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东代城地望蠡测

2017-04-14 05:47孙继民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水经注蔚县方位

孙继民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春秋战国东代城地望蠡测

孙继民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代作为地名使用的情况非常复杂,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含义,关于东代城即战国赵桓子代都地望问题,以往诸家多认为即今蔚县代王城遗址。郦道元《水经注》在记述今蔚县一带水道时,至少提及三座与代有关的旧城遗址,今代王城遗址只是其中的一座。《水经注》所涉及的东代城地望,表明北大坪、小枣堡、任家庄一带理应是东代城所在。

春秋战国;东代城;地望

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代作为地名使用的情况非常复杂,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指独立的地区实体,如春秋时期的狄人代方国和赵嘉为代王的代王国;有时指半独立的政权实体,如刘喜、刘桓为代王的封国;有时指地方政区实体,如代郡、代县;有时指作为区域政治中心城市实体,如明人尹耕《代国考》所说的蔚废城;有时指区域地理单元,如泛指常山以北的代地。“代”含义如此不定,用法如此广泛和复杂,为了避免误会和歧义,本文所称的东代城专指一度作为赵国政治中心的城市实体即战国赵桓子立都的代城而言。

关于桓子代都地望问题,以往诸家多认为即今蔚县代王城遗址。自春秋至汉初,至少有数百年的时间,代国屡兴屡灭,难道它的政治中心都城就一直是长盛不衰、略无改徙吗?郦道元《水经注》在记述今蔚县一带水道时,至少提及三座与代有关的旧城遗址,今代王城遗址只是其中的一座。尹耕虽然首倡汉文帝之前代国都在今代王城遗址说,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考察,光绪本《蔚州志》作者及今人杨润平《代国新考》都对尹耕观点提出过不同意见①参见光绪本《蔚州志》卷五《地理志·古迹》代县故城条下按语。,但没有系统论证。本文拟专就《水经注》所涉及与代有关的三座旧城遗址之一的东代城地望问题谈一些推测性的意见,希望大家指正。

有关代都方位记载的早期文献首推《水经注》,考察东代城地望的具体方位需要从分析《水经注》的相关资料入手。《水经注疏》卷一三《漯水》记支流祁夷水称:

漯水又东流,祁夷水注之。水出平舒县,东径平舒县之故城南泽中……《魏土地记》曰: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代水所出,东北流,言代水,非也。……祁夷水又东北,径兰亭南,又东北,径石门关北……旧道出中山故关也。又东北流,水侧有故池。按《魏土地记》曰: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鱼池……池西北有代王台,东去代城四十里。祁夷水又东北,得飞狐谷。……《魏土地记》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关水西北流……径南舍亭西,又径句琐亭西,西北注祁夷水。祁夷水又东北流,径代城西。卢植言:初筑此城,板干一夜自移于此。故代西南五十里大泽中……营城自护,结苇为九门,于是就以为治,城圆匝而不方,周四十七里,开九门,更名其故城曰东城。……赵灭代,汉封孝文帝为代王……《魏土地记》曰:城内有二泉,一泉流出城西门,一泉流出城北门,二泉皆北注代水。祁夷水又东北,热水注之,水出绫罗泽,泽际有热水亭。其水东北流,注祁夷水。祁夷水又东北,谷水注之,水出昌平县故城南,又东北入祁夷水。祁夷水右会逆水,水导源将城东,西北流

径将城北,在代城东北十五里,疑即东代矣,而尚传将城之名。卢植曰:此城方就而板干自移。应劭曰:城徙西南,去故代五十里,故名代曰东城。或传书倒错,情用疑焉,而无以辩之。逆水又西,注于祁夷之水,逆之为名,以西流故也。祁夷水东北径青牛渊……祁夷水又北径一故城西,西去代城五十里,又疑是代之东城,而非所详也。又径昌平郡东,魏太和中置,西南去故城六十里。又北,连水入焉。(以下叙连水源流,称连水西径王莽城,当城,最后)又径故代东而西北流注祁夷水。祁夷水西有随山,山上有神庙,谓之女郎祠,方俗所祠也。祁夷水又北径干故城东,而北流于漯水。[1]卷一三

注文所述祁夷水和支流的源流分合及沿河古迹多在今蔚县境内,其中注文所谓祁夷水亦称代水,即今壶流河,所谓逆水即今清水河,所谓连水即今定安河。注文有关上述河流的方位、流向的记载与今天诸河状况几乎无异,因此它为我们探讨注文古迹的方位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可靠的坐标。根据这个坐标,我们就可以确定有关代城、将城、东代(后曰东城)的方位。

根据注文所述,祁夷水出平舒城后,“东北径兰亭南,又东北径石门关北”。按:兰亭在今何地,不详;石门关则在今山西省广灵县东与蔚县交界处①《河北省地图集》第124-125页“阳原县、蔚县图”显示蔚县西侧邻县的山西广灵县东缘有“西石门”村,位于壶流河南岸,此石门村应即古石门关所在。,由此知注文以下所述均在今蔚县境内。注文所述今蔚县境内祁夷水干流上共有代城、将城、东城三处古城,今分述如下:

