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 王博 熊江
前些天,李大爷因肝区不适去医院就诊,做了一次增强CT检查。回到家,李大爷发现自己的小便突然变少了,他越想越不对劲,连忙去医院就诊。医生在询问了李大爷的病史后,怀疑他的肾功能有问题,便给他开了一张肾功能化验单。检查结果显示,李大爷的血肌酐值高达450微摩/升。医生告诉李大爷,他患的是急性肾衰竭,必须立即住院治疗。经过两个星期的积极救治,李大爷的肾功能终于恢复了正常。每当想起这段经历,李大爷就心有余悸,他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做CT没事,自己只做了一次CT,却差点把肾脏弄坏了。
近年来,随着增强CT检查、血管造影以及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造影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与造影剂相关的肾脏损害,也成了医学界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造影剂肾病是在使用造影剂后短时间内(48小时内)发生的急性肾衰竭。近几年的统计显示,造影剂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约12%的肾衰竭是由造影剂所致,是造影剂使用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实际上,几乎所有“打”造影剂的患者都会出现一过性的肾功能降低,但是否会出现急性肾损害,主要取决于患者是否存在相关基础疾病。有研究显示,造影剂肾病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6%,但在下列五类患者中,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为40%~90%。
肾功能不全者 肾功能不全是诱发造影剂肾病的“元凶”。有数据显示,肾功能不全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增加5~20倍,预后也差得多。
糖尿病患者 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患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会增加患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尤其是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提防造影剂导致的急性肾衰竭。
老年人 70岁以上老年人的肾脏功能明显下降,使用造影剂后发生肾衰竭的概率较中青年人大大增加。因此,老年人在进行造影剂检查时,应慎之又慎。
心力衰竭患者 心力衰竭患者的肾脏血流量减少,会增加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此外,心肌梗死、低血压等,也会增加造影剂肾病的风险。
正在服用肾毒性药物者 大多数药物须通过肾脏代谢,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人体。正在服用肾毒性药物者,肾脏原本就处于“危险”之中,此时若行造影检查,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效应则会被放大。
如果确实需要“打”造影剂,以下四种方法可起到一定的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作用。
停服肾毒性药物 要预防造影剂肾病,首先要减少肾毒性药物的摄入。利尿剂、双胍类降糖药、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尼美舒利等)、氨基糖苷类药物、他莫昔芬和环孢素等药物会增加患造影剂肾病的概率。因此,患者在做造影的前几天,应尽可能停服上述药物。
多饮水 研究证实,造影检查前多饮水,造影检查后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可使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下降50%。
控制造影剂用量 对于上述五类造影剂肾病的“高危人群”,在做造影检查前应常规检查肾功能。若发现肾功能不全,造影剂的使用量应少于100毫升,且第一次造影检查后3个月内,不宜再次行造影检查,避免在短时间内使用大量造影剂。
辅助药物 目前,部分药物被证实对造影剂肾病有预防作用,如氨茶碱、维生素C、前列腺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