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监管
——基于XT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2017-04-15 07:12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动因上市财务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监管
——基于XT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李洋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证监会于2016年7月8日公布,对XT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T)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因此,XT成为了我国证券市场中第一家因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的上市企业。文本以XT财务造假案为例,从内外动因分析其为何做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行为,并提出相应的举措。

财务造假;内外动因;举措

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国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受到一定威胁,而财务造假成为部分企业寻找生机的解决手段。因此分析我国企业财务造假的动因,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分三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概述了XT财务造假案例始末;第二部分,分析了XT财务造假的主要动因;第三部分,针对财务造假的动因,对相关监管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XT财务造假案例始末

2011年3月XT公司申请在创业板上市被否决,同年6月XT就更换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准备再度申请上市。为实现发行上市目的,解决XT应收账款余额过大问题,公司总会计师刘某向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温某建议在会计期末以外部借款减少应收账款,并于下期初再还款冲回。从此,XT公司走上了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的不归路。XT造假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虚构应收账款收回额。XT通过自有资金的流转,以付款名义交给收款人然后再以还款名义从收款人手中收回自有资金,这样自有资金不变报表却好看了不少;XT公司实际控制人温某通过向他人或第三企业借款,再更改入账名义,等过了报告期再将借款退回从而达到减少应收账款的目的;由于通过借款和汇票倒账的成本压力不断增大,XT公司财务人员开始自制银行进账单和付款单。

(二)少计材料成本,虚增利润。根据XT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司2010年硅钢片的采购平均单价为14905.8元每吨,采购量为6310.00吨,金额为9405.56万元。而来自中国联合钢铁网的数据显示,2010年硅钢片的最高价超过21000元每吨,最低价也高于17000元每吨。

(三)税收优惠助力企业虚增利润。XT公司的净利润中的五分之一为税收优惠所贡献。招股书称,该公司为福利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依据相关政策文件享受福利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同时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报告期内,公司所享受税收优惠占历年净利润比例分别为25.49%、22.85%和24.26%。但是,XT公司截至2016年,共提交47件专利申请,然而平均每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量为83件。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XT公司显然有些底气不足。

二、XT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

随着目前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经营压力不断增大,由于几次经济危机,不少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企业流动资金减少、固定资产贬值都可能造成企业无法自保。而有些企业为了缓解在竞争中的经营压力铤而走险,例如XT公司就上演了财务造假的“闹剧”。

(一)内部动因

1.为了企业形象业绩粉饰财务状况。一些经营者为了改善自身的经营业绩,往往依靠发行股票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在我国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一系列条例都对公司的上市资格、挂牌资格等有明确规定。有些基本条件反而成为一些公司为了上市而进行“财务包装”的直接动机。企业会通过利润修饰来达到上市的目的,也就使相关人员不得不进行财务造假来粉饰企业的业绩。

2.财务造假可规避财务风险。资金是企业运转必不可缺的重要资源,一个企业想要通过银行取得贷款,必须首先通过银行对企业各项指标的考核,而这些指标内容又通常是通过企业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反映的。所以有了资金的保障才能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而要有资金的保障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财务的造假。因此,一些财务状况欠佳的企业为了获取金融机构的信任,不惜以企业资信为代价进行一些造假行为。

(二)外部动因

1.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代表性不够全面,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往往会涉及财政部的相关人员、企业高层、高校教职人员,但是往往把社会大众拒之门外,这就会使会计准则出现偏向性和局限性;现行会计准则变化过快缺少长期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使得各种规范本身就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因而在这些法规、规范、准则的指导下所产生的财务信息就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造成所谓合法的“财务造假”。

2.相关法律建设存在漏洞。目前法规制度和政策方面的缺失和存在的漏洞,也为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提供了机会和借口。我国现行的法律起步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漏洞。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扩大化,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选择范围。

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监管对策分析

(一)内部监管措施。从XT财务造假事件可以看出,董事长温某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他的授意下,多个岗位人员参与造假。因为温某是老板,决定了其他人的“生杀大权”,即使他的决定是错误的,也必须执行。这种股权高度集中现象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我们可以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聘任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逐步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形成有效的制约,完善管理,保护投资者利益。

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一个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企业,从法人治理结构到经营运作都要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要健全制度,一方面要向制度的纵向深入,另一方面要向制度的横向拓展。纵向深入是指在制度的深度、广度、内涵上提升,横向拓展是指在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制衡和关联上展开。只有在这两个方面上健全制度,才能涵盖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经营运作才能游刃有余,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经营者及管理人员的监管。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是在企业中的灵魂人物,在企业中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重要的经济决策,这些行为常常会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而这些人员却恰恰常是企业财务造假的主体人员,加强对这类人员的监管,就可以在造假的源头根治造假的现象。

(二)外部监管措施

1.完善相关法律。让财务造假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在根本上使财务造假的界限不再模糊。完善相关法律,让财务造假的行为得到严惩,就会使一些企图财务造假者对法律的严明性望而生畏。

2.明确相关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职责。我国的行政执法单位,要依法确认行政执法主体,界定行政执法职责,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明确行政执法标准,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责任,逐级分解到具体组织实施行政执法的部门、岗位和人员,并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活动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的综合制度。

[1]吕悦婷.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A公司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2]胡育.2006:《浅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商场现代化》第7期,193页.

[3]黄钰菁.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案例研究——以长航油运为例[D].广东:暨南大学,2015.

李洋(1994-),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研究生(在读),华东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动因上市财务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水利财务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