关于代城的方位,注文称:“祁夷水又东北流,径代城西。”这个代城应即蔚县东北偏南20里处的代王城遗址,理由如下:

第一,注文中代城与祁夷水的相对位置同今代王城遗址与壶流河的相对位置一样。如注文所言,祁夷水是“东北流径代城西”,说明祁夷水是呈西南—东北流向自代城之西②确切地说应是自代城西北。流过。今壶流河自进入蔚县境至汇合清水河之间,基本是西南—东北流向,代王城遗址即位于壶流河的东南侧。这与文献记载一致。

第二,注文有关代城的描述与今代王城遗址的状况基本相符。注文称代城圆匝而不方,周回四十七里,开九门;城内有二泉,一泉流出城西门,一泉流出城北门。今代王城遗址平面呈椭圆形,城墙周长一说是“周长约8 000米”[2],一说为“9.7公里”[3]607。两者比照,可见城址平面形状与注文所述完全相符③在蔚县一带,代王城遗址是唯一的椭圆形城址。。至于城墙周长的差异,或是注文有误,或是古今度制不一,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关于城内水泉,从地图看,代王城村东有一处,村西南数里处亦有一泉。泉水是否都在遗址内,不详。这也与注文基本相符。

第三,注文中代城的方位与今代王城遗址的方位一致。注文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飞狐是古道路名,亦即注文所言之“飞狐谷”,位于今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之间的崇山峻岭,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蜒百余里,为古代河北平原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飞狐关显然是这条谷道北端的关城。今蔚县有北口峪,即飞狐道黑石岭以北部分,峪口有一村,名北口,北口村位于代王城南偏西,约有40里的距离,应是古飞狐关所在④《蔚县志》卷五《地理志·古迹》代县故城条有作者按语,称“飞狐口即北口”。,这与注文所述一致。又,《水经注》卷一三在述及漯水支流协阳关水时还引《魏土地记》说:“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1]卷一三据《蔚县地名资料汇编》所收《蔚县标准地名图》⑤参见《蔚县地名资料汇编》所收《蔚县标准地名图》,蔚县地名办公室编,1984年2月铅印本。,今代王城遗址东南方向仍有“马头山”一名,山下并有马头山村。按地图比例尺计算,代王城遗址与马头山相距约20余里,方位、里距与《水经注》所记相合。飞狐关和马头山一在代城南(偏西),一在东南,《水经注》有关二者与代城的方位、里距无疑提供了一个坐标参考系,代王城遗址与之相符,确切无疑地证实了代城即今代王城遗址所在。

关于将城,注文称:“祁夷水右会逆水,水导源将城东,西北流经将城北,在代城东北十五里,疑即东代矣,而尚传将城之名。”“尚传将城之名”,说明当时当地人传称此城为“将城”。“疑即东代”,是郦道元推测此城应为东代城。今从当时人传说,称为将城。关于东代城称谓问题,下面将要涉及,此处暂略。对于将城方位,光绪刻本《蔚州志》认为在西合营村。西合营在今代王城遗址东北,处于清水河注入壶流河的河口之南,距离约近20里。虽然方位与注文所述相合,而里距超过15里⑥北魏里的长度较今为短。,因此将城应在西合营以南的四碾、夏源、三关等村一带。清水河就发源于这些村庄以东的山地,并从这些村庄北侧流过,符合注文所述“西北流经将城北”的特点。

关于东代城,问题比较复杂,注文提到两处都有可能是东代城,一处是上文已提到的将城,另一处是注文所说“祁夷水又北径一古城西,西去代城五十里。又疑是代之东城,而非所详也”。作者对这两处究竟哪处是真正的东代城没有把握,所以既说将城“疑即东代”,又说后一处故城“疑是代之东城”。对于真正的东代城,郦道元尚且无法判断,我们自然更是无能为力,但为了研究的方便和区别前两处古城的称谓,我们不妨姑且将这后一座故城称为东代城。

