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民意识的发展变化*

2017-04-14 00:40:20昝剑森卢黎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山西省意识农民

昝剑森,卢黎羚

(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民意识的发展变化*

昝剑森,卢黎羚

(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双重化、复杂化的特点。当前,山西省农民意识落后是影响农民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农民处于“发展难”“难发展”的困境中。因此,通过改善农村经济环境,提高农村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等途径,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文化意识,是实现农民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农民意识 ;农村经济;农民发展

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的得到更新和改造。山西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三农”问题则更加突出,尤其是落后的农民思想意识成为制约农民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农民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着力改造落后的小农意识,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文化意识,是实现山西省农民发展的关键。

一、山西农民意识的主要特点

农民意识是与小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农业社会典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小农意识的最本质特征是非主体性,小农经济上的平均主义,政治上的皇权主义,人格上的依附性,以及狭隘经验性、保守性等特点都是非主体性意识在不同层面的映照[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山西省农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仍带有明显的传统痕迹,呈现出典型的“双重性”特点。

(一)开放与保守并存

在农民的内在认知里,靠地为生的意识是一直根深蒂固的。对此马克思曾做过精辟的解释:“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块小得可怜的土地上,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的崩溃。”[2]683对于山西省农民来说也不例外,土地仍然是命根,是生活保障的防火墙,离开了土地会让他们感觉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所以有一种惯性思维就是不愿意出去闯荡,守着自己的土地,找一份安定的工作过安稳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靠土地发展没有出路。山西省在乡村居住的人口为1685.64万人,占省内常住人口的46.21%,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地递减。目前,农民们开始选择,特别是年轻一代走出去打拼,他们反而觉得在外面工作会使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而且这种意识越来越明显。因此,农民的保守、图安稳的意识虽然一直存在却也有所改善,并还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他们越来越能接受新的思想并不断有了新的认知。

(二)开化与愚昧同行

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交通和网络的覆盖率极大提高,预计2020年全省农村网络覆盖率将达到100%,这样可以使农村更好地与现代化接轨。互联网时代促使农民接受到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在农业种植、医疗卫生等知识上都比以前掌握的更多了,农民的视野更加开阔,接触到更多新事物,促进了农民意识的开化和开放。但是,近年来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又沉渣泛起,甚至是愈演愈烈。一种表现是农民们在遭受不顺或者要办一些重大事情的时候,用求神算卦的方式以寻求神灵庇佑;另一种表现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信教(天主教居多),信教者大多是生活经历不顺而去受洗信教,以此来寻找自己的心灵支柱。

(三)质朴与自私同在

农村是农民扎根的地方,是他们生活圈子的中心。农村是非常注重人情世故的,农民比较重视邻里之间的关系和睦,宗亲家族之间的团结和谐。在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中,农民的本性善良又热心,他们还将互帮互助、乐于助人的这种朴实的意识延续至今。除此之外,农民意识中保留的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勤劳本分、艰苦朴素等一些典型质朴的特点体现得最明显。改革开放之后,农民意识中渗透了许多市场意识,加之农民的低收入和清贫,出于对生存的需要,他们更加重视自身利益,自私浅薄的意识愈加明显,一旦与集体或他人产生矛盾,他们便会失去理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可能带来的后果,甚至兄弟阋墙、邻里反目也是常会发生的事情。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受眼光和见识局限,缺乏理性思维,在矛盾中只顾眼前的小赢小利,造成农村的某些不和谐局面。稳定才是发展的保证,而农民的自私浅薄会极大地影响到整个农村的发展。

二、山西农民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尤其是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使当前山西省农民意识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政治意识淡漠

通过笔者对山西省XX市X村走访调研发现:农民对政治大都持有冷漠态度,81.5%的农民表示他们并不太关心政事,平时也不看新闻,偶尔坐在一起的时候闲聊两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虽有九成以上的农民表示认可并支持政府的工作,也很清楚政府的农村政策都是为了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但是有73.65%的农民对自身的定位是自己就只是个受苦人,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所以只需要乖乖听从政府的安排即可。对于传统的农民,马克思认为:“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2]210-211今天,山西省农民的传统意识仍然浓厚,表现为对政府的高度依赖,还有在政治上的软弱,他们总是期待政府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村里的路坏了、桥塌了、渠毁了,就等着政府拨钱,还是“等要靠”的老思想。

(二)对村干部不信任

自从实行村民自治以来,农村贿选现象和村干部贪污腐败现象就随之产生。受农村宗族势力的思想观念影响,有的人仗着家族的人多势众而当选,一部分当选的村干部只想着如何获取个人利益,不作为、不干实事,对农民完全没有责任心,这就导致农村的干群矛盾愈演愈烈。在调研中,有一位农民这样说道,“每个农民群众都是村干部的‘孩子’,不让‘孩子’过好了,他们也别想过安心”;还有些农民依然用老话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些说法都表达了农民对村干部的不满。一些村干部做事畏首畏尾,遇到矛盾和棘手的问题,不主动去想办法,而是往乡镇上推;有时还不认真执行中央的惠农政策,农民福利发放不到位,占用耕地、私自买卖土地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问题都滋生了很多的干群矛盾,导致农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甚至是对立。

