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玉的田园诗

2017-04-15 19:14李继敏
东坡赤壁诗词 2016年6期
关键词:田园诗农家诗人

李继敏

我国田园诗的鼻祖是东晋归隐诗人陶渊明。他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他巧妙地将情、景、理,融为一体,描述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其诗风清新淡雅,淳朴自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隋唐以后,很多以田园诗作著称的诗人陆续涌现,如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都直接或间接接受了陶渊明的影响。田园诗因扎根于社会底层反映农民生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故能传承千年而不衰。在当代诗歌领域里,仍占有一席之地。皖西青年诗人张孝玉,就是田园诗人之一。

张孝玉生在农村,長在农村,田园风光是他的胎记,山村农舍是他的襁褓。他跟着农谚呀呀学语,扯着牛尾跚跚学步,进了校门他是学生,放学回家他是农民。他当过教师,教的是农村娃。后来闯入都市,他当的是农民工。而今,在阜阳经商,离老家一百多里,每年仍回去几趟。因为,他的根一直深深扎在那片沙土地里。他的心,一直牵挂着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有他思念的亲邻好友,有他追求的人生美梦,有他终生不改的乡土气息,有他难以割舍的桑梓情怀。他有扎实的农耕经历和深厚的农民情感,作为诗人,他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田园诗为主的创作道路。写田园诗,他得天独厚,得心应手。因而初出茅庐,便崭露头角,一鸣惊人。看似偶然,却是必然。

田园诗的概念,古今有别。《辞海·文学分册》的解释是:“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旧时代的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表现出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这显然是对古代田园诗而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简单明了:“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这才是现代的田园诗,愚以为确切地说,现代田园诗其实应称作“三农”(农民、农村、农业)诗,以免与古代的田园诗混为一谈。张孝玉虽然年轻,却不幼稚。他敏锐地发现,古今田园诗有本质的差别。“古卷田园笔造情,难和今日共天平。”(《乡村寻春》)若非长期从事农村创作且经过艰苦的探索追求,岂能得出如此深刻的认识。所以他绝无“造情”之作。在孝玉已出版的几本诗集中,三农诗约占一半。他是名副其实的现代田园诗人,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真情实感,吐露心声

诗贵情真,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没有真情实感就不能征服读者,引起共鸣。所以,诗人必须发自肺腑,吐露心声。《村塘残荷》:“秋来旧事几人知?可奈无聊抹泪滋。开过花妍香彻骨,结成藕断尚连丝。恰如巨著单元止,正好精斟句读疵。不负时光余地给,剪裁来岁一塘诗。”诗人借残荷回忆一段村塘旧事。先是花香彻骨,后是藕断丝连。那也许是他难言的“隐私”,昔日无人知晓,而今却向读者捧心倾诉。“不负时光余地给,剪裁来岁一塘诗”既是他的美好愿望,更是他的奋斗目标。他信心十足,定能早日实现。《棉花》:“天赋斯株别样材,不容七彩乱胚胎。玉盆只许闲庭置,野卉单能碍稼开。敢与层云争洁白,常帮慈母释温怀。寄语吟花君子辈,请换民生新体材。”古今咏花诗无数,但至少我尚未见过咏棉花的。《唐诗多功能词典》收入54种花卉却无棉花。也许是编者视棉花为非花。孝玉是农民,且多年亲自种棉。他用种棉的真情实感,歌颂棉农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深深体会到其中的甘苦,所以才能由衷地发出“请换民生新体材”的呼喊。

二、贴近生活,纯朴自然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基础,脱离现实生活的诗文如海市蜃楼,华而不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今流行公式化的“口号诗”,满纸豪言壮语,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孝玉之诗,谋篇造句,绝无隔岸观火的无病呻吟。《村居即事》:“收尽午粮忙稻秧,村间燕子更帮忙。学施农药拜师傅,围坐垂杨作课堂。”科学种植,是新时代、新农村的新事物。祖祖辈辈守田耕种的老农,而今却要拜师学艺才能种好田地。诗人将这一寻常的农村琐事摄入诗篇,反映了当代农民与时俱进的新思考、新潮流,既别致又真实。《农家春》:“繁花斗艳带香飘,塘漾鱼群鸭戏潮。敞亮楼房新燕语,含烟杨柳早莺娇。铁牛破雾耕田野,农户捞泥育稻苗。始信农家风景好,高歌唱彻小康谣。”诗中着笔的池塘、鱼鸭、楼房、燕莺、杨柳、铁牛、捞泥育秧,虽全是农村的常见景物,却包含朴素自然的农民情感,可见诗人有深厚扎实的生活基础。难怪放翁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三、词境意远,平中见奇

