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彬
(河北工程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张舜民《郴行录》考述
刘秋彬
(河北工程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郴行录》是宋人张舜民元丰六年赴任监郴州酒税时所撰日记体游记,从游记文学和文献学的角度看,都有极高的价值。今存《郴行录》六十八条中条目失序和不可解之处甚多,但只要对文中所涉时间、地点加以考证,仍可清晰地梳理出张舜民赴任历时及路线。将《郴行录》和宋人其他此类游记捉置一处,则反映出宋代的制度文化及士大夫的政治品格。
张舜民;郴行录;条目失序;历时;路线
《郴行录》是宋人张舜民元丰六年(1083年)赴任监郴州酒税时所撰日记体游记,收录在《画墁集》中,今存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梅新林先生《张舜民〈郴行录〉考论》一文详考其版本流传情况,认为从游记文学和文献学的角度看,《郴行录》都有极高的价值。[1]今存《郴行录》六十八条中条目失序和不可解之处甚多,若加以考证和厘清,从中可窥出宋代官员的赴任情况。今人编《全宋文》以知不足斋丛书《画墁集》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并参照丛书集成初编本,将《画墁集》厘为八卷,其中卷五、卷六为《郴行录》。[2]323-345今以《全宋文》所收录《郴行录》为本,略加考论。
《郴行录》开端已佚,不记月,用干支记日,共六十八条。据文中内容,参照陈垣《二十史朔闰表》[3]130可考出具体月日,如三十七条“戊子,群会于萧相楼,是夕中秋”,上下推算,起始“丁丑,拜双庙”条日期为五月初二,结束“戊子,雨,晚往花药山寺浴”条为十二月十八。①文中所考日期除特别注明外,皆指旧历,下同。《郴行录》条目中失序和不可解之处如下:
其一,三条“辛卯,次洪泽口,过龟山寺”,四条“壬辰,次虹县”,五条“乙未,次泗州”。洪泽口、龟山寺在泗州(今属江苏),虹县属宿州(今属安徽)。[4]329张舜民沿汴水东行顺序应先虹县,后洪泽口、泗州,此则是先至洪泽口再西行折返虹县,后复至泗州。或张舜民行程本如此,或后人辑录时三条与四条次序颠倒。
其二,十条“己酉至太平兴国观,即唐九天采访使者庙,熙宁中册封应元保运真君”,“殿外阶下有石一株,曰刘仙石,扣之即开,刘仙自此出入监宫”。按文中时序,“己酉”为六月初五,所记“太平兴国观”“刘仙石”在庐山,属江南西路(今属江西)。[5]94-98考九条“甲辰,入运河,舣舟洪泽间”为五月二十九,十一条“辛亥,同辛大观游杨氏园、紫极宫,皆山阳之胜”为六月初七,则是行于泗州、楚州间,属淮南东路(今属江苏),中间忽窜入江南西路,尤为突兀。考四十三条“甲辰,群会于庾公楼,在衙城北。庾亮镇浔阳,经始其事,废兴久矣。俯瞰江湓,南望庐阜,北穷梦泽”,“甲辰”为九月初二,所记“庾公楼”“浔阳”“庐阜”在江州(今属江西),[6]347-363故十条应置于四十三条后,为九月初七(己酉)。
其三,五十一条“戊寅,阴。早率檀宣义游魏夫人阁”。按文中时序“戊寅”为十月初六。考五十条“丙子会,群登石城”在十月初四,所记“鹦鹉洲”“黄鹤楼”在鄂州。[6]597-603五十二条“己卯夜雨……过五家洲。
江流两山之间,势尤偪狭而水急”在十月初七,五十五条“丙戌,观万石船”在十月十四,岳州,鄂州、岳州皆属荆湖北路(今属湖北)。五十一条中“魏夫人”即晋代魏华存,被封为南岳夫人。[7]356-361“魏夫人阁”即紫虚阁,在衡山,属荆湖南路。①宋陈田夫《影宋刊南岳总胜集》中紫虚阁条:“去庙西三里,在天柱峰南下,唐天宝年建,马氏据湖湘复重修葺。至本朝天圣中,得旨再修,前后止号魏阁。景祐中,赐‘紫虚元君之阁’六字为额,兼赐袆褕之服并钱,置田以赡道众。后政和五年改赐‘黄庭观阁’,下有石坛,阔丈余,名飞流坛。旧记云:‘夫人昔自抚州乘之飞至此’。”光绪丙午叶氏校刊本。六十七条“丁丑阴,朝谒岳祠,退食真君观,谒北门侍郎神位,食后率檀宣义登山”,记载十月初七与檀宣义同登衡山,故五十一条应置于六十七条后,“戊寅”为十二月初八。
其四,六十五条“癸酉十月朔,抛西岸,十里许,江转自西来,北望武口,又三十里过青山矶,临岸培塿”。“癸酉十月朔”即十月初一。从三十七条“戊子,群会于萧相楼,是夕中秋”到六十五条,以文中干支计算至此日已达105天,殊为乖谬。且六十四条“壬申,夜大雨”,为十二月初二;六十六条“丙子,如岳下”,为十二月初六。以所涉地名考,六十三条“昭潭”,[8]413六十四条“昭灵滩”“昭灵庙”“湘中”,六十六条“衡山县”皆位于荆湖南路,六十五条所记“武口”“青山矶”则位于荆湖北路。张舜民有诗残句“常思武口与樊山,南北相望一水间”[6]696。陆游《入蜀记》载:“过青山矶,多碎石及浅滩。晚泊白杨夹口,距鄂州三十里,陆行止十余里。”[9]149从时间及空间顺序看,六十五条应置于四十九条“丁卯,会食李令宅”(即九月二十五日在武昌令李观住所,见四十八条)和五十条“丙子会,群登石城”(即十月初三登城眺望鹦鹉洲)间。
其五,十七条“己丑立秋,是夜风雨”。依《二十史朔闰表》,考“己丑”为闰六月十五(8月1日),是日立秋于历法不合,或为文字舛误。
其六,六十二条“甲子,晴无风。发潭州……秦少游死藤州,其子护丧,藁殡潭州,黄鲁直有诗云‘长眠橘洲风雨寒’”。秦观卒于元符三年(1100年),此则非张舜民途中所记,当是后来补记或辑录者从他文增窜。