(三)现代市场理念缺乏

当前山西省农村中有65%以上的农民都是靠种地和打一些杂工为生,年纪越大收入越少,他们的经济来源有限,靠省吃俭用解决基本的温饱和门户差事问题,即使稍有富余还要帮下一代成家立业。调研发现:有近80%的农民委婉表示,他们宁可让积蓄压箱底,也不愿把辛苦攒的钱拿出来搞经营、闯市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面前,他们有一种恐惧感,觉得自己没能力去搞出一些名堂,加之农村干群矛盾又比较突出,也缺乏对村干部能给农村带来新气象的信任。农民们这种求稳求安、容易满足的心理和在市场经济中畏首畏尾的心态,使其对农村发展信心不足,对新农村建设信念缺失。

(四)精神世界空虚

农村的文化活动总体较少,农民们在闲暇之余除看电视之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就是串门、打牌、打麻将、聚众喝酒。在调研中,有一半的农民承认自己有过打麻将赌博的经历。有些地方还兴起了求神拜佛等活动,如XX县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兴建了天主教堂,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农民的信教热。山西省农民教育水平低下,缺乏自发性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而乡镇设立的农村文化站或是文化室在长期以来也仅是有名无实,“空壳化”现象严重,农村缺乏文化队伍,这就导致农民的精神文化活动极其匮乏。除此之外,虽然山西省农村中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悠久的特色文化,但新一代农村文化人中却缺乏传承这种文化的“匠人”,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岌岌可危。

三、改造山西农民意识的路径

当前山西省农民意识中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本还是农村的现实生存状况导致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所以只有切实去改变农村的现实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改造农民意识,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一)进一步改善农民发展环境

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只有满足了农民基本的生存需求,使其有衣可穿、有饭可吃、有房可住、有病可医,他们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也才能保证农民意识的正向发展。

2.加快建设农村的网络信息渠道。自“十二五”以来,山西省共完成28172个建制村通宽带,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3.5%。根据“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要实现全省农村网络覆盖率达到100%,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全省农村发展和农民意识的快速转变。

3.加快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山西省的山区面积占到80%,特别是吕梁和晋东南地区山地面积居多,闭塞的交通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意识的转变。只有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加强城乡间的沟通联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促进农民意识的转变。

(二)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引导农民树立市场意识,积极在市场中为农业发展寻找出路。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山西省农村地区的生产力还很低下,经济发展水平尚处在新旧经济模式交杂的状态之中,这是新农村建设中旧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存在的根本原因。大力引入市场经济可以冲击落后的农民意识依赖的物质基础,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为农民意识的转变奠定经济基础。

2.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转变农民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意识,便于构建全省农民现代意识观念的新体系。在深化改革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内在地要求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会有助于培养农民现代化的竞争和开放意识。当然在发展过程中,还要加强完善农村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建设,防止市场经济给农民意识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人情冷漠等。

(三)着力提高农村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

列宁认为:“改造小农,改造他们整个心理和习惯,这件事需要花上几代人的时间,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整个心理健全起来。”[4]山西省农业的发展还很落后,需要建立“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农村现代化发展机制,要组织专门人员为农民传授必要的科技知识,并引进一些新兴发展的企业;还要定期组织农民外出考察学习,使他们放宽眼界、转变思维、科学致富。

列宁说:“光认得几个字是成不了大事的,我们需要大大提高文化”,“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5]。可见,改造农民意识是离不开教育的。知识经济时代下,新科技、新知识层出不穷,农民需要培养学习和竞争意识,冲破不思进取、消极懒散的思想。同时,农村人才流失严重,需要建立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农民需要树立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

提高农村文化和体育场所设施的覆盖率,并充分利用这些场所在农村广泛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促使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和农民意识的自觉转变。吕梁市XX县一共有142个行政村,但经调研发现有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场所设施的农村均不足40%,且应用率也极低,这和城市相比差距悬殊,可见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急需要完善。政府需要健全文化机构,创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规定并落实编制人员的职责任务;还要以农村本土文化为基础,发挥农村自身的文化资源,挖掘民间特色文化;培育并建立农民文化团队,使他们成为提高农民意识的领头羊。如山西省临汾和运城地区充分运用特有的“德孝文化”举办思想文化讲座,开展“农村道德模范”和“文化能人”评选等活动,将文化灌输与全民互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村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意识,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1] 袁银纯.论农民意识现代化转化的具体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3):8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4] 列宁.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3.

[5]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TheDevelopmentandChangeofPeasants′ConsciousnessinShanxiProvince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

ZANJiansen,LULiling

(SchoolofMarxism,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improvement of peasants′ living standard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peasants has changed, showing features of diversity, duality and complexity. At present, the backwardness of peasants′ consciousn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ir development in Shanxi province,leaving them tripped in the dilemma of "development being hard" and "being hard to develop".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peasants, it is the core and key to cultivate the advance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peasants by way of bettering the rural economic environment, elevating peasa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educational level, and carrying out various forms of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peasants′ consciousness;rural economy;peasants′ development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方法研究”(20163078)之阶段性成果。

2017-06-06

昝剑森(1964-),男,山西临猗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 卢黎羚(1991-),女,山西交城人,山西大学硕士生。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9.007

C912.82;F320

A

1008-6285(2017)09-0028-04

猜你喜欢
山西省意识农民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山西水利(2017年1期)2017-03-07 08:50:31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