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有, 臧 宏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已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至今已开展了六个“五年普法活动”,2016年又开启了第七个“五年普法活动”。面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客观需要以及全民普法活动的具体要求,高校法治教育始终担当着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历史重任,其自身也经历了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到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历史嬗变。以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与目标为依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具体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始于1982年思想品德课首次设立时期的初级民主法制知识教育;二是始于1986年法律基础课独立开始时期的法律常识教育;三是始于1998年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时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教育;四是始于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时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五是始于2014年至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教育。探讨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其取向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高校法治教育的性质和地位以及教育目标和内容,更有效地开展高校法治教育,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恢复与建设的新时期。1982年10月,在恢复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同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把思想品德课列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并且从开设伊始它就承担着大学生民主法制教育的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品德课的正式设立,标志着改革开放新时期高校法制教育的开端,尽管它当时没对法制教育作出专门的规定。1984年9月,教育部在结合各高校思想品德课开课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布针对高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对课程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等作出了明确要求。
高校法制教育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恢复,特别是立法进程的加快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早在1979年9月,在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通过之后,中共中央在《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文件精神中提出,要针对广大党员与群众进行有系统性的普法宣传,加强法制教育建设,在此基础上各级组织和学校都在相关的政治课程中增加民主法制教育的内容。改革开放初期,高校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集中在刑法等实体法的学习和宣传上,这对于恢复和发展被破坏了的民主与法制、尽快摆脱法律虚无主义影响而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1982年《宪法》的制定及其有关的学习活动,为高校法制教育的模式确立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在《宪法》草案公布并交付全民讨论过程中,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一些大学生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还受到了立法机关的重视,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热情”[1]。《宪法》颁布后,各高校及时组织大学生学习和讨论,实际上成为一场民主与法制教育的实践课。其性质及其精神实际上也为高校法制教育确定了社会主义方向。1982年底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在大中专及中学开展学习宣传宪法的活动,提出要把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我国民主法制教育有序发展。
高校法制教育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阶段,就蕴含了其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定位。从改革开放伊始法制教育就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对各级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进行了统一规划,强调要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纪律、道德教育。其中纪律教育不久就被明确发展成为法制教育,并且在“一五”普法历史背景下,次年对把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规范化法制性教育的必修课。
1985年我国启动了持续至今的全民普法运动,当时作为普法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法制教育迎来法律基础课的正式设立。为落实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通知、决议的精神,把普及法律常识作为大学生法制性教育的重要路径,1986年9月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法制教育纳入高校课堂内容,形成独立的教育地位和课程名称。1987年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设置五个内容方向的思想品德课程,法律基础与形势与政策被列入必修课。从此,课程建设成为高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载体。法律基础课的出现,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法制教育的新形势,也为高校法制教育教学确立了正式课程方式。
法律基础课的正式开设与全民普法活动密切相关。肇始于1985年的第一个全民普法规划,此次普法启蒙运动是由上自下推进实施。198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的通知中指出,“全民普及法律常识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人们不仅学法、知法,更要自觉守法、用法。高校法制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如何将对全民普法教育的实效产生直接影响。从1985年至今的三十多年全民普法教育,宣传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思想、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逐步实现了普法活动的制度化和法治化转变,也为高校法制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实践载体。
作为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一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逐渐形成和推广。形式多样的民主法制实践活动,推动了大学生贴近社会生活,课堂之外的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为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之后的高校法制教育始终强调要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大学生法律行为能力的培养。以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法制教育,要求大学生知道宪法和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基本要点和法律精神,专注于系统全面法律知识的教育。
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把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作为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根本思想,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内容中确立依法治国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家主导意识思想。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促进高校法制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98方案”将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独立课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并明确规定其属于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高校法制教育开始增加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内容,其发展取向开始逐渐由“法制教育”转向了“法治教育”。同时,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施也促进了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养成和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当然要适应这种社会历史条件的转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大学生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增加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质的内容。
以法律基础课为核心的高校法制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教育目标和内容方面,实现了从法律常识教育向法律意识培育的转变。方案的法律基础课与之前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和目标相比,降低了对部门法知识的要求,增加了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观念培养。高校法制教育自此正式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和视域,与思想道德修养课一起构成思想品德课。在教育内容上更加强调法的基本理论和部门法并重的基本格局。1998年《法律基础教学大纲》十章内容中部门法就占了八章,涵盖几乎全部实体法和程序法,当时被形象地称为“法学概论”“法学压缩饼干”。
新世纪伊始,高校法制教育经历了又一次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正式出台。在“05方案”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新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和内涵并融入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正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4门课之一,其教育目标已经发展成为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
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容上的一个特点。把德治和法治的思想相结合,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历史要求,符合本土化的治国理政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大学生思想培养中践行国家意志的重要载体。2012年12月,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2]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符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这里法律意识是维护和形成独特的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行为模式,依托国家法制体系的强制性制约对个体进行自律与他律,从而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范畴之中的社会秩序和权利保障的目的。道德则是为人民提供内因式的行为参考,把义务性的导向作为对人们自律约束和舆论敬畏的行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并进入教材,为高校法制教育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大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念载入报告中,作为重大法治理念命题,十八大后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从2006年至201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进行了四次修订,吸收了上述最新的法治理论成果,更加注重对大学生法律理念与法律精神的领会与树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探索的国家之一,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蓝图和规律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法制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法治理念有更为准确的把握,巩固大学生在国家层面对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统一性,成为高校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议精神更加集中的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的思想,法制教育也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法治教育”的表述,标志着高校法制教育进入法治教育阶段。2015年修订版的教材充分吸收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加了有关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内容,宪法、法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成为高校法治教育教学的三个关键词。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期,如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方向,是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
第一,要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在理想和信念中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大学生是时代发展建设者的主力军,在未来法制建设的命运中大学生形成怎样的法制观念和法制素质,基本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未来。因此,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在法制自觉的基础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实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就是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方向,这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动力的价值意蕴。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等。高校法治教育要不断吸收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新观点、新论断,结合大学生法治生活的实际需要,从坚定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入手实施法治教育,让学生真正领会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唯一正确性、法治关乎自己的生活福祉。
第二,要突出宪法教育,增强社会主义宪法权威意识。宪法作为法律之母,把依法治国作为坚持法律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的前提,是大学生在提高法制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2014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国家宪法日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开展宪法教育和弘扬宪法精神,作为加强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的核心内容,要把宪法教育作为体制建设和机制建设的重要目标,整合现有的中小学宪法知识课程,研究制定新的宪法教育内容,结合新的宪法内容,形成科学的常态化教育机制。“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3]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要领会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精神,把自觉性和坚定性作为维护宪法尊严的精神动力,积极维护宪法权威,把维护宪法行为作为自身法制意识的共同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第三,要强化法治思维培育,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行为的自觉。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和高校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但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的养成仍然任重道远。法制精神确定法制思维的价值导向,坚持法制原则是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高校法治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是使大学生形成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让法治成为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4]拥有必要的法治行为能力,既要培养大学生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知识去预判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也要提高依法享有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的能力。高校法制教育在教学课堂中始终体现的就是法律权利和义务,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也是法律权利义务中的行为主线。高校法治教育的整个运行过程始终都要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他们自我教育和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主动性,引导大学生联系其生活实际,树立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制思想和法制习惯,使他们能够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 陈大文,刘一睿.改革开放30年高校法制教育发展回眸[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65-71.
[2] 栾淳钰,陈文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OC教学探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67-71.
[3] 龙海平,熊建生. 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05方案”实施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55-58.
[4]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2).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1).
[6] 让法治成为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法学专家谈法治精神的培养[N].光明日报,2014-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