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烨
(商丘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转型背景下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杨 烨
(商丘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当前,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势在必行。因此,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必须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传统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转型要求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地方高校必须对美术学人才培养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转型发展和社会需求。
转型;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实现普及化。2014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的计划,此转型具体体现为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各个专业从学术型向技术应用型的转变。以美术学学科为例,地方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与专业美术学院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不仅体现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经济环境等硬性层面,同时因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软性层面也难望专业美院之项背。地方高校的美术学专业在招收学生“量”的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而在培养学生“质”的方面却没有达到原定的预期。从目前美术学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来看,存在“供大于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不能对节的问题。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好高骛远,普通单位看不上眼。因此,人才培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在向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重建?教学理念如何转变?以及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如何与之相适应?本文立足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试图作一些积极地探索。
一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并催生出严重的后果。第一弊端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盲目跟进。不少地方高校虽然响应政府号召,将自身定位为“技术应用型”院校,可在具体的操作中,因缺乏相关理论指导与办学经验,仍以模仿、照搬的方式跟进知名高校或老牌高校。在美术学专业方面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方面复制其他高校。专业定位不明、创新能力不足是盲目跟进问题症结所在,若要在转型的过程中取得改革成效,须重新明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同时大力开拓新思路、新方法,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基于盲目跟进的弊病,人才培养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是第二个弊端。“办学特色是高等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持久的、稳定的、独特的个性特征。”[2]135可以说,有特色的办学是高等院校发展必备条件之一。而目前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与知名高校、老牌高校出现“同构”现象,甚至彼此之间也难以区分,根本没有体现出各自的地方文化与经济特色。由于特色的缺乏,毕业的学生千人同面,不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就业状况堪忧。
有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有730万人之多,而当年也被媒体评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吊诡的是,一方面是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即是用人单位出现了“用工荒”,以长三角与珠三角为典型代表。有人将矛头指向了中国高校的扩招,认为盲目的扩大招生是当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这其实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问题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质量的好坏。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与社会需求出现了严重的错位,学生不能将在学校所学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工作技能。从根本上来说,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化与无针对性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
地方高校转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心,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在改革内容上,应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产学研运行机制以及实施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体系。
在改革方向上,首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校培养的人才都需走向社会,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来,从而实现自我人生目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读大学即为了找到一个较为体面的工作,因此在转型的过程中,美术学人才培养改革应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工作能力为目的。可以说,能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具体体现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否马上适应社会相关工作岗位的需要,能否迅速地转化为促进社会进展的生产力,这是检测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一项必要条件。所以,地方高校的美术学专业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施开放式办学,在重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立足于一定的社会调查研究,针对社会紧缺专业乃至专业薄弱环节进行合理制定,避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错位。这就要调整相关课程设置,突出美术学科的技能应用性专业特征,努力做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其次,以能力培养为重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将“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不在于让学生单纯地了解多少理论知识,而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并能将理论与技能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技”与“道”的完美融合。从培养目标来看,美术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231。可见,美术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是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基础,美术学培养目标即明确包含着技能应用。可以说,美术学的教学即在于培养学生用美术技能发现美、解释美的能力,并拥有一定的创新思维与行为方式。
最后,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教育部提出:“地方高等学校要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从地缘上来说,地方高校从属于地方,大部分也归地方教育部门管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即是反馈地方,为地方的经济、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立足于地方的发展特色,多与企业、事业单位沟通。美术学专业应与地方宣传部门、市政建设管理部门、企业市场部、广告公司等建立联系,关注地方紧缺人才,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质言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在于,将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学生培养成为中小学美术师资、环境的美化与建设者以及社会美术类工作的践行者。
在改革内容方面,第一,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从当前人才培养体系入手,优化结构布局,以“技能应用”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多元化教师,从而适应现有阶段高等教育要求。转型过程中的美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不是对之前的全盘否定,而是立足原有,循序渐进改良,步步为营,从而保障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促进美术学专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此,普通地方高校美术学院应成立专项组,以教学副院长带头,负责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新修订。修订期间,应时刻关注已毕业学生的就业与工作状况,并针对该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同时深入了解所在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机构的人才需求现状,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证明,“通过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大学在新的起点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4]265。
第二,需建立产学研运行机制。美术学的应用特性决定了其必须服务于社会,而不能闭门造车,如其中的艺术设计、装饰绘画等专业便是典型代表。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可加大产学研相结合教学,以与社会单位合作的形式带动学生的学习,同时促进教师的相关研究,确立产学研运行机制。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为有效的方式。产学研为一种双赢机制,教师与学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能为社会相关单位提供大量且廉价劳动力,又能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直接接触,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在此过程中,可选择项目式、学工交替式、实验室制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加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实践带动理论学习,发现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之后的自我完善。这样便可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为学生的职业道路做好铺垫。
