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延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安定因素严重威胁着高校学生的正常生活,高校保卫工作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和谐校园的顺利构建,也威胁了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面对高校保卫工作的种种问题,学校应进一步完善保卫工作,并为其创建新型的发展模式,以便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
和谐校园高校保卫工作新模式
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师生员工、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整个校园能够表现出一种公正的状态,校园能够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和健康的发展。和谐校园的首要条件是校园的安全稳定,保卫工作又是构建和谐校园、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柱。
1强化高校保卫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虽然当前各高校均实行了保卫措施,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高校的保卫工作开始出现多种弊端,无法保证学生的实际安全。这也主要源于学校对保卫工作不够重视,仅仅设立几个保安职务,以致发生安全问题时无法及时解决。同时,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混乱,人际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各种不安定因素开始出现。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差,很容易轻信他人,以致经常发生丢失金钱、衣服、手机等问题。对校园生活影响程度较大的还有因纠纷产生的群体暴力事件,它不但破坏了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也伤害了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严重的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刑事案件。除此之外,学校周围混乱的环境也影响了校园的安全性,现代的大学均属于开放式,周边存在很多娱乐场所,这也增多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学校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上述这些问题均会影响高校的安全性,且严重侵害了学生的人身安全,由此看出,加强高校的保卫工作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
2高校保卫工作的创新措施
为了切实做好高校的保卫工作,学校应由总体上改革以往错误的意识与做法,并掌握当前的时代命脉。大胆创新,从而切实提升高校保卫工作的安全性。
2.1创新观念
首先,高校保卫工作应树立安全保卫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理念,高校工作的核心便是教学与科研,其根本任务则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为此,高校保卫工作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理念,这样才可以具备新的活力与凝聚力。其次,高校保卫工作应树立为师生服务的理念,且此处的服务主要包括安全咨询、支持协助以及排忧解难等方面,这样不但可以充分保障师生安全,保卫部门还可以在高校中树立威望与地位。最后应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随着高校后勤工作的不断发展,高校的食堂、宿舍以及澡堂等均实行承包经营模式,这些单位人财物管理的自主化,会使得高校原有的行政指令失去威信。基于此,高校应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式,并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加强合同管理力度,以便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2.2创新工作机制
机制比观念更具力量,改变传统的工作观念,意味着必须改进传统的工作机制。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应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善保卫工作机制。首先应建立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保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高校应通过表扬、批评、颁发荣誉证书以及奖金、扣发工资等形式,运用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奖惩手段,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当前部分高校并未充分重视保卫工作,一方面要求保卫人员任劳任怨,另一方面则不给予其一定的奖励措施,这种做法会严重打击工作人员的及积极性。为此,高校应采用适当的精神及物质方法,激发保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确保其为学校做出突出的贡献。其次应建立预警机制,掌握保卫工作的主动权利。保卫工作中,防范属于基础,而打击才是手段,为了提升保卫工作的前瞻性,高校应及时分析新形势与新问题,并建立高校灵敏的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保卫问题,尽早解决。在此期间,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机、大众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收集并分析舆论信息,以便为保卫工作提供更多的有利信息。最后应引入目标管理机制,建立治安承包制度。要为学校的保卫工作制定责任制度,将学校的治安责任划分至人,以便形成人人抓校园治安问题的新局面。
2.3创新工作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保卫工作都遵循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方法,主要是实行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但当前社会背景下,这种方法显然已不再适用。且高校也由以往封闭式办学模式转为开放式办学模式,校内人员结构也由单一成分转变为多种成分,治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学校的治安管理以及开始面向社会,办学主体也变为多元型。面对这些新问题,以往的保卫工作模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如果依然使用过去陈旧的管理方法,必然无法获得预期的保卫效果。为了解决高校保卫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高校应转变工作模式,敢于创新。同时,高校各部门也应做到与时俱进,由以往的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实行开放式的工作体系,这样才可以确保高校的保卫工作可以快速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形势。
2.4创新队伍建设
当前部分高校保卫工作人员并未深入理解我党的基本方针与政策,以致在面临新问题时会束手无措。还有部分保卫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以致阻碍了保卫工作与时俱进的步伐。为此,高校保卫部门应提升保卫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提升保卫队伍的创新水平。
2.5创新立法
以往的实践表明,简单的取消高校公安机构的做法并不符合高校保卫工作的实际情况,此时则需要设立校园警察这个特殊的警种,并由学校与公安机构共同领导。为了确保高校保卫队伍尽快具备执法技术,国家还应在结合高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校园安全法》,通过立法解决校园安全问题。并将高校的保卫人员纳入警察序列,唯有此,才可以充分调动高校保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维护他们的执法尊严,并更好的体现出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结束语
完善高校的保卫工作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创新保卫工作的新模式,才可以提升高校的安全性,并为大学生的生长与学习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湖北.大学和谐校园构建中保卫工作作用的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2]王利.高校保卫组织新型发展模式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地位和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6).
[3]连招杨.加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新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5).