《郴行录》既有以上条目失序和不可解处,故被后人讥为“文义多有荒谬,其书在宋时已不足信”②清王文诰语,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44页注释引。,其价值也仅在于“经行交际,寒暑变迁,风土异同,以为好事之助”③语出元戴表元《书张浮休郴行录后》,载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册,第225页。。当然,“荒谬”更可能是由后人辑佚时未加详考造成,而非《郴行录》原文如此。只要对文中所涉时间、地点加以考证,仍可清晰地梳理出其赴任历时及路线,和宋人其他此类游记捉置一处,则反映出宋代的制度文化及士大夫的政治品格。
从《郴行录》首条“丁丑,拜双庙”由宋城(今河南商丘)出发④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庙在州南七里,参见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1页。,到六十八条“戊子,雨,晚往花药山寺浴”,张舜民赴郴州历时多达252天。若将六十八条视为其到郴州以后的活动,至六十七条“丁丑阴,朝谒岳祠”结束,用时也达241天(以上所考个别条目错乱之处并不影响总体时间)。其中自十九条“丁酉,陆彦回同年如金陵”,到二十九条“辛未发江宁,出秦淮西南行”,从闰六月二十三日到七月二十八日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停留月余。周煇《清波杂志》卷四“张芸叟迁谪”条记载:“芸叟迁流远谪,历时三,涉水六,过州十有五。自汴抵郴,所至留连。”[10]140所谓“历时三”是三月或三季,语焉不详。若是用八个月的时间去赴任,这确是宋代制度文化的别样景观。
宋代官员赴任有明确的期限规定,如:
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六月二十一日,吏部奏:“修立到诸州任之官限四十日,广南、福建路六十日,(本路待阙者,减半)余路三十日。自外赴在京官,依所在路程限。下班祗应事干急速放朝辞者,限五日到。以上并除程。(别音催发,或令兼程起发者,不在此限。)在京,以朝辞日。在外,以授告劄日。待阙,满日。非次阙,以得报日为始等条。”从之。[11]807
官员外任,以最远地区广南、福建论,程限为六十日。宋承唐制,官员外任除程限外,尚有装束假⑤唐代“假宁令”:“诸外官授讫,给假装束,其千里内千里者卅日,二千里内者五十日,三千里内者六十日,四千里内者七十日,过四千里者八十日。并除程。其假内欲赴任者,听之。若有事须早遣者,不用此。若京官身先在外,装束假减外官之半。”《唐天宝式令表》残卷,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编号:P2504。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21页引。。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诏:“应勅除及吏部注授幕职、令录、司理、判司、簿尉,自今除程给一月限,其川峡、岭南、福建路给两月,违者本州不得放上,护送
至阙,当除籍不齿。或被病,则所在投牒,长吏案验给公据,废痼未损,条其状以闻。”[12]475
“除籍不齿”即褫夺任官资格,这是宋初对赴官违限官员较为严厉的惩罚,后来则相对宽缓。《宋刑统》规定:“诸之官限满不赴者,一日笞十,十日加一等,罪只徒一年。即代到不还,减二等。疏议曰:依令,之官各有装束程限,限满不赴,一日笞十,十日加一等,罪只徒一年。其替人已到,淹留不还,准不赴任之程,减罪二等。其有田苗者,依令听待收田讫发遣,无田苗者依限须还。”[13]148《庆元条法事类》:“诸之官限满无故不赴者罪止杖一百。诸下班祗应之官而无故违限者一日杖六十,十日加一等,罪只徒一年。”[14]卷五虽然违限,但只要官员找出合理的缘由就可不受惩处,①宋代官员赴任延期被责情况较少见,见于记载的如熙宁元年黄庭坚赴任叶县尉逾期被镇相富弼下吏。黄庭坚《还家呈伯氏》:“强趋手板汝阳城,更责愆期被呵诟。法官毒螫草自摇,丞相霜威人避走。”下引山谷尝云:“思亲初到汝州时,镇相富公以予到官逾期下吏。”参见黄庭坚撰、刘尚荣校点《黄庭坚诗集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71页。且违限满一年或半年才另委官员替代。②元祐四年吏部言:“元祐编勅,官员赴任,违限满一年,不许放上。窃缘沿边使臣差遣有见阙处若候一年,方别注人,有妨职事。欲以远近添立日限,无故违限者,论如之官不赴律。满一年、沿边主兵官满半年,不以有无事故,本处三十日报所属别差官;系奏举者报元举奏处,并不得放上。未申报间到任者,听上。候到吏部,并降一等差遣;无等可降者,降一年名次,仍与远小处。”从之。(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0 334页。)(高宗建炎)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中书省言:“吏部四选将来差注,窃虑内有已授下差遣,却缘事托故,不肯赴任,不惟本处阙官,又碍本部差注。乞将今后拟过官并自合满赴任月日除程外,若违限半年,候官司报到,并作违年,听本部使阙。”从之。(乾道九年)九月四日,吏部言:“依法,之官违限一年除程不到者,报所属别差官,未报间亦听赴上。非次阙以得报日为始”。又敕:“淮南限一季,余路限半年,除呈(程)不到之人,并行使阙差人,见行遵守。”(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一〇、三五,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 562页下、2 575页上。)
