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康俊偈 孔繁星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中文社科文献英译可读性研究
李 燕 康俊偈 孔繁星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社科文献的英译架起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桥梁。但由于文化差异、思维差异和语言差异,社科文献英译的质量和可读性有待提高。文章研究了提高社科文献英语译文可读性的方法,如音译法的使用原则,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如何利用翻译工具根据语境慎选词等。
社科文献;可读性;音译;中式英语;结构调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注重引进西方文化,西学东渐,而没有重视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中文社科文献的英译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社科文献英语译文的可读性差,致使很多西方人读不懂中国社科文献的英语译文。要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社科文献英语译文的可读性亟需提高。
提高可读性,首先要消除文化障碍。我国的学术期刊社科文献包罗万象,有校勘、辨伪、训诂等考据之学,诗、词、歌、赋、曲等词章之学,经、子、玄、佛、哲学、宗教等原理之学,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史、地等实用之学等,包含着诸多的文化因素,因此,西方人读懂中文文献英语译文的过程,实际也是读懂中国文化的过程。何刚强认为,“文化语境同翻译是息息相关的,将翻译现象纳入文化语境,翻译便不仅仅是一种文本语言意义的转换行为,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传介过程。将一种包含异质因素的外来文化植入另一种文化,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文化现象,涉及到众多的非语言因素。”[1]
音译法是翻译文化元素时常用的方法,可以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又比较简便。但音译法泛滥无疑会造成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阅读障碍。因此,音译法的使用要把握一个原则,这就是玄奘在进行印度佛经翻译时提出的“五不翻”原则。在五种情况下,为充分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和原汁原味采取音译法:一是“秘密故不翻”,保留其神秘性,获得字面之外的效果;二是“多义故不翻”,因为译成其中任何一种含义,都会造成其他几种含义的缺失;三是“此无故不翻”,是说在目标语文化中没有的事物名称不翻译,现在我们依据这一原则进行专有名词的音译;四是“顺古故不翻”,是说约定俗成的音译不再翻,因为已在目标语中广泛使用了;五是“生善故不翻”,是指如果译的话可能削弱原本的神圣和人们的敬重感,此时进行音译。“五不翻原则”要求在以上五种情况下采取音译法,但是要正确理解玄奘大师的“五不翻”原则,不要使其成为翻译偷懒的借口。玄奘的“多义故不翻”中的“多义”不仅是说一词有多重含义,而且指在该语境下同时具有多个含义,这种情况如果译成该语境下的任何一种含义,都会造成词义的缺失,造成理解的片面。这里的“多义”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一词多义,所以不能断章取义,见到多义词或词义重叠就音译显然是错误的。要把握玄奘的“五不翻”原则,还要考虑文化沟通的需要,不是见到专有名词就只用音译法,也不是见到文化色彩浓厚且在英语中无对应词就音译,更不是有多个对应词就音译。此外,音译时,可能的情况下加脚注,可以使英语读者看到英文就明白其含义了。如“杂剧”译成“Zaju,poetic drama set tomusic”,英语读者便会一目了然。
提高可读性还要避免中式英语。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注意文化差异造成的思维差异和语言表达差异,避免翻译腔。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当我们把汉语译成英语时,也会无意识地把汉语的语言特征迁移到英语中。翻译时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不伦不类的中式英语,让西方读者不知所以然。因此翻译时要注意进行表达方式的转换。如,汉语常用人称做主语,是主题式主语,英语常用抽象词做主语,或动作的承受者做主语,汉译英必要时需进行人称的转换;汉语习惯后重心,英语习惯前重心;汉语常用主动句式,英语常用被动句式;汉语采用链状结构,英语采用树形结构等。
汉译英时常需进行语序的转换和句子结构的调整,有时需把汉语散句缀成英语长句。如:
老年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比较困难。
译文一:Old men adapt tonewlivingsurroundings difficultly.(误)
译文二: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senior citizens to adapt to the newlivingsurroundings.(正)
翻译时,常会看到很多类似译文一的汉语式英语,貌似正确,可是让不懂汉语的人来读这种英语是根本无法理解的。又如笔者在编译绥化学院学报的摘要时,有篇摘要中提到“初入洛时间”、“初仕晋时间”、“几次入洛”,作者译成了“the time of entering to Luoyang and working here,times of entering to Luoyang乍看似乎是对的,但实际是典型的中式英语,按英语思维回译成汉语,就不再是原句了,意思发生了扭曲,不仅英语读者看不懂,而且没有传达出隐含的文化因素。译者首先要了解文化背景,是谁入洛?翻译时需要进行背景性增词,修改后为“the first time when Lu Ji entered the cityof Luoyangand the time when Lu Ji began to be an official ofthe Jin DynastyandhowmanytimesheenteredLuoyangonearth.”。
词汇是篇章的基础,词汇障碍是影响可读性的重要因素。张辉的《从文体学角度论摘要的汉英翻译》中提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将原文语义信息、风格信息和文化信息转移到译入语的过程,”“有些译者在翻译时,不去深层次理解原文,所以翻译的选词过程中就会忽略词汇的专业性,造成读者无法识别”。[2]怎样减少阅读的词汇障碍呢?
