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性的内在逻辑*

2017-04-14 00:40袁富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社会性价值观意识

袁富民

(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性的内在逻辑*

袁富民

(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基本内容虽已确定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提炼概括。面对社会实践的多样性,个体观念的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性根基于人们满足社会性真实需要的生产过程。作为一种自为性而非自发性的总体性社会意识,实践性还要求价值观自觉与再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特征内在要求引领当代中国的五大建设并使其自身得到进一步现实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需要;价值自觉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学术界围绕这24个字能否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同意见。刘书林等学者认为这24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顾钰民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提炼、概括[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以社会性意识的形式构成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实践性。如若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对其实践性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入分析。故而本论文主要回应三个方面的问题:基于认识来源于实践,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性的客观基础问题;基于意识的能动性作用,作为社会性意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形成机制问题;基于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如何进一步指导社会实践。

一、社会真实性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实践起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在为世界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所有追求社会主义的人们,提供一般意义上的价值遵循,而是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蓝本,为当代中国人提供价值遵循。”[4]纵观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世界历史看中国,我们发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要动力。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个人自主性的崛起以及对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方式方法的价值反思。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不时有人喊出当代中国价值真空、信仰缺失等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来越紧迫。

人们对整个生活本身的意识内嵌于现实的社会生产中。“在满足需要的历史过程中,人不仅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改造外在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同时也在改造人本身,人再生产出人本身。”[5]即使是从进化历史的视角进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人的意识产生于人的社会需要。“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6]533因此,意识产生于人的社会历史过程,而非独立于人的社会生产过程的抽象性普遍存在。“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这种绵羊意识或部落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6]534社会意识本身“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6]525。

需要相对于社会意识具有优先性。正是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而带来社会意识的历史多样性。而需要本身“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7]。那么,如何判断人的需要本身的真实性与虚假性呢?马尔库塞认为:“我们可以把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加以区别。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而真实的需要符合这样的标准:最充分地利用人类现有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使个人和所有个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8]这再次让我们回想起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的,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9]。超越自然因果律以及社会生产关系束缚的自由自觉的需要本身才是创造真实社会生产,而社会意识正内嵌于社会生产活动之中。

社会意识变迁的内在动力机制同样源于社会需要本身的发展变化。“依据这种马克思历史理论的替代理论(即需要的首要性),当现行的社会结构无法满足在这个社会中形成的人类需要的时候,就会发生社会变革;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发生符合确定人类个体特殊需求的社会变革。”[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社会共识的社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尤其是在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主导社会价值意识,其生成需要建立在满足社会性真实需要的基础上。”[11]

二、自觉与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性的思维基础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6]525强调生活相对于意识的优先性,并非否定意识自身所具有的能动性。恰恰相反,马克思更为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无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象性活动”“自由自觉活动”等概念的使用,还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概念的强调。甚至在资本论时期,马克思也认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12]因此,马克思对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反思性这一点的重视是贯穿始终的。那么,克服人的意识本身所具有的个体特殊性与社会性意识的客观性之间的张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环节。

如果说在认识与实践的维度解决观念的客观性问题可以诉诸社会性真实需要的话,而作为社会性意识自身内在客观性则源于意识自反性本身。意识分为自发的意识与自为的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作为自为的社会性意识。如果说意识本身是在意识着对象而呈现为对象性存在,那么自为意识是对其对象性存在本身的意识,体现为总体性意识。故而只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为现实个人对其自身的社会现实进行反思之后意识到的社会性意识,一种内在于个人对现实社会的超越并引领其对社会发展总体性把握的意识。卢卡奇在讨论阶级意识时曾深刻指出,具有凝聚作用的阶级意识,“既不是组成阶级的单个个体人所思想、所感觉的东西的总和,也不是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总体的阶级在历史上的重要行动归根到底就是由这一意识,而不是由个别人的思想所决定的,而且只有把握这种意识才能加以辨认”[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化需要意识的自觉与反思。这个过程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深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理解与自我建构。”[14]正如社会实践的多样性、社会需要的多元化,社会性意识也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社会性意识之间甚至存在激烈竞争。加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化还需要个体主观认同这一重要环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念需要不断培育与弘扬。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再阐释从而能够得到新认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会与相异性社会思潮相交锋,在与其他社会性思潮相论战与交锋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凝练。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维的客观性并非是奠基于其纯粹性与抽象性,而是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社会性思潮相碰撞相交锋中证明自身的客观性与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产生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精神,是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对社会生产方式反思批判获得的社会性意识。正是基于对社会生产活动的反思,自我获得了对生活世界的总体性理解。在社会发展中不仅认识了外在的社会世界也认识了自我本身在世界中的地位。而这种基于对社会生产活动反思之后的社会性意识,能够引领个人更好地进行社会生产实践。

