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强力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2017-04-15 08:59绥化市农发办
奋斗 2017年8期
关键词:项目区产业链农业

绥化市农发办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强力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绥化市农发办

绥化是农业大市,地处寒地黑土核心区,素有“黑土明珠”美誉和“北国粮仓”之称。近年来,我市以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为契机,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力度,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区、示范区。五年来,共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34个,累计投入资金21.9亿元,项目区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126个乡(镇、办事处),年均新增粮食3.6亿公斤、肉类1974万公斤、鲜奶5553万公斤、蔬菜1.8亿公斤,新增产值21.1亿元。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带动下,全市农业质量效益有了显著提升,绥化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整市(地)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市,10个县(市、区)全部跻身全国产粮大县行列。

一、以夯实基础设施为切入点,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切入点,围绕大项目、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夯实农业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突出打造高标准农田。重点实施了以“绥庆北”200万亩水田现代农业示范、肇东50万亩玉米吨粮田、青冈20万亩贫瘠土地创高产、望奎现代化旱作农业示范、海伦“节水增粮”等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和以兰西、绥棱等地为主的蔬菜基地等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183.75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除涝面积238万亩。依托呼兰河丰富水资源实施的“绥庆北”200万亩水田示范项目区60万亩核心区投资6.2亿元,项目区内水稻单产超平均水平18%,累计增产1.8亿斤,农民年人均增收1349元。二是强化基础设施综合配套组装。抓住“水利”这个命脉。完成灌溉渠道硬质化690公里,疏浚渠道1135.6公里,新建改造泵站、桥、闸等大型构造物4164座,喷灌、微灌从无到有发展到828台套,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0.23万亩。强化“农机”这个关键。扶持发展千万元现代农机合作社11个,辐射带动全市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到253个,标准化作业覆盖能力达1167万亩。筑牢“林业”这个屏障。完成造林109万亩,庇护农田800多万亩。同时,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相互配套,整修农田道路1142公里,架设农电线路722公里。三是不断放大科技示范辐射效应。坚持以点带面,实施科技示范项目71个,辐射带动现代农业科技园区606个。引进推广玉米、水稻等良种3万多公斤,引进推广水稻“两供三精”、玉米大垄双行、露地蔬菜复套种和棚室多茬次绿色栽培等先进技术30多项,建设31处智慧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水稻智能浸种催芽车间77个,覆盖水田90%以上,水稻大棚总量达到19万栋。培训乡村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及新型农民近100万人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经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试验、示范基地。

二、以打造全产业链园区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农区现代化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绿色产业

把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打造全产业链园区作为推进农区现代化的突破口,坚持产加销一体化、园区建设集群化,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产业链价值链的同步提升。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玉米、水稻、大豆、畜产品等多个产业链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72户,农产品综合加工率64%,精深加工率38.5%。一是突出打造全产业链项目。重点实施了肉牛、生猪、乳制品、玉米、水稻、杂粮、棚室瓜菜种植冷藏保鲜等产业项目189个,力求把全产业链园区打造成精品工程、标杆园区。在这些项目的拉动下,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7户,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发展到52户,列入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绿色食品产业项目20个。建成了安达贝因美现代牧业、肇东大庄园、北林区金龙油脂、宝山现代蔬菜等一批全产业链园区。安达市贝因美项目区已成为集高端奶粉加工、规模化养殖、绿色饲料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奶业样板区、绿色食品先导区、循环经济展示区。二是做大草食畜牧业。突出发展牛、羊、鹅,推进粮变肉、草变乳的过腹增值。建成畜牧科技示范园区104个、畜禽养殖小区308个、规模养殖场8520个,规模化饲养达65%,奶牛存栏41万头、黄肉牛饲养量220万头、山绵羊饲养量320万只。以贝因美、伊利、大庄园、宝迪、双汇北大荒等为代表的加工企业达到58家,形成了年加工生猪1040万头、生鲜乳283万吨、肉牛28万头、肉羊104万只、禽1.9亿只的产业链条。三是着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依托农业综合开发,打造稳固绿色特色优质高端农产品供应端。全市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1123.6万亩,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3处820万亩,“三品一标”认证1301个,有39个品种获美国FDA市场准入认证,18个品种获日本粮食及食品检验市场准入认证。宝山镇绿色蔬菜产业项目区突出综合开发、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龙头企业众旺集团建设了集农产品批发、运输、仓储冷链物流及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通过龙头基地一体化推进,逐步发展成为“寒地黑土—北菜南运”蔬菜生产核心区和我市重要的蔬菜种植、加工、销售集散地。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重点,大力推进食品产业品牌化。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数量达1016个,驰名商标5个,知名商标151个。“寒地黑土”品牌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排名第一,价值达123亿元,成为我省继北大荒、黑森之后的第三大品牌。“百姓粮仓”“龙蛙”“禾典”“双启”“双洁”等一大批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快速走向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市场。绥棱县大森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森华园”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在长三角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木耳企业。

三、以创新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持续深化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借助农业综合开发的示范引导效应,大力推进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经营方式。一是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利用农发扶持资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104个,带动农户28677户。全市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4.4万多个,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810万亩,占耕地63%。肇东市五里明项目区合作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8个,玉米吨粮田面积10万亩,核心区玉米单产连续超过2000斤,创造了东北地区连片玉米单产的最高纪录,被称为黑龙江旱作农业第一田。培育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复合型经营主体,全市初步具备复合型经营主体特征的已有25个。二是不断优化经营方式。树立既要种得好更要销得好理念,强化由端头到地头、由餐桌到田间的逆向思维,加快由产加销向销加产转变。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引带作用,撬动企业及社会融资2.2亿元,建设了8处现代农产品营销市场。依托农发政策资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全市在淘宝、京东、1号店等知名网商平台开设营销店铺2400个,建设网站、电商平台48个。三是突出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对推进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牵动作用,突出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土地综合整治,累计改造中低产田700多万亩,改良草原21.5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由30%提高到60%以上。突出小流域治理,先后在明水、海伦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8个,共治理小流域7.88万亩,新增林网防护面积146.82万亩。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落实“三减”500万亩。

责任编辑/李俊宇

猜你喜欢
项目区产业链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