第三,实施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体系。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体系可以有效地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信息反馈,从而根据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以往每讲到教学管理,即是以管理者为主,教师与学生都处于从属的被管理者地位。虽说这种教学管理方式也有较长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做到以人才为本,忽视了教学管理中的真正主体——教师与学生。因此,新型教学管理必须做到全员参与,把学校管理、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到学校每一位亲历者,使之从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以观念转变带动实际工作。教学管理在具体的操作中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学过程的管理,其中包含如教学目标与任务的确定、课堂教学、教学器材的准备、考核等相关环节;二是学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如招生、入学专业讲解、心理辅导、毕业生就业调查等,最终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评估体系的实施过程是教学与学生自我管理与反馈的系统,是当前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教学质量的提高,与相关的评估体系密不可分。在具体的过程中,可成立院系级质量监控小组以及督导专家,执行常规与专项检查,与此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信息反馈。在技术手段上,需充分结合当前信息的快捷性特点,抛弃以往“纸笔测验”的陈旧方式,大胆利用移动网络进行评价,如电子课堂记录、电子档案、讲课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评价教学质量。
三
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美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也是高校美术院系管理人员和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
首先,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需建立一个多元教师参与、教学场地灵活、授课形式多变的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强调课程的自成体系性、交互性、教师的诠释性与学生的参与性并立。基于此,课程体系应包括美术学基础知识,如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学应用技能,如绘画创作、艺术设计、摄影摄像等相关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这里需要确立美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核心课程需从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出发,因地制宜、因校而异,打破传统美术学的统一式专业课程设置,开发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课程体系,从而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的工作细化要求。同时,以问题式、项目式以及案例式为中心进行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成果,不以作品本身为局限,可以是一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展现从构思到创作再到作品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可积极吸收后现代主义相关教学观[5]65,从发生学理论、混沌理论、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理论出发,做到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关联性”与“严密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而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切换,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课程实施中应该着重以学生为主,以自主式学习代替灌输式学习,如建构主义观念所认为之“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6]2,最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此外,还需加强课程中的反思与创新意识。有效的反思会比评估与督导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反思与创新不仅仅为一种技能,更应该作为一种理念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当中。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可增加适当的纠错环节,让学生主动发现现有知识体系以及技法表现中的不足,鼓励学生进行理论重构与技能探求,提高创新意识。这样的目的在于,使反思与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落实在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的任何一个细节。
其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美术学专业的教学中,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契合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国家教育方针,同时也适应了国际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应用型”本身即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是美术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因此,应用型美术学人才培养模式需有计划地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使所学理论知识得以强化与巩固,同时也使所学技能得到锻炼与提高。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市场,以体验的方法加深对教学的理解。如此,在提高教学成果的同时,促进了学生与社会的对接,从而为其进入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体现在学分的设置、教学形式的安排、作业的布置等层面。以美术学专业来说,充分利用工作室及创作室进行实践教学。一方面,美术创作的技能实验与既有技法的练习相辅相成,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形式语言表达技巧的探索,使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不断地实验与试错,从而发现新问题。需要一提的是,这样的目的并不在于期望学生能发现新的语言表达,而在于培养学习在实践中形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与校外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如为学生提供装饰绘画创作、产品包装设计等机会,使学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与提升。需要一提的是,在进行校企合作时,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双方通过共同管理、共同建设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与实践工作中去。学校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一体化建设,共同申请国家实践与学术项目,申请相关财政补贴或降低税费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与校内实践相比,校外实践对学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在增加校外实践机会的同时,必须建立系统的项目总结机制,从而使学生能从有限的机会中认识到尽可能多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指引方向。
最后,注重师资培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教师是一关键环节,可保障相关进程的有效实施,进而达到相关培养目标。对于教师来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于使高校美术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非躲在校园的象牙塔中进行无功利、无目的性的艺术创作。因此,在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需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自主项目等形式将美术创作技能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针对美术学专业的特色,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建立教师“轮岗工作”制度,适当减少专业教师校内教学任务,安排其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学习锻炼,使之直接参与企业单位相关工作任务的设计与创作。教师需将上岗实践的工作经验形成工作总结,再反馈至学校,为其他教师与学生带来新的思路与想法[7]。另外,尽可能保障较多的教师有“轮岗工作”的机会,从而形成集体效应,有效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二、建立相关渠道,促使教师与企业员工的双向流动,高校教师与企业员工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与学习,弥补各自的不足;在面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时,教师与员工同时引导学生借助现有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方案可行性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再学习体系,鼓励其参与各层级美术作品展览、学术论坛、技能高研班等,让教师了解与掌握美术学领域最新的创作思路走向、最新表现技法、设计时尚以及工艺、流程与方法,促进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更新。四、联系专业领域里的行家里手、市场的一线作业人员,聘请他们到高校教学团队中来,可使其承担一定的教学与培训任务,拓展学生的视野,间接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创造力需要通过具体的专业技能来体现。美术学作为一个以技能带动创作的学科,以“应用型”为培养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便必不可少,这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意义尤为突出。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过程中,始终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升级,与此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最终建立起完善、体系化的地方高校美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美术学专业的这一转型,不仅是响应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学术向应用的转变,也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知识教育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向专业属性的一种回归,从形而上的理念探讨转为实实在在的技能培养。
[1]国务院: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N].中国新闻网.2014.2.26[EB/OL].[2014-02-26].http://www.chinanews.com/gn.shtml
[2]徐同文.大学课程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严权.应用型本科课程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
[4]朱启超,周刚,王强.系统观视野中的大学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C]//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 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2008.
[5]母小勇.后现代高等学校课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6][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田立强.高职院校践行“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3).
【责任编辑:庄桂森】
2017-05-10
河南省教育厅课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育专业社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编号:2016-JSJYZD-047); 商丘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转型背景下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商丘师院为例”(编号:2015jgxm12)。
杨烨(1980—),女,河南永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绘画与美术史论研究。
G64
:A
:1672-3600(2017)08-00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