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路径
——结合河南省高校谈创新型人才培养

2017-04-14 04:03谢智伟
山西农经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新型河南省人才

□谢智伟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路径
——结合河南省高校谈创新型人才培养

□谢智伟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创新型人才是当下世界各国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对创新型人才的大力培养,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实现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高校;创新型

1 河南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创新型人才这一概念提出的较晚,起步阶段就比较落后。不过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定义,直到今天也没有明确的说法,相关专家学者也只是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和研究方向上给予分类。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富于开拓精神,具有创造能力,能在个人研究领域开创新的局面,研究成果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具备优秀品德的人才。近些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和社会水平迅猛发展,进入全国经济大省行列,郑州也被选为国家中心城市。但是,与全国一线城市或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教育资源却处于中下游水平,全省没有一所985院校,211级别的大学也只有一所,这种情况直接制约着河南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间接制约了河南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质量。

高等院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环境,高校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计划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师资队伍建设是否跟上时代、经费投入是否倾斜、高校产业孵化器是否有效利用等都会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鉴于目前河南省高校的现状和条件有限,培养出的突出的创新型人才非常有限,一方面限于河南省的大学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资源有限,博士点和硕士点的设立本身就少;另一方面,这和我们的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还是只注重人才的应试教育能力,只拿考试成绩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是分不开的。这种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属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还是被动的接受课本专业知识、无质疑批判精神、创新能力更得不到锻炼。而创新型人才看重的是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将想法转化为实践的操作能力,这就要求人才具备开阔的视野、不拘泥于传统的精神,有打破常规的冒险精神,同时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决策能力,在智商发展的同时情商也要提升,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经过数年来的摸索,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虽然已在某些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很多缺陷。总结出河南省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因素是教育教学方式落后、行政管理影响教学创新、产学研脱节等原因造成的。

2 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成不变早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改革是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鼓励学生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激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目前河南省高校教学方法老套,仍旧是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新型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的广泛使用,虽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授课内容更加直观和生动,容易掌控教学进度。但教师讲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前操作,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很少留下板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严重不足。枯燥的授课方式使得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把控,很容易发生由于内容听不懂而教师又直接讲到下一部分的尴尬情况,导致学生索性直接放弃听讲。这种教学方式氛围压抑,缺乏激情,也违背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新时代下,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非常多,利用电脑或者手机,通过互联网等马上可以搜索到所学内容。教师应该将传统的讲课变成如何“讲好一堂课”,如果还是机械的将知识进行搬运,而不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对所讲知识进行自己的加工再理解,这样的课堂效果必然不会理想。

3 改革课程体系、解放学生思维

目前河南省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计划或者教材资料都沿用了很多年,有的甚至10年都不更新,其中的知识和内容或早已淘汰。另一方面,许多优秀的国内外新教材得不到及时翻译和推广,学生对学所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更是一无所知。造成学过的用不了,能用的没学过这样尴尬的状况。陈旧的知识体系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学习的热情也受到打击。

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只是为应付考试或者找工作而学习,所学知识和课程设置的功利性也非常强。学生无暇拓展自己的视野,间接上学习主动性、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都受到打击。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眼界狭隘,只关注自己专业内的知识,学生整体素质得不到提升。为此,高校教师应时刻关注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学习最新知识,编写最新的教案,课堂内外和学生多交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获取最新信息。

4 打造多元文化宿舍,打破院系和专业之间的壁垒

目前的河南省的高校建设主要都是综合类大学,在学科的丰富程度上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教育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上要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多种文化上着手,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必须开阔视野、打破专业的禁锢,这也客观上要求学生拥有宽泛的交际圈和人脉,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来锻炼思维能力。国外老牌名校如哈佛、剑桥大学等率先推行打散重组的教育方式,把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工程学科的学生打散重组,不同学院和专业的学生被分配到同一宿舍。

5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

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具备一支专业知识积累深厚、工作热情饱满、学习能力出众、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只有教师本身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影响学生。教师的选拔上要打破常规,不但可以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定期给学生上课,而且要加强学术交流,经常邀请优秀院校的著名教授、教师到学校做讲座;本校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形成以科研项目为主导,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发展协同创新的新型培养模式。当下知识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所以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尤其是青年教师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较强,所以要一开始就在这方面提出要求,并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

6 探索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创新和学生实践方面能够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因为在长期封闭的环境中,学校所教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理论学习到的知识不能靠实践加以巩固,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同的是,企业要适应社会需要才能生存,所用知识和实践技能客观上必须紧跟社会发展趋势。企业实践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巩固。实际项目往往是跨专业、跨学科的,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学生在和团队学习和沟通的过程中,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这都是创新型人才所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

结束语

河南省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规划和制定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一个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革新大学里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有目的地制定新型培养方案,引入最新教材资料,配合各种新媒体等教学设备的运用,给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不但关系到河南省高校的教育成果和未来的发展,也是推动社会进步、民族振兴、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关系到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战略举措。

1004-7026(2017)06-0101-02

G64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6.071

谢智伟,男,籍贯:河南省焦作市,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动画艺术创作。

猜你喜欢
创新型河南省人才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人才云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