政策如此宽松,因而官员外任,尤其赴边远州县,途中延宕时日者多,昼夜兼程者少。如景祐三年(1036年),欧阳修赴夷陵任,五月二十四日启程离京,九月十七日抵公安渡[15]1897-1905,十月二十六日到夷陵县[15]999。行程共用时五个月零两天,其中在楚州就盘桓17日。乾道六年(1170年),陆游赴夔州,闰五月十八日出发,十月二十七日抵达夔州,途中用时多达五个月零九天。[9]2,236乾道八年(1172年),范成大赴静江府(今广西桂林)任所,十二月七日自家乡苏州出发,乾道九年(1173年)三月十日到达,历时三个月零三天。[16]41-64欧阳修、陆游、范成大皆是宋代士大夫具有自律精神的标杆人物,其尚且如此,更遑论他人。
官员赴任历时颇长,除官员自身的原因(如身体衰病或扶老携幼家室之累难以疾行),更主要的原因是路线的选择。若有水陆两路可供选择,官员多弃陆路而选水路,如张舜民、欧阳修由京城外任南行,选择沿汴河东行至洪泽湖,入运河南下至长江,再溯江西行。与陆路相比,水路迂回缓慢且受自然气候条件限制,如开封至夷陵陆路一千六百里,而欧阳修“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15]997。官员外任返京亦如此,孔武仲元祐元年(1086年)由湘潭返京,“盖自长沙至于京师四十有二驿,赢粮秣马,期月而可至”,他选择水路,“自三月至于八月,乃抵东水门外”[17]260,耗时达五个月。
孔武仲描述元丰六年、元祐元年两次入京选择陆路和水路的不同情形:
时春冬之际,寒温交争,阴风怒号,霰雪横作,川草初茁,堤柳始芽。篮舆独行,无朋友谈笑之乐;邮舍孤寓,无子弟肩随之助。或长沙远水,极目无人;或折椽败壁,卧见星斗。其荒寒閴寂,有常情不堪其忧者。顾左右前后无可告语,念非寄翰墨章句之间,无以散其湮郁而宽其寂寥也。[17]262
若夫水道则不然,乱重湖,沿大江,溯长淮以入漕河。春冬则浅涸断流,夏秋则淫潦极望。不幸而遭焉,有至于经月而踌蹰,风起乎冥冥之间拔山而贯天,大声虽息而郁云未解,懵首而前,必有仓猝之惊,甚则覆溺之患。不幸而遭焉,则有至于踰旬而不进,谚云:‘迟者,速也。’篙兵柁师每以是见语。余虽欲速达,至于此则无以难之。然自余之行,见覆舟者三矣,以谨甚,故幸免。[17]260
陆路荒寂,水路凶险,那么宋人何以舍荒寂趋凶险?他们的解释多是由于身体原因而被动选择水路,“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15]997,“以力之不足陆也,乃谋舟行”[17]260。实质上,行程路线多是宋人主动选择的结果。汴河、运河、长江中下游沿岸,是宋代经济发达区域,又是繁华富庶、物产丰饶、山川秀美的人文渊薮。官员在赴任途中探幽寻胜,宴饮唱和,活动十分丰富,难怪乎后人称《于役
志》为“酒肉帐簿”①明王慎中语,参见明陶宗仪《说郛》,卷六十五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支撑官员旅途费用的来源有“驿券”“支赐”、地方政府的“公用钱”②雍熙四年(987年)八月甲辰,广南、西川、漳、泉、福建州县之官给券宿邮置诏:“应除授广南、西川、漳、泉、福建州县官等,访闻久居选调,多是贫虚,涉此长涂,将何以济。自今并另给券,宿于邮置。”(《宋大诏令集》,卷一百七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40页。)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诏:“自今差官出外,已支赐者毋给驿券,愿请驿券者不支赐。”(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七十,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623页。)“京朝官、三班外任无添给者,止续给之。京府按事畿内,幕职、州县出境比较钱谷,覆按刑狱,并给券。其赴任川峡者,给驿券,赴福建、广南者,所过给仓券,入本路给驿券,皆至任则止。”(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一百七十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145页。)关于宋代“公用钱”,参见张希清等编《宋代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私人襄助等,“廪禄之费耗,驿券之供给,何可胜数”③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京西转运使朱台符疏,参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939页。。
