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敏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0)
关于推进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
陈 敏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0)
近年来,税务部门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税收征收管理实践,但目前在推进税收风险管理的进程中尚属于探索阶段,对税收风险管理认识不统一、职责不清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渐凸显。本文基于此轮征管改革试点相关情况,谈谈如何推进税收风险管理。
税收;风险;管理
税收风险管理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是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全面分析纳税人税法遵从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纳税人不同等级的税收风险,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通过风险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手段,防控税收风险,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提升税务机关管理水平的税收管理活动。
(一)税收风险管理是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有效途径。美国国内收入局(IRS)提出一个公式:税收管理=纳税服务+税收执法=纳税遵从。其策略是,促进纳税遵从,依靠服务和执法。纳税服务要以提高纳税遵从度为根本目标,而不是纳税人的满意度。
可见,税务机关以提高纳税遵从度为基本管理目标。但是税务机关拥有的征管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有限的资源效应最大化,必须优化配置,将其合理使用到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有重点、有选择地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有效防范税收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和管理水平。
(二)税收风险管理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制度保障。在税收管理员“固定管户”的传统税源管理模式下,平均使用征管资源,纳税户逐年增加,税源变化更加复杂,而征管资源并没有增加。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下的专业化管理,管理对象为“有风险的纳税人”,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集中有限征管资源,突出税收管理重点,提升税收管理质效。
税务部门试行税收风险管理,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出现一些不足,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主要表现:
(一)部门及岗位职责不明晰,履职越位缺位。一是办税服务厅与纳税服务科分设。二是征管、货劳、所得税等部门职能交叉,多头布置工作任务。三是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职能界限混淆。
(二)税务部门征管资源有限,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一是基层征管力量薄弱,“人少户多”矛盾凸显。二是税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无法应对新的挑战。稍大型的企业均配有专业的税务策划团队,招募了注会、注税、律师、造价师等高精人员,而税务部门专业人士的力量配备不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操作都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涉税信息不对称,无法满足税收风险管理需求。一是征管数据严重失真。部分纳税人“纳税”意识还停留在“只缴税款”的阶段,会计核算不准确、不规范较为普遍,向税务机关报送的数据普遍失真。二是来源渠道不畅。个别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设置信息壁垒,导致税务部门无法有效获取第三方涉税信息,如水电气消耗量、开户银行的资金往来情况等。三是没有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统计等都要求同一纳税人报送相同数据,如财务报表、产值收入等,既增加企业负担,且相互脱节,无法印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税收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制约风险管理质效。一是风险识别指标设置不合理、不完善,识别指标单一,且相互独立,关系指标之间无对应逻辑关系。二是指标表述复杂,令人费解。三是缺少科学的风险分析模型。如“指标值”“指标得分”等指标间的逻辑关系模糊,最终风险评价等级没有说服力。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重点的新型税源管理模式是今后税收征管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是实现税收现代化目标的基本保障。
(一)深化基层机构改革,健全新型税收管理模式
1.前移纳税服务职能,做实纳税服务工作。整合纳税服务科与办税服务厅工作职责,将税法咨询、资格登记、申报管理、税款征收、发票发售、涉税事项备案与审核、审批、文书送达等职能全部调整前移到办税服务厅,真正实现纳税人找税务部门的事宜,在办税服务厅一站式办结的终极纳税服务目标。
2.合理调整部门职责,组成专业化税源管理团队。一是职责调整后的税种管理部门,其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税种政策管理和税收收入(包括税种、行业、企业)分析上,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合理的风险指标体系。二是将调整后征管部门的职能并入风险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管理机制。三是调整税务所工作职责,组建统一纳税评估机构,专门实施纳税评估,实行专业化、团队化作业。
(二)修改完善税收征管法律,建立一体化的风险管理信息平台
1.完善税收征管法,明确征纳权利义务。一是进一步明确税务机关、纳税人在税收管理中的权利义务及责任,还权、还责于纳税人。二是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在协助税收管理中的法律义务,确保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中查询、获取所需的涉税信息,解决信息不称对的问题。
2.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部门要按照“简便、快捷”原则整合政府部门信息化支撑体系,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全方位为税务部门提供税收管理的信息,也为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实施社会监督提供帮助。
(三)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管理体系,确保税收风险取得实效
1.整合各类数据资源,简化风险管理指标。一是将各种途径获取的数据信息,经过筛选、整合,建立税收风险管理所需的数据仓库,为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源。二是简化指标含义,言简意赅,便于理解掌握,更适合于基层税务人员。
2.深化涉税信息分析应用,建立税收风险管理模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充分分析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纳税人各税种的风险发生规律,建立涵盖所有行业的风险识别模型,为税务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3.按照风险等级,建立分类风险应对机制。结合税收征收管实际,根据风险等级类别,分类确定应对措施,规范税收风险处理程序。如对低等级风险的纳税人,主要实施纳税提醒。对中等级风险的纳税人,主要通过纳税评估等方式。对高风险等级的纳税人,特别是涉嫌偷逃骗税的,主要通过实施税务稽查应对。
(四)加大基层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税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1.实施人才强税战略,建立分类分级培训机制,着力实施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个性化、差别化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税务人员综合素质。
2.通过以会代训、短期培训班形式,全面开展以提高税源管理能力为重点的核心业务专业化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的实际工作技能。
3.建立引入专家人才机制,填补税收现代化所需专业人员的不足,将税务人员队伍打造为专家型、复合型团队。
[1]李小平.税收风险管理与模型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李晓慧,何玉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德志.税务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3.
[4]张爱球.OECD的税务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J].中国税务,2009(11).
[5]叶建芳,侯晓春,杨育.浅议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涉外税务,2012(1).
[6]张维,梁小林.浅议税收风险的形成和防范[J].北方经贸,2010(8).
陈敏(1985-),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在读,重庆理工大学,专业:MP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