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让游戏更快乐
——浅谈幼儿园区域自主游戏的“改造”实践

2017-04-15 05:43无锡市商业幼儿园吴震月
早期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改造区域游戏

无锡市商业幼儿园 吴震月

放手,让游戏更快乐
——浅谈幼儿园区域自主游戏的“改造”实践

无锡市商业幼儿园 吴震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区域游戏是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依托游戏材料和游戏类型,将游戏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域,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充分学习与和谐发展的游戏形式。

然而,本该属于孩子的“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区域自主游戏,在很多时候,出现了一些刻意追求幼儿游戏水平的不和谐的现象,使得游戏变得问题重重。于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探讨,以期对区域自主游戏有所“改造”。

一、走近现场,聚焦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在各班进行自主游戏环节时,我们“推门”进入,观察各班幼儿游戏场景。因为没有预约,所以呈现的都是较为真实的状态。

孩子的表现:

1.习惯于固定的区域。每班一般开设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表演区等5~6个区域,另外开设娃娃家、医院、理发店、饮食店(烧烤、糖果店)等游戏场景,位置一般是固定的,游戏主题基本一致,变化甚少。

2.习惯于固定的游戏内容。各个游戏区设有进区牌,进区人数有限定,每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随便离开“工作岗位”,除了少数流动的顾客,基本没有幼儿出现随意走动的行为。

3.幼儿间没有交往。各区域摆放材料较多,缺乏一定情境的交流对话,互动较少。如表演区没有观众,表演者“自说自话”缺乏表演的激情,小吃店营业员没有生意,银行职员多数时间坐着发呆。

教师的表现:

游戏与学习概念混淆。游戏成为教学活动的补充与延伸,特别是美工区中放置某些教学活动未完成的绘画和手工,部分教师还在为幼儿“补课”。

预设内容占多数。游戏材料大多数为成品和半成品,操作材料目标指向性强,可供幼儿自主选择的材料较少。

教师很忙。教师是“总指挥”,幼儿选错区或者跑错区了要管,材料没有了要管,幼儿需要帮助要指导,幼儿争执要维持纪律……教师高控现象普遍。

我们发现:当前的“游戏”状态孩子们已经习以为常,觉得应该是这样,不再思考还可以怎么样。教师存在着片面的认识和指导,如忽视幼儿的自主自发生成游戏,强调教师的设计;忽视幼儿自由的表现,强调游戏的统一表现;忽视游戏过程,强调游戏结果。在幼儿自发游戏中,教师对指导尺度的把握感到困惑。如,当教师看见扮演妈妈的幼儿烧饭不像样时,主观地让其观看老师的示范,再让该幼儿照着做一遍。实际上这是教师对游戏进程的不恰当干扰,剥夺了幼儿自主自由游戏的权利。

我们认为:自主游戏强调“自主”,强调游戏的主题由幼儿自己创造和决定;强调游戏的过程由幼儿自己安排和设计,其组织形式是多样的。因此,急需对自主游戏进行改造,还孩子一个个性化的自主游戏,让孩子的游戏真正成为自己领导自己的游戏。

二、真释概念,正确解读区域自主游戏

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倡导下,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这些学习活动往往是放置在区域中进行的,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关注。但部分教师将区域化的学习活动与区域自主游戏相混淆,导致了教师主控严重的现象。

1.辨析区域、区域活动与游戏的概念。我们通过教研活动来理清这些概念:区域,就是一个空间,是一个放置材料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地方。区域活动,就是在区域中发生的活动,它可能是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也可能是幼儿自主选择的非游戏活动,还有可能是教师计划安排的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或是教师直接指导的学习活动。

2.关注区域自主游戏的特殊价值。自主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与想法来使用游戏材料,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并进行自主体验。正如专家所言:“幼儿游戏着,即学习着。幼儿的个性应得到广泛的发展,这包括促进其想象力、主动性与自主性的发展”,“自主游戏给幼儿以机会,选择游戏方式与游戏伙伴,并决定游戏进程。这种游戏形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三、从零开始,走近孩子本真的游戏

1.零点起步,感受精彩时刻。俗话说:旁观者清。为了让老师们能做这样一个合理的“旁观者”,我们提出如下要求:

(1)每周每个教师组织一次下午游戏活动。(需明确:是游戏不是学习活动。)

(2)改变原有模式,教师对孩子的游戏只提出两点规则,一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二是注意安全。

(3)除安全外教师不参与幼儿的游戏,静静地做个观察者,并至少每次观察一名幼儿,记录他(她)的行为。

当提出要求之后,老师的反响比较强烈:有的担心,有的茫然,有的质疑。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决定试行两周,两周后研讨,或调整或继续。

两周后,老师们是这样说的:

王老师说:孩子听见可以自由选择特别兴奋,我发现没有我之后孩子们很会玩,没有出现我担心的混乱场面,反而想出的点子比平时多。

胡老师说:建构区中小华拿起薯片罐,自由玩出各种花样。小明看见后开始学样,两人慢慢有了交流,平时不说话的小华明显成为领导者,两人玩了好一会儿,才开始用薯片罐垒高。我发现孩子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我们老师所想象的那样,他们对薯片罐先是转着玩,再滚着玩,然后两个薯片罐相互撞击……最后才开始我们平常教的垒高等动作。我想孩子只有在充分了解材料后才会挖掘材料的其他操作,有时候我们的做法是否“拔苗助长”了?

