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文 郝晨光 周 婕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沧州 061100)
罗非鱼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袁 文 郝晨光 周 婕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沧州 061100)
目前为止,罗非鱼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鱼类,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人们争相购买,不仅抬高了罗非鱼的价格,使经营者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使得罗非鱼的养殖范围日渐扩大。然而水质发生改变,使人们在饲养罗非鱼过程中,显现出许多疾病与危害,严重降低了养殖者的收入情况。
罗非鱼;常见细菌性疾病;防治
患病罗非鱼,全身都伴有脂肪细胞增生现象,特别针对腹腔中的脂肪组织,以及脏器周围脂肪组织增生量显著增加,在罗非鱼的腹腔中,患病脂肪组织量达到总体重5%左右,肝脏呈现出淡黄颜色,肝脏等组织脂肪性病变,肝细胞逐渐萎缩,整个肝组织浮在水面。
罗非鱼养殖模式逐渐产业化,导致密度高。若饵料营养不科学,是肥胖症发生的原因,对成熟的罗非鱼危害性比较大。不但使罗非鱼抗病能力下降,而且容易产生大肠杆菌、气单胸菌等病症的发生[1]。
及时捕捞成熟罗非鱼上市,可减少损失,缓解病情。
重视管理,保持水源质量,定期播撒抗菌素。
由这种菌所引起的罗非鱼病变,从表现症状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肠炎型以及体表溃烂型。肠炎型主要体表现为,肛门和周边皮肤变红,肠道充血变红。体表溃烂型主要表现为,罗非鱼表面产生溃烂的斑块[2]。
肠炎型运动性气单胞菌病,主要针对体重100g以下、尤其是10g以下的稚鱼发病。体表溃烂病针对工厂化养殖以及过冬期的罗非鱼、幼鱼中发病。发病感染率甚至可在50%以上。
将水浓度为0.5mg/L~1mg/L的呋喃唑铜洒遍全池,连用2d,每天1次。
用1mg/L漂白粉(含氯量30%)刷洗全池。
每100kg鱼用2g呋喃唑酮,混入食料中,连续3d,每天喂食1次。
提高对食料的管理,水温保持在20度左右,重视食料质量,保持水源的卫生,定时喷洒石灰水等消毒液,可以预防此种病症的发生。
车轮虫生长在罗非鱼的鳍、鳃等部位的皮肤表面,患有车轮虫病变的罗非鱼,身体变黑,食欲减退,身体孱弱,动作缓慢。表皮变白产生淤血淤血.鳃上粘液较多,有部分变白的现象。鳃上皮组织增生,鳃丝肿胀。大量寄生会影响罗非鱼的呼吸,使罗飞鱼慢慢窒息死亡。
车轮虫病是罗非鱼比较常见的流行病,在春季、夏季、冬季较常见,特别是在密度高、水源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车轮虫的大量产生,能够导致罗非鱼大量死亡。
定时检查,了解病情,快速治疗。水池用浓度为0.7mg/L的硫酸酮或者0.5mg/L的硫酸铜与0.2mg/L的硫酸亚铁合剂进行整个水池的喷洒。
罗飞鱼的身体变发黑,腹部肿大,肛门变红,眼球凸出。通过实验观察可知,有腹水生殖腺,特别是在卵巢里,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积水、肠壁充血现象。肝、肾、脾、鳔等内脏中,拌有白色结节,有腐臭味。
此病流传范围较广,是常见的罗非鱼病变,危害严重。目前,已经有突然暴发引起的大量死亡的实际案例,但多数是慢性的死亡病例,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养殖量过高,水池卫生差,是导致并发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要重视养殖密度、水池清理、消毒。结束语
水产养殖动物应以预防为主,加大健康养殖技术的引进和探索,对疾病的预防要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措施来实行,在流行病发的季节,利用相应的有效手段杀菌消毒,全面建设新型养殖环境,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1004-7026(2017)21-0085-01
文献标志码:A
袁 文,1995年出生,河北石家庄人,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 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学。
郝晨光,1995年出生,河北唐山人,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学。
周 婕,1997年出生,河北唐山人,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