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2017-04-14 01:12李建国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国学教材内容

■文/李建国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文/李建国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语文教学增加经典诵读的内容才是有效弘扬我国传统经典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融入经典内容很有必要,这必须引起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足够重视。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上来看,经典的内容比较少,甚至少于摘选的国外的文章,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学经典的严重缺失,认为背几首古代诗歌就是学习经典了,这是不正确的思想。我国的经典不仅仅局限于唐诗宋词的背诵,更多的是诸子百家的思想结晶,特别是儒家经典。通过不断诵读这些内容,学生即使不明白这些内容是什么意思,也可以从中受到熏陶,同时这也是对于我国经典的有效传承。国学经典的缺失,一部分是教材编写的原因,另一部分是教师自己的认识。虽然有些年长的教师会在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主动增加经典诵读的内容,但毕竟是少数。因此,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也任重道远。

二、增加经典诵读的意义

经典诵读可以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通过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了解名家思想、体会大家风范,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经典诵读对学生自然而然的影响。同时,经典诵读是与时俱进的象征,这是我国社会实际以及具体国情所要求的,也是我国的主流思想,特别是儒家经典与时代精神在当下的融合。

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1.以教材为主,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的经典诵读内容应该与他们的发展特点相结合,如果脱离发展特点,选取较为困难的诗词或者经典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抹杀了最初诵读经典的初衷。因此教材的选取往往是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进行编排的。当然教材的内容远远不够,这就需要进行课外的扩展,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选取合适的诵读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维持学生对于经典的诵读热情。《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因此内容的选择也要根据教材的版本、地区以及学校的需要选取合适的内容。

2.良好氛围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诵读经典的重要环境因素,良好的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情与阅读兴趣。首先是学习环境,在教室的布置上应具有国学经典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最终实现连墙壁都会说话的目标。”由此可见,环境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和帮助。其次是逐渐改变学校的学习风气,使国学学习的氛围弥漫在校园中,处处可见诵读经典的影子。再次开展一系列的国学诵读活动,增强学生对于国学学习的意识。最后,教师一定要起好带头作用,营造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

3.有效使用课堂时间。

有效利用教材中本就不多的经典内容,讲好这一文章,使学生更为直接地感受到国学的魅力。国学的经典内容通常要不断进行诵读,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于经典内容的把握与了解,达到国学经典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进行个人诵读、分组诵读、跟随音频诵读及情景诵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诵读式教学。教师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核心都放在诵读上,既锻炼了学生朗诵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特别是我国的诗歌以及散文,都包含着音韵美、节奏感,在诵读的过程中有效把握这一特点是诵读的关键。

总之,就目前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形势而言,在小学语文中加入经典诵读的内容是我国当前的教学要求,也是学生今后自身的发展要求。通过选取合适的诵读内容,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以及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等逐渐提高国学经典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国学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垂”改成“掉”,好不好?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主要内容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