省城权威医生确诊和治疗。近两年春节前夕,省农发办领导都带着慰问金深入长发村访贫问苦,带去了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
(作者系黑龙江省农发办原党组秘书、调研员)
责任编辑/徐朝xuzha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