三、引领五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性的现实旨归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思维观念本身是否具有客观性真理性还需要在实践中来检验。“当这些价值观还停留在人们的口头上而没有进入实践领域时,那么这种价值观还只是一种空洞的口号,它还没有获得意义和实质。只有逐渐进入人们的心灵、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这种价值观才成为真正的价值观。”[15]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是由日常生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所决定的,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诉求”[16]。价值观能够改变人的社会行为方式、交往方式、生产生活方式,总之能改变人的存在本身。“抽象的价值观念只有转化为具体明确的规范,才具有可操作性。制度化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环节。”[17]当代中国最大的制度建设就是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内在要求引领当代中国的五大建设。全面推进五大建设又会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经济新常态的全新认识、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都是着眼于经济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改革措施。全面深化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实际,“诉诸现实社会关系合理化来‘改变世界’,从而为‘现实的个人’的能动解放找到了科学的实现途径”[18]。经济利益、经济关系的改变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能够真切体会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关键基础起点。不同的价值观引领的经济建设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经产生了跌宕起伏的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过程,价值观念的不同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政治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政治系统的稳定,政治秩序的持续有效;另一方面政治还需要回应人的公共精神培育,或曰对人的政治教化。对政治的这两种理解也就是规范政治与经验政治之分。政治建设一方面需要在规范应然的视角讨论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在经验层面思考在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如何实事求是开拓政治建设道路。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需要处理的问题不能说不多,而我们认为关键是政治核心价值理念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政治建设就是为了在顶层设计中锚定政治建设的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清王朝结束后国家建构与建设100多年,以及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背景下探索中华民族政治建设的新道路。政治建设既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经验,把西方发展道路神圣化;也不能固步自封甚至走回头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政治建设,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各阶层政治建设的共识。政治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提升法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实现水平与增长民主实践能力。

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是指一整套符号系统。这一符号系统为较多的人们自圆其说地解释现实,并由此使他们建成社会关系以及他们与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此类解释包含判断对错、善恶、美丑的标准。它们影响人们在何种思想背景下观察、归类现实,如何对事实、行为、创新进行道德评论,得出何种审美观。它们也影响着人们变化缓慢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19]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背景是社会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生产方式更迭不断所带来的文化观念多元分化。然而,越是快速发展的时代,越是需要文化建设来帮助我们理解发展中的世界与发展中自我的人生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并非是让人们熟记24个字,也不是简单地把宣传口号生硬地穿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成为“文化景观”,而应该成为人们入脑入心的文化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主要是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自身定位、理解社会建设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应当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为依据,着眼于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我们党要为人民执好政,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不断地把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尤其是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信念,成为人民思考问题的行为准则。”[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建设就要抓住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主要问题是处理好不同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序,利益分配公平正义,使得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在法治的框架下得到有效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不同个体与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需要都必须在人民群众根本需要的统领下进行有效有序的满足。

第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由于经济转型不同产业就业群体带来的社会收入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待社会发展全局问题,就能全面理解不同阶层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共政策、法律法规中体现出来,在人们思想观念与现实行为中表现出来,就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素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2] 刘书林.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2013(2):20-21.

[3] 顾钰民.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4):54.

[4] 刘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区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70.

[5] 袁富民.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J].教学与研究,2014(7):38.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585-586.

[8]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6-7.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53.

[10] 莱博维奇.超越《资本论》:马克思的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M].2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23.

[11] 袁富民.需要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理论建设,2016(6):24.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208.

[13]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6-127.

[14] 吴向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重大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3.

[15] 邱柏生.试论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5(1):20.

[16] 孟迎辉,邓泉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内在逻辑[J].社会主义研究,2015(1):67.

[17] 喻文德.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2):60.

[18] 李成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启示[J].现代哲学,2010(3):1.

[19] 于尔根·科卡.社会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2-83.

[20] 袁富民.执政合法性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8):36.

InternalLogicofthePracticalityoftheCoreSocialistValues

YUANFumin

(CollegeofMarxism,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reflect the great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y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refined, although the basic content is determined. They are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that meets the real needs of the society.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re kind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they are the result of people′s self reflection. The practical feature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ternally requires the values to lead the five major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with themselves being further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core socialist values;practice;needs;self-reflection of values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本、法权与人的道德自觉研究”(15CZX0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青年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研究”(ZY1524)之阶段性成果。

2017-05-22

袁富民(1984-),男,天津人,北京化工大学讲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9.005

D616

A

1008-6285(2017)09-0019-04

猜你喜欢
社会性价值观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的价值观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