诗人吟诗,往往是触景生情才诗兴迸发。通过描景抒发情感,将主观的情,融于客观的景中,形成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论家将这种境界称为意境。《秋夜村居》:“犬吠野村静,河边远壑清。桂香家院散,锅沸月儿升。短信越江岭,相期在海宁。枕边寻好梦,窗外乱鸡鸣。”首颔两联写景,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村院秋夜图”,颈尾两联抒情,诗人身卧村院,心却飞越江岭,直抵海宁而寻得好梦。悠远美好的意境,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农家小院之杏》:“院里杏花芳,祈她早出墙。农家人大度,最忌锁春光。”这里借用叶绍翁《游园不值》“红杏出墙”的名句翻新成诗,原诗赞美江南春意盎然,勃勃生机,但“红杏出墙”在而今却是贬义词,成了“出轨”的雅称。孝玉既不泥古,更不从俗,却针对叶诗中的“春色关不住”反其意而吟之,歌颂了当代农民无私奉献的宽阔胸襟和高风亮节。需要说明的是,孝玉唱的这个“反调”,并未否定叶诗。叶绍翁游而不值(未能进入)的是富人名园,主人欲关春色却关不住,孝玉写的是农家小院,农民“最忌锁春光”。围院的主人不同,对待春光的态度却相反。农民与显贵,两者的人格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小院之杏,在农村司空见惯,咏杏诗在当代触目皆是,而诗人能从这些平常小事中,发掘出与众不同令人深思的警句,可谓奇思妙想,别开生面。袁枚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诗。”(《遣兴》)孝玉的诗,可为此论作证。

四、练字锻句,精益求精

诗的语言最精炼,必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所以,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在《题诗后》写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苦吟》中也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颈须”。孝玉在这方面也付出很大的努力,初步取得了一定成绩。《小住慕义畈山村》:“霞红水绿醒高岑,凝练丹青意境新。莫道杏花无媚态,出墙自可醉行人。”醒、醉二字,得之不易。醒岑、醉人二者互为反义,形成对比反衬。一个醉字,点出杏花神韵,是诗眼,使全诗传神生辉。《田园杂兴》:“春到农家上小楼,翠烟笼水梦盈舟。新闻忽报田租免,一夜东风绿满畴。”诗人从侧面写农民对中央免征农业税新政的反应,前两句写春景,看似与主题无关,实为末句做了铺垫。“春上小楼”“烟梦盈舟”,语虽荒唐却无理有情。关键的第三句则故意转得平淡,看似漫不经心,却为末句蓄足气势,一触即发。所以,末句水到渠成,无须直写农民的反应。其欢欣鼓舞的情形,不语自明。一夜东风绿满畴,各有所指,难动一字。诗人炼字锻句的功力可见一斑。孝玉精益求精的诗作与名家相比,当然算不上精品,但他的苦吟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提倡。

孝玉毕竟是初入道的年轻诗人,受阅历、思想和文学修养的限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好在他广泛接触名家,登门求教不耻下问,其作品逐步成熟,渐臻完美,必然指日可待。

2013年,孝玉的第三本诗集《旭日堂诗选》出版,我读后信口打油一首:“读卷神登旭日堂,琳琅满目映霞光。春花夏草吐灵气,冬雪秋风扯愁肠。家国城乡施厚爱,亲朋邻里入华章。诗坛新秀标新意,淮岸奇葩四海香。”重拾旧作,结束本文,也算是对孝玉的祝贺吧。

猜你喜欢
田园诗农家诗人
田园诗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农家杏树
“诗人”老爸
愤怒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