基于读者关照的出发点,用词要谨慎,准确才能恰当地传达原意,才能使英语读者读懂,不造成信息的误读和阅读的障碍。如笔者在编译时遇到一篇有关诗学中诗体美学的文章,“妙造”是这篇文章的核心词。对于“妙造”的翻译,作者用了“wonderful made”,这表面上似乎是按对应词进行的翻译,实际是机器翻译,不仅语法错误,而且太直白,笔者在牛津高阶词典中找到了“well-turned”一词,意思是“措辞巧妙;外形优美”,正是这篇诗体美学文章想要表达的这层意思,“well-turned”这个传神的译文恰当地表达了汉语含义,完好地进行了文化信息的传递。所以翻译时要避免闭门造车和想当然的词对词翻译,尤其是对于考据、辞章等中国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译者本人首先要理解汉语文化词的本意,再确定合适的英语译文,确保英语译文能恰当传达汉语词语的字面义和引申义。
中国文化特有词汇中最典型的词汇——中华文化典籍中的古汉语词汇,语言简练,由于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意义,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又由于年代久远,很多词义发生了变迁,在翻译时要非常谨慎,先要弄清本意,再进行翻译,避免误译。如在翻译“《须贾大夫谇范叔》”时,“须贾”在汉语词典中是姓,大夫在各种网络英语词典中少有解释,给出的译文大多是“doctor”,最后笔者在吴光华主编的《汉英大词典》中找到了符合这一语境的译文“seniorofficialin feudalChina”。“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思是[书]1.斥责;诘问;2.谏诤。[3]哪个才是这个语境下“谇”真正的对应词?了解剧情才得知,须贾拷打审问范雎,并不是谏诤。进一步分析剧情,得知是须贾把自己遭遇归咎于范雎,所以确定用“blame”更为合适。
审慎对待一词多义。汉语有多个英语近义对应词时,不能拿过来一词就用,即使让人脱口而出的词,如果有很多词可用,必须进行推敲,看哪个词能标准、恰当、准确地反映原作意图,通过比较这些词的细微差别而审慎选择。如“农民”对应词应为“farmer”,“peasant”用来指昔日或贫穷国家的农民,小农或佃农,是非正式词汇,如同老粗、土包子、没教养的人。提到“引用”一词,引用数据时对应词应为“cite”,引用别人的话对应词应为“quote”。又如困难,“hard”和“difficult”意思极为相近,但“hard”没有“difficult”正式。再如“产生于”,“come from”,“arise from”和“originate in/from”都表示“产生于”,但“come from”表“来源”,“arise from”表示“随之带来的后果”,“originate from/in”表示“开始存在”。翻译时必须注意英语词汇的用法和搭配,不能由于想当然而让目标语读者不知所以然。
不能盲目迷信词典。有译者从词典里找到词抓起就用,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好像词典就是自己最可靠的权威,其实不然。如“新生代作家”里的“新生代”在汉英词典中的对应词是进化论上的地质时代“kainozoic era”和“cenozoic era”[4],但在新生代作家这一语境下的“新生代”,并没有进化论上的意义,指的是人,即“新一代作家”,所以不能采用汉英词典的对应词,而应采用“newgeneration”。语言是无形的,变化的,要考虑同一个词在不同场景下的确切含义,不能盲目轻信任何一本词典,因为词典是静态的,语言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足够权威和全面、能够囊括所有语言环境及出现的所有对应词汇的词典是不存在的。一定要有审慎的态度,看似别无选择时,再做一下其他途径的尝试,很快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提高社科文献摘要的英译质量,译者忘我的钻研精神、批判性思维、丰富的百科知识、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是必备的前提。译者要学会正确利用电子工具和平行文本弥补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不足,批判性思维要贯穿摘要英译全过程。对于已被他人使用的译法要有批判性思维和怀疑态度,验证准确后再使用。不假思索地照搬,很可能造成翻译失误。对词汇选择反复推敲,对句子反复润色,才能实现最佳的译文效果,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的传播及提高其影响力。
[1]何刚强.翻译通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27.
[2]张辉.从文体学角度论摘要的汉英翻译[J].社会科学论坛,2006(8):145-146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07.
[4]吴光华.汉英大辞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816.
[责任编辑 靳开宇]
ExplorationoftheReadabilityoftheEnglishTranslationof Chinese
SocialScienceLiterature
Li Yan Kang Junjie Kong Fanxing
(Suihua University,Suihua,Heilongjiang 152061)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serves as a bridge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But due to differences in culture,thinking and language,its quality and readability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This paper probes into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the readabi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such as how to use transliteration,how to avoid Chinglish and how to use translation tools to select corresponding words with great car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readability;transliteration;Chinglish;structural adjustment
H319
A
2095-0438(2017)03-0097-03
2016-11-01
李燕(1970-),女,黑龙江鹤岗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201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E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