周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对突如其来的自由选择有点意外,不知道玩什么。后来有一群孩子从星期天的“玩”中找到了“摩天轮”的主题,但发现没有游戏材料。我情急之下指了指准备进行户外体育运动的小器械,结果发现孩子的创造力不容小觑……而没有找到主题和材料的孩子明显没有这群孩子投入。

我们的反思与调整——

(1)适当材料能为幼儿游戏提供支持。在游戏中,适当提供材料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但教师不需要预设材料的玩法,所以,废旧材料或一些游戏指向不明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想象。

(2)为幼儿顺利确定游戏主题提供帮助。在游戏中,教师不需要预设游戏的过程,但在孩子讨论意见不统一时,可以帮助他们尽快找到游戏主题,并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游戏方式与内容。

2.允许孩子更多的“自由”。比如,为了扩大孩子的游戏空间,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室外、走廊等空间,允许他们搬动柜子、椅子等较为固定的东西,老师为他们提供协助。

通过两周的试行时间,老师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在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里,老师们深深感到区域自主游戏展现出的幼儿自发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魅力。我们把此次“改造”行动,总结为这样一句话:老师,请大胆放手吧!

行动1——放手,让孩子自主设置游戏情境

孩子是游戏的“主人”,他们对游戏的场地应该有决定权。在创设游戏环境的过程中,只要在确保安全、同伴认可的基础上,孩子们可以自己变动橱柜、地毯等一切区域内的东西。

(1)创新使用固定环境。教师利用教室的角落、固定墙面等空间创设相对固定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对这些空间与环境进行创新使用。如大二班小朋友将阅读区的地毯变成了“海南岛的沙滩”,不仅为看书的孩子增加了游戏情趣,也大大拓展了区域的功能。

(2)合理利用“游离”环境。有些游戏环境无法事先设置,需要在游戏的进行中来确定。如大班孩子玩起了“骑马场”游戏,马儿累了,需要睡觉,孩子们在教室里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老师引导他们来到走廊的柱子边,孩子们立即想到马儿是拴着睡觉的。这就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创设、建构游戏环境的机会。

行动2——放手,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内容

福禄贝尔指出:“自发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他揭示了游戏在于儿童的内部需要和自发活动这一游戏本质。

(1)鼓励自发组织。幼儿是借助游戏角色来体验生活的,所以“玩什么”应该反映孩子的真实需要,和谁一起玩,怎么玩,孩子之间可以自发组织共同确立主题、规则、内容,这些约定只要游戏者觉得合理并认可便可,不需要教师的介入。这就充分保证了孩子们的交往自由、交流自主、合作自愿。

(2)体现自由探索。鼓励幼儿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想探索什么,怎样去探索,探索到什么程度,都是幼儿自由自主决定的。我们的主张是:不求同一水平,让每个幼儿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学习者,一个富有个性的探索者。

行动3——放手,让孩子自主操作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的设计与提供是幼儿游戏的基本保障,幼儿是在操作、摆弄、探索游戏材料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经验、建构新知的。游戏材料应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引发幼儿产生新的游戏情节,促进幼儿自由表达表现。

(1)材料需具备丰富性。提供多样的游戏材料,如半成品式材料、替代材料、自然材料等,让孩子们自主操作,以物代物,从中呈现更多发散思维。如“娃娃家”中,孩子们用教师提供的彩色纸条当面条,“理发店”将它卷成假发,小舞台中则成了小演员手中飞舞的飘带……这种半成品材料给了幼儿更多创造性操作材料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

(2)设立废旧材料区。除了专用的工具与材料,每个班级还设立了材料收集区,教师将他们分门别类,为幼儿创造性使用、一物多用提供支持。如“小舞台”的演员需要望远镜,可以到材料区找两个卷筒纸芯,捆绑制作而成。“娃娃家”的妈妈要带宝宝出游,可以到材料区选择纱巾当娃娃的披风。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自由利用、操作游戏材料,不仅拓展了材料的功能,也能更好地发挥材料的价值。

四、回眸审视,学会观察和等待

回顾本次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孩子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散发出的童话般的诗意,并强烈感觉到自己在自主游戏中的角色定位的失衡。虽然认识到在自主游戏中教师是孩子们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但要放弃权威,退到游戏幕后,做孩子们自主游戏的“旁观者”,还远远不行。

因此我们倡导努力做“隐形人”,学会对自己说:

1.“后一点,再往后站一点”。理念上教师已经从台前走到幕后,行动上还需要坚持隐性指导的原则,通过材料投放、环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间接地进行指导。

2.“睁大你的眼,闭紧你的嘴”。在区域自主游戏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记录孩子的表现,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孩子的成长,减少干预,不急于提供帮助,学会放手、学会等待,在幼儿真正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宜的支持。

猜你喜欢
改造区域游戏
分割区域
区域发展篇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