宋代优待官员的国策一方面激发了士大夫的参政热情和对皇权的认同,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怠政、惰政,行政效率低下。官员外任时喜政简讼清、山水优胜、气候温润的大郡,恶政冗务繁、气候恶劣的边远州县。途中流连山水,任所大兴亭台楼阁,固然可以得江山之助,赋逸兴诗篇,但无疑降低了政权机构的运行效率。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他们这样做是在用物质性个人生活的追求来冲抵皇权束缚下的精神困境和仕途失意。由于时限宽松和路线随意,宋代官员外任甚至贬谪途中大多从容不迫,诗文所抒发的情怀虽有些失意和伤感,但绝少像韩愈、柳宗元等唐人有着浓郁的悲凉和刻骨的痛楚。
[1]梅新林,崔小敬.张舜民《郴行录》考论[J].文献,2001,(1):151-157.
[2]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83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陈垣.二十史朔闰表[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4]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吴宗慈.庐山志[M].胡迎建,注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6]王象之.舆地纪胜[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7]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8]祝穆,祝洙.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9]蒋方.入蜀记校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0]刘永翔.清波杂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1]徐松.宋会要辑稿补编[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1988.
[1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3]窦仪.宋刑统[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M].北京:燕京大学图书馆,1948.
[15]欧阳修.于役志[M]//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16]范成大.骖鸾录[M]//孔凡礼.范成大笔记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002.
[17]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00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王 昕)
A Research of Chen Xing Lu by Zhang Shunmin in Song Dynasty
LIU Qiu-bin
(School of Arts&Law,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nering,Handan,Hebei 056038,China)
Chen Xing Lu is a travel note written by Zhang Shunmin on his way to his post for Chenzhou in the sixth year of Yuanfeng in the Song Dynasty.It has very high value of travel literature and document.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sorderly and unsolvable places in the book,we still can clarify Zhang Shunmin's travel time and route through a carefully research.Compared with other people's travel notes,Chen Xing Lu can reflect the institutional culture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political character of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Zhang Shunmin;Chen Xing Lu;entry disorder;travel time;route
I266.4
A
1673-1972(2017)01-0067-04
2017-07-08
河北工程大学博士专项基金研究计划“宋代集序与诗文传播”
刘秋彬(1973-),男,河北邯郸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