东代城在今何地?《蔚州志》卷五《地理志》代故城①即我们所说的东代城。条认为在今织锦疃,按:织锦疃位于定安河北岸。从注文所述看,祁夷水北径东代城西,说明东代城位于壶流河右岸或曰东岸。祁夷水径东代城之后,又北径昌平郡东,又北而“连水入焉”,说明东代城还是位于连水左岸或曰南岸。这就排除了东代城位于今定安河右岸织锦疃的可能,《蔚州志》一说不足为据②《蔚州志》之所以认为东代城在织锦疃,可能纯粹是按“西去代城五十里”推导而出。但古人记载的里距多依据道路计算,而道路又往往曲折迂回,因此推测东代城方位不能光根据文献记载的里距,还必须考虑其与河流的方位关系,首先确定它是在河流的右岸或左岸。。又,连水下游是自东南而西北注入祁夷水,则东代城应位于祁夷水和连水之间的三角地带。连水“又径故代东而西北流注祁夷水”,既可以证实东代城是位于祁夷水和连水之间的三角地带。也说明这个“故代”与我们所称的东代城实为一地。对于东代城位于两水之间的三角地带这一点,还可以从青牛渊方位的确定得到证实。《水经注》称祁夷水“北径青牛渊,水自渊东注之”,又说“兹浦形类青牛”,“潭深不测而水周多莲藕”,说明青牛渊是位于祁夷水左侧并与之相通的长条形湖泊。青牛渊作为一个湖泊名今已不存,但从现存聚落地名仍可看出它曾经存在的痕迹。今壶流河与定安河汇流处西南方向有莲花池村。据《蔚县地名资料汇编》第193页介绍,莲花池村于“明初建村,名清牛园。清末年间该村于郎清在河南为官时,运来莲花根栽入村东池内,村名亦更为莲花池”。莲花池原名“清牛园”显然是“青牛渊”的讹写。今莲花池村以南,自北而南依次有下利台、上利台、利台庄、北洗冀等村,这一线以东至壶流河河道之间是一块宽约1-2公里的狭长形河滩地,这一条形河滩地应即古青牛渊所在。我们知道,祁夷水注入青牛渊之后又北径东代城,说明东代城与青牛渊是隔河相对。而现在莲花池以南一线诸村隔壶流河相对的地域正是两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这足以印证东代城确位于二水三角地带。

东代城的大体方位虽然已初步推定,但两河之间三角地带这个范围仍嫌宽泛,不过根据东代城距代城五十里这个记载,可以将这个范围进一步缩小,即东代城应在三角地带内的北大坪村至任家庄、小枣堡一带③如果按50里计算,北大坪、任家庄、小枣堡距代王城遗址直线距离皆不及50里,但古人所称里距并非准确,又其里的长度、里距的计算方法如何,皆不详,因此综合总体资料只能推断位于北大坪一带。。而且从北大坪村名的来历及含意也能看出这一带曾是东代城的痕迹。《蔚县地名资料汇编》第198页“北大坪”条称该村:“明初建村,因村南庙内有尊大神像,故取村名北大神,1956年据村址居于坪台之上,更名为北大坪。”据该书介绍,以大坪命名的村共有三个,除北大坪外,还有南大坪和西大评,知“北”“南”“西”原指方位,则北大坪原名是“大神”。“大”字旧多读为“dai”,例如“大夫”等。笔者的家乡邯郸古有“大赵”一村④如《元丰九域志》卷二河北路磁州邯郸县条记有“大赵”一镇。参见《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年版,点校本第85页。,现在已写作“代召”二字,显然是“大赵”二音的讹写。邯郸之东有大名县,20世纪70年代以前,当地人多读“大名”为“dai ming”。五台山旧有大螺顶,前年笔者曾前往游览,而当地编印的“导游图”已写成“黛螺顶”,可见过去民间多读“大”为“dai”。因此我们将该地曾是东代城所在联系起来考虑,推测“大神”一名可能本作“代神”,所谓“大神”起意于庙内一尊大神恐怕是出于附会。又,据《畿辅通志》卷五二《疆域图说七·蔚州图》[4]544-545,大神等村东侧有“凤凰台”。联想到古代往往台、城相连或相近,似乎也透露着此地确为东代城的信息。无论如何,按照《水经注》所载,北大坪、小枣堡、任家庄一带理应是东代城所在。这就是我们所推测的战国时期的东代城地望所在。当然,这一推论是否成立,最终需要通过这一带的考古工作来验证,本文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郦道元.水经注疏[M].杨守敬,熊会贞,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2]刘华.张家口地区战国时期古城址调查发现与研究 [J].文物春秋,1993,(4):17-29.

[3]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市县概况:上册[Z].1987.

[4]李鸿章,黄彭年.畿辅通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 程铁标)Comments on Dongdaicheng Diwang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SUN Ji-min
(Hebe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ijiazhuang,Hebei 050051,China)

"Dai"was very complicated when it was used as a geographical name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Han Dynasty.It differed in age and on occasion.Regarding Dongdaicheng,ie,Zhao Huanzi's Diwang in the Warring States,many scholars held that Daiwangcheng of present Yu County,Hebei Province,was just the relic.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ater channel of present Yu County in the book Shui Jing Zhu by Li Daoyuan,at least three relics (including Daiwangcheng)are mentioned,and Beidaping,Xiaozaobao and Renjiazhuang should be located in Dongdaiche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Dongdaicheng;Diwang

K207

A

1673-1972(2017)01-0036-03

2016-10-08

孙继民(1955-),男,河北邯郸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唐宋出土文献和公文纸本文献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赵文化和地方史研究,近10年来主要致力于黑城学(即黑水城文献)及公文纸本文献研究。

猜你喜欢
水经注蔚县方位
认方位
〈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简介
来蔚县过大年,品美食
在蔚县过大年
蔚县青砂 匠心传承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说方位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郦道元所见早期园林——《水经注》园林史料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